紀錄片|面對你,已經用盡了我所有的勇氣
admin
2021-10-13 21:13:05
0

原標題:紀錄片|面對你,已經用盡了我所有的勇氣

《我們如何對抗抑鬱》先導片

這世上有一種疾病,在部分患者口中,被認為比癌症還要可怕

但在中國,接受過專業幫助的患者比例卻少於20%。

它就是抑鬱症

得了抑鬱症是什麼感覺?

@鐘華:學校一天一共8節課,我都會躺在桌子上8節課,類似那樣躺在桌子上,什麼也不想。不是說我在放鬆自我,而是腦子裏真的是空的。回家之後就躺在床上,有的時候哭,有的時候不哭,然後一躺躺5個小時。躺5個小時之後起來洗澡或者洗臉刷牙,然後晚上再接著繼續失眠。這個狀態真的很消耗我。

@蔓玫:時間沒有了,呼吸的感覺,你觸摸的感覺都沒有了,全部都失去了它們原有的那個刻度和質地。很多人會以為,抑鬱是鬱悶,是憂鬱,是很强烈的一種憂傷在作祟。但不是的,它到最後是一種被壓抑的感覺,像一個很大的黑洞,然後所有東西都被吸進去了,是那樣子的一個感覺。

@老袁:知道自己有毛病,但是不知道自己出了什麼毛病,自己也恨自己,一些平時很正常的東西,比如說是這個身上髒了去沖個澡,沖不了。鬍子不想刮。頭髮長了理不了……就是不想見光,不想看見這個白天來臨,就是一直認為這個世界一直是黑乎乎的才好,就躺在床上。

@張進:每時每刻,大腦都像灌了鉛,或者像被一隻無形之手攥住,昏昏沉沉,思維緩慢,說話磕巴,胸口火燒火燎的難受,不想做任何事情,或者說做任何事情都很猶豫。

如果你愛的人得了抑鬱症

@毛愛珍:他曾經最後有一句話說,人生像一趟火車一樣的,我們都是往前相對走一段,我們只要努力給對方留下美好的回憶就夠了,最終大家都會總有一個人離你先去,特別是最後一句,你就努力扮演好毛愛珍這個角色吧。

@之言:大家可能會樂意關心和幫助一比特抑鬱症的患者,但卻不希望跟他有過分密切的交往,或者更加不希望他是自己生命中不可割捨的人。在她抑鬱症這個問題上,我確實可能要比其他伴侶當中的一比特要付出得多一些。

@鐘華媽媽:我就非常平靜跟她說,我說那就休學吧,休了學之後好好養一下。鐘華好了之後告訴我,當時這句話等於是救了她一條命,因為她當時就在想,如果我要是像其他家長似的說你就是矯情,她可能就從窗戶上跳出去了。

關於抑鬱症,有什麼我們不知道的?

●什麼程度的抑鬱需要去找醫生

@王剛(北京安定醫院院長):簡單地談三個標準,一是抑鬱症多半會表現出情緒低落,二是天天心情不好持續兩周以上,三是嚴重程度,如果情緒低落的狀態讓你感覺很痛苦並且難以擺脫,整體的社會功能都因為這種狀態受到影響,就要考慮抑鬱症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就該去醫院找醫生了。

●容易被忽略的抑鬱症症狀

@黃悅勤(北京大學精神衛生研究所教授):抑鬱症有三大覈心症狀:情緒低落、快感缺失和興趣减退。還有一些症狀容易被大家忽略,比如說睡眠障礙,入睡有困難或者經常早醒。還有一個症狀就是覺得到處疼,但是也查不出來哪有問題,這就有可能是情緒障礙導致的。

●抑鬱症患者會戴著墨鏡看世界

@劉競(北京安定醫院病區主任):從心理學的層面講,抑鬱症的病人有一個認知三角:對自我的評估、對世界和周圍環境的評估以及對未來的評估。他們會選擇性地通過對負面資訊的綜合,轉化為對這三方面的認識,所以我們說他們永遠戴著墨鏡,他們眼裡的世界是比較悲觀的。

●不要和抑鬱症患者說:你想多了

@嚴超贛(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行為科學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抑鬱症首先是一種大腦的疾病。有很多人會對抑鬱症患者說,你不要這樣想,你就是想多了,你就是太作了,你才會現在這麼難受想自殺。實際上抑鬱症患者他的大腦已經產生了一些改變,這些想法是不受他控制的,所以我們對抑鬱症患者要多一些關愛。

●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

@李淩江(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一級主任醫師):我覺得作為一個專業人員最想告訴福斯的是兩句話。第一句話,抑鬱症是一個病,不是普通的心情不好,他不是說你到外面散散心,自己想開一點就能解决的。第二點,這個病是可以治療的。如果你尋求專業的幫助,大多數是可以治好的,所以,有這個病並不可怕。

以上所有內容都引自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六集系列紀錄片《我們如何對抗抑鬱》。

作為中國首部全方位解讀抑鬱的系列紀錄片,節目面對抑鬱高危群體,走近真實的抑鬱疾病患者,並追訪醫學界、科學界專家與學者,希望從個人、家庭、社會多角度呈現對抗抑鬱的經驗、路徑與方法。

節目中呈現的很多人,都在認識疾病、對抗抑鬱的道路上勇敢前行,他們在努力探尋那些讓生活和世界不僅可以繼續,並且還會變得明亮、寶貴的力量。

6集紀錄片《我們如何對抗抑鬱》

10月14日至19日每晚19:24

什麼 症狀 愛珍 感覺 抗抑鬱 疾病 紀錄片 鐘華 患者 世界 中國心理學會 抑鬱症 毛愛珍 郭海峰 張維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