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三千煩惱絲,總是數不勝數,去了又來。 p>
上學、上班、結婚、生子、到後來慢慢變老,煩惱都一直伴隨著我們,就像闖關一樣,這個麻煩過去了,新的麻煩還會到來。 p>
但其實,所有煩惱,都有解藥。 strong>
01
世上無事,庸人自擾
聽過一句話:"世界上最容易的得償所願,就是自尋煩惱。"
仔細想想,不無道理。 p>
一路走來,我們總習慣去堅持不該堅持的,去執著不該執著的,明知只會徒增傷悲,卻兀自為不值得的人難過,為不值得的事憂心。 p>
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很有意思的實驗:
他們找到一些不同年齡段的調查者,讓這些人把未來七天內所有憂慮的"煩惱"都寫下來,然後投進"煩惱箱"中。 p>
三周後,心理學家打開這個"煩惱箱",讓所有調查者逐一核對自己寫下的每項"煩惱"。 p>
結果發現,其中九成的煩惱不會發生。 strong>
也就是說,人生大部分擔憂的事情,無非是自尋煩惱。 strong>
正如佛家所言,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p>
事情既然已經發生,再去烦乱,純粹是折磨自己。 p>
不如凡事往簡單去想,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坦然面對,自能撥開雲霧見月明。 strong>
不過,實驗到這還沒結束。 p>
更有意思的是,心理學家把調查者們餘下的一成"煩惱",重新投入箱中。 p>
等再過了三周,調查者們發現,自己以前認真擔憂過的煩惱,早就消失殆盡。 p>
原來一切終會過去,沒有什麼是時間解决不了的。 p>
那些我們以為永遠跨不過的坎,轉眼已經成為身後的風景; strong>
那些我們一直念念不忘的人和事,不知不覺中已經遺失在了歲月裏。 strong>
當我們經歷過奔波、失落和挫折,開始不再為生活裏的繁雜事情鬧心,也不再對過去的那些遺憾耿耿於懷,歲月自然而然地讓我們學會了消除煩惱。 p>
02
順其自然,萬事順遂
《增廣賢文》中說:"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裏無時莫强求。"
的確如此,與其强求太過,不如順其自然,坦然面對。 p>
藥山禪師和弟子雲散、醒吾打坐參禪時,看到院中一枯一榮兩棵松樹。 p>
藥山禪師由此發問:"樹,是茂盛的好,還是枯萎的好呢?"
弟子醒吾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是茂盛的好!"
另一個弟子雲散卻說:"我看還是枯萎的好!"
藥山聽完,搖了搖頭:"繁華終將消失,枯萎也終將成為過去。"
這時,一個小沙彌正好路過,藥山用同樣的問題向他提問。 p>
沙彌不緊不慢地地說:"茂盛的讓它茂盛,枯萎的讓它枯萎好了。"
藥山這才頷首,兩弟子於是悟道。 p>
世間煩惱不就如此,因為苦苦牽絆,所以困了內心久久不得解脫。 strong>
實際上人生在世,短短幾十載,難免有得有失。 p>
榮與枯,苦與樂,成與敗,生與死,都是人間事、尋常景,我們一一經歷就好,不應該被擾亂心境。 p>
對生活坦然以對,淡然處之,在痛苦時就承受痛苦,在欣喜時就悅納歡愉,才能擺脫人生無盡的煩惱。 strong>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p>
03
人若釋懷,何來陰霾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中年人,他家庭幸福美滿,事業小有所成,但始終覺得生命空虛,終日彷徨無奈。 p>
到了後來,這種情況日漸嚴重,他不得不去看醫生。 p>
醫生瞭解後,給他開了三帖藥,並對他說:"你明天獨自去海邊,到了後分別在上午九點、中午十二點和下午六點,依序各服用一帖藥,你的病就可以痊癒了。"
中年人半信半疑,但第二天還是依照醫生的囑咐來到海邊。 p>
九點整,他打開第一帖藥服用,裡面沒有藥,只寫了兩個字"諦聽"。 p>
中年人詫異極了,可還是坐了下來,默默傾聽風與海浪的聲音。 p>
漸漸地,他感覺到心跳的節拍也融合在一起,身心都為之清朗起來。 strong>
到了中午,他打開第二個處方,上面寫著"回憶"二字。 p>
他開始從諦聽外界的聲音轉回來,回想起自己無憂無慮的童年,想起青年時期創業的艱困,想起父母的慈愛、兄弟朋友的情誼,那顆炙熱的心又重新燃燒起來。 strong>
黃昏的時候,他打開最後的處方,上面寫著"把煩惱寫在沙灘上"。 p>
他依言照辦,剛寫完一個海浪便打過來,瞬間淹沒了他的"煩惱",洗得沙上一片平坦。 p>
中年人若有所悟,從此不再空虛和彷徨。 p>
心不計較,何來煩惱; 人若釋懷,何來陰霾。 strong>
無論你感受到的是痛苦還是快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 p>
"把煩惱寫在沙灘上"的過程,其實就是讓你丟掉內心多餘的執念,海浪會把你一切煩惱都沖走,困擾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p>
行走在滾滾紅塵中,我們最該做的是,執著該執著的,放下該放下的。 p>
卸下肩上的壓力和負累,漫漫人生路上,才能繼續砥礪前行。 strong>
04
命由己造,福由己求
能幫人解憂的,從來不是別人,而是你自己。 p>
眼觀海闊天空,困境終成滄海桑田,煙消雲散; 心納浩瀚宇宙,煩惱便如滄海一粟,不值一提。 p>
人生難事,如流雲過千山,本就一場夢幻。 p>
好的壞的終成往事,沒有必要自陷苦惱不得安生。 p>
縱使前路茫茫雜草恒生,也要擁有"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的超然曠達。 strong>
點亮"在看",共勉! strong>
作者:一本叔,本文系一星期一本書原創,轉載請標注來源:一星期一本書(ID:yer808)。 p>
下一篇:經常很喪,是抑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