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桌子先生
來源|桌子的生活觀(ID:zzdshg)
我從沒想過,有一天,會看到一場死亡直播。 span>
一比特來自湖南的網紅博主"羅小猫猫子",前幾天自殺了。 span>
有著70多萬粉絲的她,在直播時喝農藥,搶救無效離世。 span>
年輕的生命消逝,本就令人遺憾。 span>
而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這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悲劇。 span>
自殺當天,她更新了最後一條視頻,坦誠自己得抑鬱症很久了,還住院了兩個月。 span>
隨後,她開直播和粉絲們告別。 span>
一個真正想自殺的人,不會開直播,她是在求救。 span>
她有求死的念頭,但也有活下去的欲望。 這一切,不過是在告訴別人:我生病了,幫幫我,拉我一把。 span>
可當她拿著兌了農藥的飲料,她看到的,是這樣的言論:
"你快喝吧!"
"瓶子裏不會是尿吧?"
"要喝就喝。"
這些起哄聲,就像一個個推手,夾雜著巨大的惡意,把在懸崖邊搖搖欲墜的她,推入無盡的深淵。 span>
她毫不猶豫,仰頭喝光瓶中的液體。 span>
之後,她痛苦地扼住自己的脖子,表情十分難受。 span>
直播間的起哄者,帶著事不關己的冷漠,共同扼殺了一條生命。 span>
她的好友接受採訪時說話,她不是真的想自殺,否則不會用飲料稀釋農藥,更不會在喝下之後,自己打120急救電話。 span>
她是帶著逞强和賭氣喝下農藥的。 span>
說是一場謀殺,也不誇張。 span>
有人說,網絡真真假假,我哪知道她是不是作秀? span>
可人一旦被架上去,就很難下來。 span>
徘徊在生死邊緣的人,會因為惡意,喪失對生的希望。 span>
不想自殺的人,在起哄和慫恿下,會一時衝動結束生命。 span>
在她喝下農藥後,一條評論觸目驚心:
哈哈哈真喝了! span>
我甚至可以想像,這個人在手機背後,帶著滿足而惡毒的笑容,看著自己三言兩語,就殺死了一條生命。 span>
她在求救,有人卻要她去死。 span>
那些話像一把把尖刀,紮向向他們求助的人。 span>
她離世了,倒在看客的惡意之下。 span>
他們不會因為她的逝去而悲傷。 在圍觀了她的死亡後,他們如潮水般散去,匯入人潮。 span>
只剩下絕望的人留在原地。 span>
社會心理學中,有個詞,叫做"旁觀者冷漠"。 span>
就是發生緊急事件時,眾多圍觀者冷漠相待,本來人人都該管的事,變成無人管,甚至慫恿起哄。 span>
還記得極限挑戰墜樓的吳永寧嗎? span>
他第一次將自己高空冒險的視頻發到網上,收穫了意外的關注。 span>
評論區裡,"牛X"、"666"、"藝高人膽大"的評論,給默默無聞的他,下了一劑猛藥。 span>
眾人圍觀的條件,迫使他一次次以命相博,進行更危險的挑戰。 span>
那是一場場"死亡眾籌"。 span>
"還能爬得更高嗎?"
"下一次爬XX大樓!"
他們追求獵奇和刺激,甚至就愛看吳永寧失手的場景。 span>
他獲得最多關注的視頻,就來自他一次險些失手墜崖的經歷。 span>
沒人告訴他要停下來,在圍觀者的狂歡之下,吳永寧坐上了一輛開往死亡的高速列車。 span>
死神終於找上門來。 在一次高空挑戰中,他體力不支,不幸墜亡。 span>
從法律層面講,殺死永寧的,是他自己。 span>
可從人性和道德層面,每一個圍觀和起哄的人,都是"兇手"。 span>
善意地提醒吳永寧做好安全措施,不為這種危險直播進行打賞,絕不是難事。 span>
可躲在荧幕後的人並沒有,他們不斷給他的危險行為鼓掌,好像巴不得看他出現意外,好目睹一場死亡直播。 span>
究其原因,就是認為,他人的生命,與自己何干? span>
他們把別人的痛苦當成一場表演,從中獲得獵奇和滿足。 span>
今年年初,河南一女子跳河自殺。 span>
圍觀人群裏,令人憤怒的一幕出現了。 span>
一名男子用手機記錄下這一幕,一邊拍,一邊大喊"你倒是跳啊,等什麼呢"。 span>
女子受到刺激,直接從大橋跳下,落入水中。 span>
但求生的本能,還是讓她開始掙扎求助。 span>
起哄男子目睹這一切之後,竟然說了一句:
這女的會水! span>
語氣中,竟帶有濃濃的失望。 span>
非要看到一條生命從掙扎到死亡,才能滿足他陰暗的心理。 span>
至於女子的家人會怎樣悲痛,他根本不在乎。 span>
對生命沒有同情和善意,只有冷漠的注視和殘酷的慫恿,人性的惡,令人膽寒。 span>
曾有個研究顯示,衝動型自殺者的衝動持續時間是13秒,假如熬過了這13秒,他們中的大多數就會放弃自殺閃念。 span>
這時,圍觀者的語言,幾乎可以决定一個人的生死。 span>
之前,微博一個20歲男孩燒炭自殺。 span>
在炭火燃燒過程中,他明顯對人間還有依戀,寫下這樣的留言:我不死了行不行? span>
評論區充斥著"不行""你不死浪費我流量"這樣惡毒的話,掐滅了他最後生的希望。 span>
一句溫暖的話就能救他,偏偏他們殺了他。 span>
我痛心的,不僅是年輕生命的消逝,更是對他們原本能够獲救卻被無情掐滅的無力
下一篇:己所不欲,勿施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