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談話節目《圓桌派》,那一集請的嘉賓是因《我的前半生》火了一把的馬伊琍,討論了的話題是"女人,為什麼要作?"
我個人蠻喜歡馬伊琍的,覺得她性格堅韌,處事大氣、成熟,也是一個有自己想法,並且這麼多年一直在進行成長的優秀女演員。 她在《圓桌派》分享自己小時候買鞋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span>
她說父母帶自己上街買鞋,媽媽在鞋架上指著一雙新鞋問她:"這雙你喜不喜歡?"她明明喜歡卻搖頭說"不要",媽媽又指著另一雙新鞋問:"這雙呢?怎麼樣?"她還是說"不要"。 span>
一圈逛下來,沒有買到鞋,她不開心,在回去的公車上,媽媽叫她,她對媽媽不理不睬,把媽媽氣得半死。 span>
她說,她是那種明明自己喜歡但就是就不告訴你,要等你猜中的小孩。 她希望自己不說,媽媽就能買到她中意的那雙鞋,然後硬塞到她手裡,她裝著一副勉為其難的樣子接受,其實心裡很高興。 如果媽媽沒有買到自己心儀的那雙鞋,她就會不高興,但是她就是不說,憋著。 span>
她說,她和父母小時候經常因為這樣的事情鬧矛盾,後來覺得自己這樣不說出來,自己不痛快,別人也不痛快,於是她學著把自己的需要表達出來,而不是憋著讓別人猜,很多事情說出來之後,大家都比較開心。 span>
在兩性相處中,很多女性和小時候的馬伊琍一樣喜歡讓愛人猜自己的心思,猜中了開心,猜不中就不開心,可是往往對方猜不中的情况居多,於是不開心也比較多。 自己不開心就算了,愛人還會覺得女生太作,這樣幾次之後,兩個人的關係就會出現問題。 span>
在微信公眾號後臺,收到一個女生的消息,她講訴了自己和男友相處的細節。 span>
一天下班的時候,下雨了,她很希望有車的男友開車來接自己,但是她不說,覺得講出來就沒勁兒了,可她一直在等,等到下班了,也沒見對方有所表示,就很生氣。 晚上男友給自己打電話,她就發了脾氣,指責男友"你心裡根本沒有我""你一點也不關心我",男友一頭霧水,覺得莫名其妙,也很生氣,兩個人就吵起來了。 span>
過了兩天,她冷靜下來,把自己的期待講出來,男友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兩個人也和好了。 span>
她說,自己的脾氣總是這樣,覺得自己這樣很作,不好,想改,但是又控制不了,之前的戀愛也遇到類似的問題,很擔心自己的親密關係會被自己作沒了。 span>
我想起之前一個男性來訪者的抱怨: "我工作一天也很辛苦,回到家想放鬆一下,可是女朋友來我家,她什麼時候要喝水,什麼時候要吃水果,卻要我不言自明,不然就說我不够體貼,不關心她。這樣真的很累,和她講有什麼需要可以直接提,她又說,‘這樣小的事情都要我提出要求,你心裡到 底有沒有我啊?’所以,我有時候真的不想她來我家。"
為什麼很多女性朋友會有這種"自己什麼都不說,卻在心裡期待伴侶能明白自己的需求並滿足自己"的想法呢?
最普遍的原因是很多女性通過這樣的一種管道來考驗男人,想知道這個男人有多喜歡自己,自己有多麼重要。講得更直接一些就是,很多女性通過這樣一種管道證明自己是被愛,被關心的。
如果一個人要在一段關係中要證明自己是被愛的,說明她對自己是否被愛這一點是不確信的,不是別人真的不愛她,而是她對自己這個人是否值得被人愛不自信。 span>
期待自己什麼都不說,伴侶就能對自己的需求瞭若指掌,這種心理是非常兒童的,甚至是嬰兒式的。嬰兒對母親想法正是如此,覺得母親瞭解自己的一切需求,自己餓了,母親就會來給自己餵奶,自己想要抱抱了,母親就會立刻抱起自己。因為ta覺得母親 和自己是共生的,是一體的,所以自然對自己的需求非常清楚。可是當ta再大一點,ta就會明白自己和母親其實是兩個不同的人,ta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母親也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母親做不到完全瞭解和滿足ta的需要。
也許這類期待自己什麼都不說,伴侶就能猜中自己需求的女性曾在母嬰關係中沒有得到足够的滿足,即小時候缺愛,長大了要在親密關係中尋求補償,不過這樣的行為註定是自我挫敗的。因為沒有人能够做到你什麼都不說,ta就能懂你。愛你的人並非你肚子裏 的一條蟲,ta無法理解你所有的需要,也不可能把所有的關注點都集中在你身上。期待愛人能猜中並且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是非常不切實際的,這麼做只會給自己徒增煩惱。
在諮詢中,我常常建議女生有什麼需求可以提出來,她們常常問我一句:"為什麼要我提,要我說,他就不可以主動做到?"好像自己提要求是一件很丟臉的事情,而對方主動就會感覺很有面子。
為什麼一定要男人主動做到呢?這裡面有很多複雜的原因。
一、受社會性別的刻板印象的影響,認為男性就是主動的,女性就是被動的,女性就是一味等待男性來滿足自己而不是可以主動去要或者自我滿足的。就像我們從小讀到的童話故事《睡美人》 一樣,公主就是要等待王子的吻喚醒自己。
二、很多女性在兩性關係中有輸贏的意識,認為女人主動提要求就是輸了,而自己不想輸,自己不說,男人主動滿足自己,自己就贏了。
三、還有一些女性不願意主動提要求是害怕自己的要求被拒絕,被拒絕後,她會感覺特別受傷。因為心裡有被拒絕的恐懼,所以從不提要求,而就等待男性主動滿足自己。
真正內心成熟而强大的人在親密關係中不僅能覺察到自己的需要,還能直接的表達自己的需要,但同時也能够接受那些需要不被滿足的時候,不會因為被拒絕就感覺特別受傷。表達自己的需要本來就是有時候被滿足,有時候不被滿足,因為沒有人能滿足你所有的需 要。
四、很多女性認為自己提要求之後,男性才滿足自己,這是自己要來的,不是男人發自內心的,而她們要的是男人發自內心這麼做。
我們常常聽到女生這樣說:"都要我說,你才會做,你不是發自內心地想做。" 那怎樣才是發自內心的呢?她們又說不出來。要一個人主動是一種悖論。你希望別人做到你的要求,可你又要求別人不要聽你的要求。心理學家瓦茨拉維克在《改變:問題形成和解决的原則》一書中寫到,「主動起來(Be spontaneous)!」 的要求,是日常生活中最隱蔽也最隨處可見的悖論之一。它的內容和形式是剛好相反的。它對一個人提出要求,而要求的內容是不要遵循要求,這使得所有遵循要求的嘗試,都變成了另一個層面上的違背。
還有一些時候,女生只知道一味要男性主動,可是要人家主動做什麼自己也講不清楚。因為她們其實搞不明白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於是無論男性怎麼做好像都get不到那個點。
我的一比特讀者留言說:用正確管道和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是有些人一輩子都要學習的事情。我很認同。而學會表達自己的需求之前,很多人要做的事情是瞭解自己,搞清楚我想要什麼,對方怎麼做才令我感到開心和滿足……
有很長一段時間我也是那種希望男性猜中我想法,心裡暗暗較勁他到底能不能get到那個點的女生,後來隨著自己的日漸成熟,明白這樣做真是"傷敵八百,自損一千",只會為自己添來無端苦惱,讓自己白白受委屈。
所以我開始慢慢練習有需求都直接說出來,現在已經越來越習慣直
下一篇:曾奇峰:焦慮是種“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