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中有一句話: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對於這句話簡直是耳熟能詳,但是背後的道理是什麼? 自己能够從中學到什麼呢? 有時候百思不得其解。 p>
昨日看到了李善友的一句話,頓時讓我有點茅塞頓開。 問問自己的"一"是什麼? 只有找到並踐行屬於自己的"一",我們才能很幸福、很篤定、踏實地生活和工作。 一語點醒夢中人,有時候就是這麼一句很簡單的話,基本化解了內心的迷茫和焦慮。 p>
"一"到底是什麼? 每個人的評估標準不一樣,有些人的"一"是躺平,有些人的"一"是奮鬥,有些人的"一"是做包子,有些人的"一"是研究科學,有些人的"一"是吃喝玩樂。 "一"不同,那麼整個人生的走向也是不一樣的。 p>
所以為什麼要不忘初心,初心就是那個"一"。 當把那個"一"弄丟了之後,就會無序,就會混亂,就會不知道接下來到底要幹什麼,直到某一天的夜深人靜時分才總結思考:哎呀,我把當年的"初心"給弄沒了,所以現在的自己是那樣的狼狽。 p>
農夫山泉有一句廣告語深入人心:我們不生產水,我們只是大自然的搬運工。 一直堅守這個"一",於是被福斯所熟知,並且長期踐行農夫山泉的這個"一",於是走得很篤定、很淡然、很踏實。 所以每次去商店買礦泉水的時候,大多數的選擇就是農夫山泉。 p>
不少人到了30多歲,還是很迷茫,還在思考要不要轉行,還在思考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自己到底適合幹什麼? 整個人顯得就比較焦慮,甚至是有內心的痛苦感出現。 自己一直沒有找到屬於自己的那個"一",那麼就無法生出二,生出三。 整個人的狀態都是在找"一",做選擇就是在找"一"的過程。 p>
一旦自己選定了方向要做什麼,那麼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就不一樣了,整個人的精氣神就不一樣了,就會督促自己去完成每天的任務,這些任務的完成就是為了自己的那個"一"。 當找到那個"一",就會很喜歡,很篤定,很幸福。 為什麼那些創業者,每天就像打了雞血一樣? 因為他們在踐行屬於自己的那個"一"。 p>
就像那些大佬,他們已經實現了財富自由和時間自由,但還是想要去折騰,還是想要去思考接下來的人生方向還有什麼可能? 於是開始找屬於自己的第二個"一"。 一旦找到,就會開始把時間和精力投入進去,隨後就等待開花結果。 失敗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想去做了再說。 p>
有些人運氣是真的很好,很早就明白了找"一"的重要性,但是不少人懵懵懂懂了很多年,才開始幡然醒悟,才開始覺得以前浪費了很多的時間,自己為什麼不去珍惜,自己為什麼不去努力做出一定的成績出來。 把大好的青春時光都消耗沒了。 p>
話又說回來,過去的已經成為了過去,想要再拉回來,已經不再可能。 唯有珍惜當下,多花點時間想一想自己的"一"到底什麼呢? 一旦找到,外界的任何嘈雜聲跟自己無關,自己只會為了自己的這個"一"默默奮鬥著,奮鬥的過程可能很辛苦,但是卻很幸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