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時候,大家都有跌倒的這個現象產生,當跌倒了之後,很多的孩子會通過哭泣來吸引大人的關注。 這時候大人會迅速跑到面前,幫助孩子扶起來,並且還說著不哭不哭。 如果跌倒了,身邊沒有其它的大人,這時候孩子一般會自己爬起來,拍拍身上的灰塵就結束了。 p>
兩種現象的出現,帶給人的感受度是不一樣的。 一種是尋求幫助類型的,一種是自我救助類型的。 我們很多人都是比較喜歡後一種的,因為感覺這個孩子不是矯情,而是一個堂堂男子漢。 p>
其實在這裡面可以得出一個經驗,如果這個自己爬起來的孩子能够有所意識的話。 就是跌倒了,我可以自己爬起來,我可以自己來。 這是一種經驗,這種寶貴的經驗是很多人都無法體會並實際行動的。 這是一種不言敗的經驗,可以把不利的因素轉變為有利因素。 p>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焦慮、抑鬱、痛苦、迷茫等各種心理困擾,這些困擾的出現總是讓自己感覺到生活的無望,甚至會覺得人生為什麼這樣的枯燥無味? 這時候就會讓自己的精神壓力非常大,甚至症狀變得更加嚴重,陷入到一種惡性循環當中。 p>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既然讓自己這樣的難受和痛苦,如果一直這樣的難受和痛苦下去,那麼就會覺得這生活真是沒法過了。 所以這時候就需要進行一種改變,就需要自己去找事情做,因為人在做成一件事情的過程中,是能够體驗到一種情緒的波動變化的,但是當把這件事情做成了,那麼自己就會非常開心,非常有成就感。 p>
所以需要自己堅持做事,認真做事。 在這種堅持和認真的前提下,自己內心的焦慮感和恐懼感就會慢慢消退,最後消退得無影無蹤。 p>
比如我此時此刻在鍵盤上敲字,本身不想去敲字的,因為敲字的過程特別難受,特別痛苦。 但是自己要求自己,就算難受痛苦,也要把文字給敲下去。 當無路可退,當决定自己必須要敲打文字的時候,在敲打的過程中,內心慢慢變得舒緩起來了,內心有一種能量的東西出現了。 最初的那種恐懼感和焦慮感逐漸消失了,心情變得愉悅起來了。 p>
這其實也是一個經驗的總結,當類似的經驗總結做多了,那麼就會摸索出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讓自己變得更加有智慧。 做好一件事,做成一件事,在做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治癒自己、療愈自己。 p>
臨床上有很多的來訪者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每一種問題的出現,其實就是自己不知道應該怎麼樣去解决。 當知道了如何去解决,如何去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很多問題都會得到解决了。 p>
一個人的信心和底氣是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訓練起來的。 面對同樣的一份工作,有些人就是盯著薪水多少? 但是有些人從這份工作中要獲得什麼樣的寶貴經驗才是最重要的。 薪水是一方面、經驗是一方面、人脈資源是一方面、資訊的獲取是一方面等等,可以說是一箭多雕。 p>
看待問題的管道不一樣,那麼一個人的格局和眼界以及心胸也是不一樣的。 下次跌倒了,自己爬起來,在自己爬起來的那一刻思考自己獲得了什麼? 這是一種思維的訓練。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