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personality)或稱個性(character),是一個人固定的行為模式及在日常活動中待人處事的習慣管道,是全部心理特徵的綜合。 p>
人格的形成與先天的生理特徵及後天的生活環境均有較密切的關係。 p>
童年生活對於人格的形成有重要作用,且人格一旦形成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重大的生活事件及個人的成長經歷仍會使人格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說明人格既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又具有一定的可塑性。 p>
人格障礙(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明顯偏離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為管道,具有適應不良的性質,其人格在內容上、質上或整個人格方面异常,由於這個原因,病人遭受痛苦和/或使他人遭受痛苦,或給個人或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p>
人格的异常妨礙了他們的情感和意志活動,破壞了其行為的目的性和統一性,給人以與眾不同的特异感覺,在待人接物方面表現尤為突出。 p>
人格障礙通常開始於童年、青少年或成年早期,並一直持續到成年乃至終生。 部分人格障礙患者在成年後有所緩和。 p>
人格障礙可能是精神疾病發生的貭素因素之一。 在臨床上可見某種類型的人格障礙與某種精神疾病關係較為密切,如精神分裂症患者很多在病前就有分裂性人格的表現,偏執性人格容易發展成為偏執性精神障礙。 人格障礙也可影響精神疾病對治療的反應。 p>
人格障礙與人格改變不能混為一談。 p>
人格改變是獲得性的,是指一個人原本人格正常,而在嚴重或持久的應激、嚴重的精神障礙及腦部疾病或損傷之後發生,隨著疾病痊癒和境遇改善,有可能恢復或部分恢復。 p>
人格障礙沒有明確的起病時間,始於童年或青少年且持續終生。 p>
人格改變的參照物是病前人格; 而人格障礙主要的評判標準來自於社會、心理的一般準則。 p>
太原安定心理援助24小時免費熱線0351-756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