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接納的態度面對痛苦,痛苦也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admin
2021-11-10 01:57:52
0

原標題:​用接納的態度面對痛苦,痛苦也就沒有那麼可怕了

<!---->

我的諮詢個案中有一些自傷、酗酒、暴食、拖延嚴重的來訪者。

ta們之所以出現這些問題行為,根源在於處理痛苦的管道出現了問題。

也許是童年時期遭遇的創傷,也許是成長過程中經歷的挫折和不順利,還有那些如影隨形的無助、孤獨,使ta們的內心常常感到極度的痛苦,那些揮之不去的負面想法和情緒如魔鬼一樣糾纏著ta們,面對這些痛苦, ta們習慣採取壓抑或者回避的應對策略。

比如有的人在痛苦的時候選擇了喝酒。 酒精的作用,讓ta從痛苦的狀態置換為飄飄然的欣快狀態,幫助ta回避掉了原本存在的痛苦。 但是痛苦並不會消失,總會不斷捲土重來,還因為回避,產生了更多的痛苦,

為了緩解因回避產生的更多的痛苦,喝酒量也日益增多。

當這種用喝酒的管道回避痛苦的行為一次又一次重複後,就養成了一種酗酒的習慣或者酒精成癮

如果一個人總是過度飲酒,整天把自己喝得醉醺醺的,醉酒會讓自己的行為無法控制,導致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社會功能受損,嚴重的話會引發酒精中毒,生命安全受到威脅。

任何症狀都有其背後的意義。有的人酗酒是用喝酒的管道回避內心無法承受的痛苦,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痛苦的折磨,但是因為這種管道其實對於真正緩解內心的痛苦不僅無效,還會帶來更為嚴重的問題。

接納承諾療法中有一個概念叫"創造性絕望",指患者試圖解决問題的管道是挫敗的,沒有成效的,只會創造更多的絕望感。

你是不是也是這樣呢? 在生活中經常採用一些無效的管道解决問題,卻不願意改變和放弃?

如果回避痛苦的策略會帶來創造性絕望,那正確的應對痛苦的管道是什麼呢?

直面和接納痛苦。

我們的人生苦難重重。

剛剛出生的嬰兒,行動受限,不會說話,餓了拉了只能用痛苦的哭聲表達。

等到他長大進入幼儿園,又要面臨著接下來在學校裏十幾年學業和交友的挑戰。

好不容易完成學業,順利畢業,進入社會後,又會遭遇職業選擇和發展的迷茫。

剛剛在社會上站穩腳跟,婚戀的壓力很快便接踵而來。

以為結婚後,公主和王子就永遠幸福快樂的生活了嗎? 不,還有生育、養育的辛苦,疲憊,生活的一地雞毛,以及中年的危機在等著你。

……

每一個人總會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遭遇不可避免的磨難,想要逃避痛苦幾乎不太可能。

令人痛苦的想法和情緒就像人生河床處淤積的泥沙,你去逃避,去對抗,只會讓泥沙翻滾,河水變得更加渾濁。

回避和對抗痛苦,會放大我們的痛苦。

而直面和接納痛苦才是正確的應對之道。

不知道大家在生活中有沒有這樣一種體驗:覺得一件事很難,一直在逃避,一直不願意去做,最後當你鼓起勇氣去做時,會發現事情並沒有自己想像的那麼難。

所以,有一句話說:事情本不那麼難,正因為不做,讓它變難了

其實應對痛苦也是如此,無論是令你痛苦的想法還是情緒,當你决定面對它們的那一刻,願意接納它們的那一刻,它們就沒有那麼令人痛苦了。

接下來meiya分享一個用接納的管道來應對痛苦情緒的方法,大家可以照著,練習看看。

1、覺察。想一想最近一件引發自己恐懼、緊張、焦慮、悔恨等痛苦情緒的事件,然後我們開始覺察自己的身體。 請花幾秒鐘的時間,從頭到腳地掃描自己的身體,注意到這些情緒帶給自己身體所有的感覺,你的額頭、眼睛、下巴、嘴巴喉嚨、脖子、肩膀、雙手、胸部、背部、臀部、雙腿雙腳各有什麼感覺? 把注意力轉移到身體感覺最强烈的部分,像一個好奇的科學家一樣去觀察這種感受。 每一個人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我有的來訪者是感覺肚子裏有塊石頭,或者胸口有個黑球。 你可以看看自己痛苦的感覺是怎樣的。

2、承認並命名。用幾個簡單的詞語給自己的感覺命名,承認它們的存在,你可以對自己說,"我注意到了恐懼","這是緊張(壓力、焦慮)。"

3、製造空間。慢慢地深呼吸。 先呼氣,把肺部所有的空氣擠壓出去,一點點的呼出去,然後深深吸氣,感覺肺部慢慢被填滿。 再來一次。 然後吸氣的時候,把呼吸引導到自己的感受上(不管你怎麼理解都沒有問題)。 想像一下,隨著呼吸,一個巨大的空間(也許是一個大房子,也許是一個大草原),在你的體內擴展開。 你敞開自己的胸懷,給自己的感受製造出空間,無論你痛苦的情緒多麼大,這個空間都可以容納你的情緒。 你不需要喜歡或者認可這種感受,只需要簡單地允許它存在就好。 帶著好奇心觀察你的情緒,把呼吸引導到情緒上面,然後帶著接納而非排斥的心,去為情緒製造更大更多的空間。

在製造空間時,如果你身邊沒有人,可以輕輕地把手放在你身體感覺到這些情緒的地方,留意手上的溫度慢慢傳遞到身體的感覺。 看看自己能否放鬆下來。

這個處理痛苦情緒的正念練習,對於我的很多來訪者來說,感覺比較有效,做完會感覺到痛苦情緒沒有那麼大了,人有感到輕鬆一些,大家可以試試看。

人生的痛苦無法避免,但是我們面對痛苦的態度卻可以選擇。

最後,用魯米的一首小詩作為文章的結尾:

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使者,

聆聽他們訴說。

當你真正接受

那些被給予的困難時,

那扇門將會打開。

參考資料:練習部分來自圖書《自信的陷阱》,我做了輕微的改動。

作者簡介:meiya,暢銷書作者,心理諮詢師,四年心理諮詢經驗,已出版《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你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改變,從接納自己的不完美開始》等多部作品。 諮詢微信:meiyang86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地面課程總表(2021年8月更新)

僅999,大伽彙集,震撼開啟! 春蕾計畫【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常年招生)

【心理治療師】國家衛健委組織考試+人社部權威頒證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麗江站玉龍雪山脚下|郭海峰五日止語靜修營第3期

大理蒼山脚下|郭海峰五日正念止語靜修營

徐鈞自體心理學長程系統連續培訓廣州深圳長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