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紛紛出臺鼓勵生育的政策,延長女性育兒假。 span>
而另一組針對中國婚姻情况的追跡數據來看,離結率在疫情爆發的2019-2020年均超過50%。 同樣的,適婚人口結婚率則是斷崖式的下降。 span>
數據來源:網絡
這也意味著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不婚。 美國新聞記者出身的麗蓓嘉.特雷斯特聚焦在了單身女性這一群體,透過她們的故事,在《單身女性的時代》這本書中,讓我們從社會與個體層面去瞭解這一群體。 span>
單身女性的數量(包括無婚史的、喪夫的、離異的和分居的)在美國歷史上第一次超過了已婚女性。 而且34歲以下無婚史的成年人數量占到了46%,在不到十年的時間裏上升了12%! 如今只有20%左右的美國女性在29歲之前結婚。 而在1960年,這個比例將近60%。 span>
在我們身邊,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主動或者被動地選擇了單身,成為都市生活中的一道風景,她們工作出色,賺錢能力强,有事業,有朋友,唯獨沒有婚姻。 span>
01
婚姻對女性意味著什麼? span>
波伏娃把女性分為四類:結了婚的,結過婚的,打算結婚的,因結不了婚而痛苦的。 所以婚姻之於女性是一個無法回避而且無比重要的人生議題,似乎沒有婚姻,女人的一生是不完整的,女人甚至不能稱其為女人。 span>
婚姻意味著放弃夢想
婚姻於男性而言,意味著獲得了家庭生活,對他的工作事業是一種幫助,而非障礙。 但對女性而言,如果結婚有了家庭,擺在她面前的選擇就是放弃所有寶貴的夢想。 span>
結婚後,我們的夢想只能靠後,家庭的責任,丈夫的前程,孩子的教育這些似乎都比自己的夢想更重要。 在我的心理諮詢中,很多的女性在中年期有了痛苦的掙扎,她們想要在職業上晋昇,想要幹自己喜歡的事情,可是家人卻非常不理解,認為不愁吃穿,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的怨言? span>
而妻子們總是有著滿腹的委屈。 因為婚姻,為了孩子,她們不得不犧牲升職進修的機會,放弃自己的興趣愛好,放弃與朋友的相聚,回歸到家庭中。 在職業的選擇上,似乎女性放弃自己的事業去支持丈夫是天經地義的。 正如電影《82年生的金智英》中,當丈夫為了讓生完孩子的妻子上班,而選擇休假時,就像颶風一樣掀起了巨大的風波,因為男性要為家庭犧牲事業,那真的是有悖常理。 span>
不幸的婚姻意味著犧牲健康
心理學家泰.田代在2014年的著作中說,只有十分之三的已婚者擁有幸福健康的婚姻,而不幸福的伴侶關係會使患病的幾率提高35%。 span>而美國研究婚姻的專家約翰.戈特曼則發現,婚姻不幸福會使壽命縮短四年。 span>
男人往往擁有家庭和廣闊的世界,而女性往往將自己囿於家庭中,而不幸的婚姻就如有毒的空氣,男性可以逃離,女性去無處可逃。 女性似乎也缺乏擺脫不幸婚姻的勇氣,其結果就是在婚姻中忍氣吞聲,這無異於慢性自殺。 span>
婚姻意味著失去自我
美國暢銷書作家吉莉安•弗琳在《消失的愛人》中寫道,婚姻是一場綁架,女人一旦到了結婚和生育年齡,這個真相便會顯現:她們精心打造和修護的自我身份從來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她要為丈夫和子女犧牲所有的一切。 span>
很多女性努力讀書,剛剛在事業上嶄露頭腳,嫁人之後,她的身份就變成了妻子、母親、兒媳,而唯獨沒有了自己。 生娃之後,原來那個穿著得體、有著精緻妝容的自己再也不複存在了,取代的是不修邊幅,蓬頭垢面的自己。 在忙碌一天之後,再去看看鏡中的自己,一臉憔悴的怨婦形象,連自己都認不出來了。 那,還是自己嗎? span>
02
享受過單身生活,才有能力經營好婚姻
我有一比特來訪者大學畢業後相親遇到了現在的老公,結婚後她就搬進了婆家,然後隨著孩子的出生,衝突凸顯了出來。 span>
在這個家庭中,丈夫是最舒服的,他不用離開原生家庭,家裡的事情一如既往地由他父母幫忙打理,樂得逍遙。 而妻子作為一個外人進入這個家庭,打破了這個家庭中原有的平衡。 她需要努力適應這個家庭的習慣,更麻煩的是,妻子還想在這個家庭中做主,尤其是關乎自己孩子的事情。 而有控制欲的婆婆當然不會輕易地放權,結果兩個女人就展開了權利上的爭奪。 span>
而維繫兩個女人的丈夫、兒子卻總是置身事外,這讓妻子非常痛苦。 當我問妻子,你是否與丈夫討論過搬出去單過? 你們有這樣的獨立的能力嗎? 她有些猶豫了。 span>
實際上,從大學的校門走出來就跨進了婚姻,讓她沒有經歷過單身生活,或者說沒有獨自生活的經驗,她也就是從依附於父母的角色轉向了依附於丈夫,而丈夫自己也不够獨立,仍然要靠他的父母, 她們其實不具備經營好自己小家的能力。 span>
單身生活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span>
單身時,我們學會了自我照顧。 span>在離開父母獨自居住後,我們會學習做飯,生病了會自己去買藥或者看醫生,自己整理房間,熨燙衣服,繳納水電管理費,與房東打交道,甚至拆裝、修理傢俱等等。 我們不需要依靠任何人就能安排好自己的生活,這種獨自生活的能力可以讓自己不懼怕一個人的獨居生活。 span>
單身時,我們學會了忍受孤獨,學會了獨處。 span>每天下班後,週末都是獨處的時間,我們會安排這些時間,比如看個連續劇,看看書,或者養個寵物等等,可以很充實,也可以很閒散。 寂寞總是會有,但你也會感激自己那段獨處的時光,你學會了與自己相處。 span>
單身時,我們有時間與精力建立好自己的關係網絡,這成為自己的寶貴的支持系統。 span>談戀後,我們的眼裡只有戀人,往往會忽略朋友,而單身時,我們可以有抽出時間與閨蜜膩在一起,建立親密的友誼,而這種友誼可能會讓自己的受益一生。 也許,她們就是那個在深夜可以打電話傾訴的對象。 span>
把獨身生活過好,也是在證明,我們不需要戀愛、結婚也能活得有意義、有價值、甚至精彩。 而戀愛與婚姻,不過是錦上添花的事情。 span>
03
擁有經濟自主權比婚姻更重要
擁有經濟自主權,你就擁有了自由的權利,你可以不與這個男人結婚,也能够離開這個男人,它會幫助你重新開始一個人的,或者帶著孩子的新生活。 span>
據統計,一個已婚女性歷史學家要花7.8年才能獲得終身教授,相比之下,單身女性只需要花6.7年,而男性則相反。 成為正教授,未婚男性需要6.4年,而已婚的則只需5.9年。 對於男性而言,婚姻促進了他們事業的成功,女性在沒有了婚姻和隨之而來的各種責任的阻礙,才能在事業路途上飛馳。 span>
如果女性真的把所有的希望、夢想和精力都拴在愛情與婚姻上,她們需要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支持,還需
上一篇:青少年心理問題
下一篇:向讓你憤怒的人學習。| 叢非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