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情感療愈劇《女心理師》自開播以來,受到很多人的關注,劇中講述了一系列典型的心理故事,包括青少年心理問題、討好型人格、產後抑鬱、職場PUA等等,這些劇情充滿現實色彩又引人深省,好像我們都是劇中人。 p>
值得注意的是,劇中很多主人公都是因為家庭關係、親子關係從而產生心理困擾,正是因為父母是最親近、最有影響力的人,當用不當的管道去愛孩子,就容易給孩子帶來傷害。 strong>
借用劇中的案例,我們來談一談在家庭教育中應該怎麼正確的愛孩子。 p>
<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乖乖女產生行為問題
< span style="font-size: 20px;">< strong>且一步步走向自殺? strong>
一個女孩坐在樓頂,撥通了危機干預電話。 p>
她叫尤娜,是一名高中生,想要自殺的原因是她和同學吵架了,同學都不相信她,她想用跳樓來證明自己。 在幾度自殺被救下,她走進心理諮詢室,透過她的自我表述,諮詢師意識到她的問題其實來源於她的父母。 p>
她的父母離婚了,為了不影響尤娜學習,打算在高考結束後再告訴她真相,可是雙方淡漠的神情、冰冷的互動已經暴露了一切。 p>
於是,尤娜開始故意去量販店偷薯片被抓、切水果劃傷手、從舞臺上跳下摔斷腿,這一系列的反常行為,是她認為只有當自己出現問題時,父母才會齊心協力站在一起。 strong>
看似問題出在孩子身上,根源來源於父母,孩子的行為問題使夫妻衝突焦點轉移,等同於犧牲自己來"挽救"父母的感情。 p>
當孩子突然開始不聽話、叛逆、厭學,可能就是在無聲的求助,家長要先想一下,近期和伴侶的關係怎麼樣? 家庭是否有什麼大事發生? p>
要問一個孩子最害怕的是什麼? 大部分都會回答,是父母離婚。 p>
對於孩子來說,比離婚更可怕的是,成長在一個只有爭吵、沒有愛的家庭。 p>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開始產生恐懼,擔心自己的未來; p>
樹立不正確的信念,認為父母感情破裂是因為自己不够好; p>
承擔著很重的壓力和痛苦,甚至很多人會用一生來療愈自己的童年。 p>
< strong>家庭是孩子成長的土壤,父母穩定的感情是最好的養分,真正愛孩子,一定要營造一個有愛的家庭氛圍。 strong>
< strong> 相依為命的母女
< strong> 成了同一屋簷的陌生人? span>
30歲的蔣靜,患有神經性貪食症,在控制不住的暴飲暴食後會摳吐。 p>
經過一番周折,她來到諮詢室,她說:"我願意過來,因為精神科醫生只有開藥的時間,然後就看下一個病人,不會告訴我,我怎麼了。" p>
她有想要改變的願望,也推動了諮詢順利開展,在後續OH卡投射測試中,她一點點說出了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p>
父親拋下母女二人離開,蔣靜母親認為唯有孩子可以依靠,囙此希望蔣靜可以變得優秀,對她有著極高的要求,掌控她的穿衣打扮、興趣愛好、交朋友…… p>
她知道母親的掌控欲源自對於自己深深的愛,但實在無法承受母親高壓的教育模式,囙此她患上了貪食症,把食物象徵成母親,既渴望得到母親的愛(暴飲暴食),又討厭對自己被嚴格控制(摳吐)。 p>
蔣靜的故事,刺痛了很多人的心,很多家長在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後也不解,"我是為孩子好,怎麼變成這樣?
< strong>其實很多家長表達"愛孩子",卻沒有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
有人把自己的焦慮和壓力無意識中傳遞給了孩子,持續鞭策孩子成才;
有人覺得成績好就是一切,等到孩子有心理問題影響到學習才進行求助;
還有人因為自己的職業原因,也要求孩子做到自律、嚴謹、成功。
家長要先看到自己的心理狀態,不在孩子身上找自己的價值,不讓孩子去滿足自己的需求,這樣才能給孩子自由。
教育的目的是讓孩子擁有獨立健康的人格,而不是培養出聽話的孩子,當家長尊重、傾聽、理解孩子,用鼓勵和讚賞給與孩子正面的迴響,孩子自然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在追劇時,看到一個觀眾留言說,我是不是也應該給我的孩子一些自由?
這條留言讓人心頭一暖,當我們開始反思的時候,就是改變的開始。
< strong> 缺少家庭的溫暖與支持
< strong> 孩子無法自信
莫宇,他自卑孤僻,非常希望獲得別人的關注和認可,永遠把別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職場中被排擠、處處受欺負,看著讓人心疼。
隨著心理諮詢的深入,我們發現莫宇害怕被孤立害怕被欺負,從而一味的討好示弱,是因為他小時候經歷過校園欺淩,當他在回家向父母求助時,
父親說:那是同學們在和你開玩笑,男子漢,忍一忍就過去了。
母親說:如果別人不喜歡你,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你不乖一點,人家怎麼願意跟你做朋友?
父母沒有給莫宇及時的關懷和疏通,也正是因為這樣缺少關心的家庭教育讓莫宇直到成年都是遇事先忍耐,他的討好、懦弱是沒有安全感的體現,也是不認同自己的表現。
< strong>自信的形成需要內在和外在的安全感,莫宇的父母沒有給他一個堅強的後盾,加上外部的校園欺淩,導致他缺少自我價值感。
愛孩子不僅僅是讓孩子吃飽穿暖,還有性格的塑造、好習慣的培養,這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性格陽光、自信果敢的孩子,內心是積極、明朗的,無論遇到挫折還是困境,都會建立一個良好的心態,渾身充滿正能量,未來更容易成功。
< strong>父母要多給孩子肯定和鼓勵,是對一個孩子最佳的精神饋贈,更是他們自信心湧動的源泉。
寫在最後
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伴侶和睦,給孩子成長空間,還有愛與支持。
安穩的家庭,讓孩子有安全感;學會放手,使孩子更加自由;愛,給孩子更多滋養。
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筆沒有限額的精神財富。
它會指引著我們走上更好的人生之路,成為更好的自己。
圖片來源影視劇《女心理師》
文章來源於安肯心理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 strong>九州心理最新課程總表(2021年11月更新)
【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常年招生)
【心理治療師】國家衛健委組織考試+人社部權威頒證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span>
魏廣東沙盤遊戲治療中級班(12月10-12日)
郭海峰正念工作坊|華人資深正念導師 (12.10-12)
嚴成剛中華系統排列工作坊(2021-2022)
張維揚博士覺夢工作坊廈門站(12.17-19)
張沛超+Zvika +張維揚大理開講(12.21-25)
羅家永心理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