諮詢之道07講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是否衝突?
admin
2022-01-04 09:31:05
0

原標題:諮詢之道07講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是否衝突? <!---->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20101/408a8c52563a48c4919aaf180f59a067.png "/>

< strong>藥物治療和心理諮詢是否衝突?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20101/5460a183abc74d469c51881df3f1ddda.png "/>

0 1

當你去使用藥物治療他這個所謂抑鬱症的時候,是把他當成一個問題來處理,已經不再把他當成一個人,去推動他加以改變。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上次我們討論了一下在心理諮詢的過程當中關於藥物使用的一個問題,或者說是藥物的心理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就著這個問題再具體化一些的來討論。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如果在諮詢過程當中,你發現來訪者慢慢的演變成了一個抑鬱症的狀態,也就是說他的情緒狀態非常低落,甚至達到了可以被診斷為抑鬱症的程度。 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到底應該如何去治療他? 在原則上到底是應該使用藥物去治療他這個抑鬱症呢,還是應該繼續設法找到所謂的抑鬱症背後的心理根源? 這兩者是否衝突?

< strong> 其實很多時候可能會告訴你這兩者並不衝突,藥物治療為了改善症狀,找到抑鬱症的心理根源,為了去徹底解決他的問題。 這樣說也沒錯,但是事實上,這當中是存在一些隱藏著的衝突的。 這個衝突在哪裡呢? 就是跟上次我們談到的那個問題有關。 也就是當你去使用藥物治療他這個所謂抑鬱症的時候,是把他當成一個問題來處理,已經不再把他當成一個人,去推動他加以改變。當然他情緒實在是很低落,也許消除一下症狀,對於他下一步能否還能够繼續回到一個作為有責任人的位置上,也許也有一定的幫助。

0 2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自己沒有付出,所能產生的改變就不太能够真正的為自己所擁有。<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但是具體方法而言,其實是剝奪了他的話語權的。 所以一旦使用藥物治療,其實並不那麼容易可以讓他 的情緒 真的通過藥物治療以後 改善了,然後就能够很快的回復到一個又可以重新真正意義上替自己做决定的狀態,不太容易的。 你會發現很多人通過藥物治療,抑鬱症的情緒確實好轉了。 但他其實是不太能够停得了藥,一停藥呢,他好像情緒又不好了。 換句話說,他服藥之後,當他試圖想要擺脫藥物想要重新替自己做决定的時候,他其實往往不那麼容易達成的。 不是說情緒好了,他就開始又有力氣了,又可以真的替自己做决定了,不是的。 因為他回到那個所謂的好一點的狀態當中去的過程,他並沒有真正去使用自己內在的力量,他也就沒有做過真正意義上的自我努力。他是借助了外在社會系統的力量,也就是醫療的力量。 這種情況下,自己沒有付出,所能產生的改變就不太能够真正的為自己所擁有。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如果要找心理根源,就是變成使用心理諮詢。 這個過程我們也說過,它其實不是依賴外在的,是要靠你內在的。 所以說,是要付出很多內在的辛苦和努力的。 那你自己內在付出努力以後,慢慢的所達成的變化呢,並不是消除症狀,而是使得你這個人的狀態從根本上發生了一個變化。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你的整個狀態發生了變化,比如說你從一種無力、無助的狀態,慢慢地變成了一種可以自己在無力狀態當中去尋找資源,然後去發展自己的力氣並且去解决問題。這樣你一旦有了這種能力以後,即使 再次 陷入到一個有點無助的狀態,你也能够靠自己出來。 但是如果是通過藥物的話,同樣的你處在無力狀態,通過藥物讓你那種很無力的感覺减少了。< strong>你一下子看起來好像又有力氣了,但是其實內在的力氣並沒有增長,所以這是有區別的。

0 3

內在意願不强,是他不太願意自己靠自己,他希望能夠借助外界的力量。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那麼到底要如何治? 對於一個抑鬱症,我們說了,很重要的一點是取決於這個人內在的意願。 如果他的內在意願很强,其實傾向於應該去找到他的抑鬱症的內在心理根源。 如果他的內在意願不强,所謂的內在意願不强,是他不太願意自己靠自己,他希望能夠借助外界的力量。那我們就認為他想要讓自己變成另外一個人、另外一種狀態的意願不强。 這個時候就傾向於是藥物治療。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在决定到底要進行藥物治療還是要進行心理治療的過程當中,決定權其實在來訪者,不在諮詢師。 當然有時候來訪者可能會說,我想兩者都有,就是我既想要通過藥物治療改善情緒,同時 想要搞清楚我怎麼回事,但這是假的。 一個人一旦决定了,說我要通過藥物治療來改善情緒,他同時還想要說,我依然願意搞清楚我的原因。 也許在意識層面上他是這麼想的,但是從內在的動機上,從內在的體驗上,他其實已經放弃了真正要靠自己去負責。 所以在某種意義上,服藥的同時進行心理諮詢或者心理治療可不可以? 當然可以。 但是這個時候的諮詢,更多的意義可能頂多只是支持,而不是完全的指向促進他去改變,這個促進他改變的成分會很少。 那如果不服藥做諮詢,那就變成要盡你最大可能去促進他改變,否則他 情緒就不好。 那他又放弃,從外在尋找支撐,那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這是作為諮詢的時候你要充分考慮的問題。

所以同樣的,這個到底應該怎麼治,這兩種途徑,兩種方案,都可以。 那麼選擇哪一種呢,取決於這個人自我發展的意願。 就是他多大程度上想成為一個自由的人,想成為一個真正的要為自己作主的人。 而這種願望,這種想法,不只是他意識層上面的一個想法,他必須能够 要有 一個內在一致的整體性的意願,他要反映在他的治療動機上,就是他非常充分的、在很多地方 顯現 為他非常願意為自己去爭取、去努力。< strong>在很多細節上都很願意為自己去承擔責任,為自己去負責。 而不是動不動就覺得說我沒辦法了,你告訴我怎麼辦吧。 如果那樣的話,他就是一個傾向於去獲得藥物治療的狀態,反之呢,他當然就更適合進行心理治療。

文章來源於祝融心理,作者薛偉

課程連結:

【薛偉專業雙享班3+3天】理論精講+案例研討+團體體驗式督導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 strong>【虎虎生威大咖雲集】九州心理2022年度課程表

【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常年招生)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張海音客體關係系列連續培訓專案(2022.1)

徐鈞自體心理學長程系統連續培訓 廣州深圳長沙

蔡仲淮國際臨床催眠師認證系統培訓(基礎和師資班)

張沛超+Zvika +張維揚大理開講(1.23-26)

李晋偉性諮詢實務與技能班 2022年2月

Zvika派索戲劇舞動治療工作坊第7期(2022.2)

諮詢 治療 狀態 意義 問題 情緒 藥物 意願 來訪者 時候 中國心理學會 抑鬱症 張維揚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