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ng>1
最近做了兩個諮詢有一些相似的地方。 span>
女生A因為丈夫和自己的興趣愛好差异大,引發夫妻衝突而苦惱。 她喜歡看歐美文藝片,他喜歡看荷里活動作大片; 她喜歡出門旅行,他喜歡宅家裡玩樂高; 她喜歡每天飯後出門散步,他只喜歡飯後打兩盤遊戲……她多次邀請老公陪自己散步,十次有八次都是被丈夫拒絕。 丈夫說:"我真的很不喜歡散步,我覺得散步真的很無聊!我寧願陪你去打球。" span>
她問我:有什麼方法可以讓老公陪我在社區裏散步? span>
我說: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覺得你需要搞清楚,你讓老公陪你散步這件事滿足了你內心的什麼需求? span>
她答:有人陪伴的需求,被重視的感覺。 span>
我又問:那有沒有其他事情是你老公願意做,你又感覺得到他對你的陪伴和重視? span>
她答:有的。 我們一起做飯,一起吃飯。 還有他會記得我的生日,送我禮物。 span>
我說:那很好啊。 說明,他不和你散步並不代表不愛你。 散步這個事情你可以選擇自己去散步,也可以找喜歡散步的人一起,比如同一個社區的鄰居,或者你的閨蜜、朋友。 你在散步的時候如果遇到一起散步的鄰居,可以嘗試和對方溝通交流。 聊得來,還可以加微信,每天約著一起去散步。 span>
另一個女生B是和丈夫在教育孩子的理念上有分歧。 span>
她認為孩子應該多接觸大自然,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週末可以去公園,或者家附近的小鎮、村莊逛逛。 寒暑假父母有假期,也可以多帶孩子出門旅行,去一些富有人文氣息或者自然風光好的地方,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身體更健康,也可以陶冶孩子的情操,擴大孩子的視野。 但是丈夫對這個部分並沒有那麼强烈的認同感,而且他覺得父母要帶孩子出門旅行很麻煩,而他本身是個非常怕麻煩的人。 span>
囙此,每到週末,節假日,妻子總是要求丈夫安排全家人的出行活動,丈夫則都覺得妻子的要求很煩人,讓自己不得安生,自己工作了一周也想週末的時候放鬆一下。 "我從小都沒怎麼出門旅行過,你看我不是一樣一路重點大學畢業,有工作,有家庭,活得挺好的嘛?!" span>
一個有要求和期待,一個不願意配合。 兩個人常常為此爭吵,就算最後終於全家人一起自駕車出去玩,往往玩得也不開心。 span>
她問我:怎樣可以改變我的老公,讓他按照我的方式帶孩子一起出去玩? span>
我答:改變你的丈夫看起來是很困難的。 但是,我們可以一起想想辦法,在不改變你老公的前提下,你如何可以滿足你自己,按照你自己的管道帶孩子出去玩呢? span>
她問我:你的意思是我不管我老公,我自己帶孩子出去玩? span>
我說:是的,你有想過嗎? span>
她說:有的,但是我總擔心自己一個人不行,我拿到駕照之後,就沒有開過幾回汽車。 而且我從來都沒有單獨帶孩子出去玩過。 span>
我說:駕駛科技是可以練習的。 沒有單獨帶孩子出去玩過並不代表你不行。 你可以試試先一個人帶孩子去周邊玩一天,早上去,晚上回來那種。 span>
< strong>A和B的痛苦在於玩一個改造遊戲,而且通過改造別人來滿足自己。 strong>
在親密關係中,玩改造遊戲的男女心中大都有自己未完成的期待或者與父母之間未被滿足的需要以及那些未被療愈的傷痛,他們希望伴侶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和期待。 span>
< strong>2
A和B的故事讓我想起一個朋友的姐姐的故事。 span>
這個姐姐嫁給了一個老實男人,這個男人每月在事業單位領著三四千塊的收入,對自己的生活和現狀都很滿意,沒有什麼事業心,也對生活沒有什麼要求。 span>
而這個姐姐似乎完全相反,她很有進取心,內心很渴望過上物質更豐富更自由的生活。 於是,她開始改造自己的丈夫。 她希望他不斷學習不斷進取提升專業技能和學歷。 她為丈夫報了了英語培訓班,但是丈夫上了幾天就不去了。 她希望他在工作上努力,職位和薪資不斷提高。 但是,從戀愛到結婚,三年來丈夫的薪水都沒有提升。 span>
兩個人總在為這些事情吵架。 丈夫覺得妻子強勢,妻子覺得丈夫沒用。 span>
有一天,兩個人又吵了一架。 女方離家出走,在外面逛了一天,最後下定决心讓自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span>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上丈夫沒有上完的英語培訓班。<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然後,在培訓班裏,她認識了幾個和她一樣對生活有欲望有追求的朋友。 span>
因為她們生活的地方是當地有名的旅遊景點,那個時候還沒有疫情,經常有老外來旅行。 於是,幾個女性在本職工作之外一起搞副業,開了一個旅遊公司,靠英語優勢和她們的人脈資源,接外國的旅行團。 生意不錯,大家囙此賺了不少錢。 span>
這位姐姐因為工作忙碌,以及和丈夫的差异太大,後來離了婚。 span>
在一次接待旅行團的時候,她和一個美國小夥子戀愛了。 兩個人後來雖然分了手,但是姐姐從此心中有了美國夢。 span>
為了去美國,她研究技術移民,精進自己的英語水準,開始學習國際護士課程。 三年之後,經過一系列的學習、培訓和考證,她成功移民美國。 span>
再後來,這位姐姐在美國結婚生子,住著大別墅,開了自己的診所。 span>
這個姐姐說過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原來自己成全自己的感覺是如此美好。 strong>
< strong>3
35歲的來訪者水羽告訴我,有一天她結束拜訪客戶的工作,站在上海街上計畫叫一個計程車去地鐵站,然後坐地鐵去機場,等了1個多小時,她都沒有等到願意載她的計程車,她的小腿因為之前一直工作沒有休息和長時間站立而酸痛,她感到精疲力竭又焦灼無助, 心想,要是有個男朋友就好了,他會說:"別等計程車了,我們叫輛滴滴去機場,200塊就200塊!" span>
當她這麼想時,內心緊接著冒出另一個聲音:"為什麼要有男朋友才可以做到了,我自己也可以做到啊?" 於是,她叫了一輛滴滴,花了200塊錢,打車去了機場。 span>
為什麼明明自己也可以花得起200塊,卻要等男朋友幫助自己,滿足自己呢? span>
因為,她不相信靠自己就能實現自己的願望,滿足自己的需要。 span>
我們的文化、教育都在告訴女人,男人是比你自己更强大的存在,女人需要依靠男人才能過得更好。 可是,現實卻並非如此。 span>
女性在面對生活的困難時,很容易陷入到"要有一個男人,才能幫助我實現自己願望和夢想"的陷阱中。 span>
於是,很多女人在親密關係中都在玩一個依賴伴侶,改造伴侶的遊戲。 span>
可是現實是依賴不可得,改造遊戲成功的概率也極低。< strong>一旦我們想要改造對方,關係的噩夢也就開始了。 strong>
< strong>如果能够放下依賴伴侶、改造伴侶的企圖,回到自身,進行自我成長,那我們將獲得更大的自由與人生的豐盛。 strong>
曾經的我也經歷過這樣一個過程。 span>
20歲出頭的時候,我有許多幻想,其中一個幻想就是我有個有錢有品位的男朋友(王子),他很愛我,且愛得毫無理由又難以自拔(哈哈哈,感覺實在搞笑)。 他會送我好看精緻的衣服,將不美的我打扮得優雅美麗,將我從醜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