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况:當某個成績並不好的孩子,因為做了某件好事受到了老師的當眾表揚,之後這個孩子就會找機會做更多的好事,甚至連一向不怎樣的成績也會得到提高。 strong>
工作中,也有的員工在某次會議上領導對他所做的工作給予肯定和鼓勵之後,他將變得更加努力工作。 p>
孩子總是與我們家長的期望相去太遠,於是有些恨鐵不成鋼的父母,就會給孩子貼上很多負面的標籤,"廢物、不聽話、膽小鬼"等等,卻不知道這樣刺激他們的辦法,並沒有任何作用,反倒讓孩子"破罐子破摔"。 strong>
那麼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p>
父母對孩子貼上了固定的標籤。 p>
在孩子眼裡,父母的話都是真理,他們信任我們。 可家長卻覺得孩子有一些缺點,就輕易地下結論,結果呢? 你越不希望他們什麼樣,他們就會變成你不想看到的樣子,於是繼續貼標籤,孩子繼續按你不喜歡的來,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p>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霍桑效應",由哈佛大學心理專家喬治·埃爾頓·梅奧教授提出的。 p>
這個效應講的就是那些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別人觀察的個人具有改變自己行為的傾向。 p>
曾經有過這樣一個故事,在一所外國的學校,學生入學是需要智力測驗的,好的學生分到優秀班,普通的學生分到普通班。 p>
結果有次由於工作人員失誤,兩組測試結果被顛倒了。 p>
但神奇的時,一年後孩子的學習成績和往年一樣,優秀班的成績明顯高於普通班。 要知道,現在優秀班的孩子,是原本的普通孩子啊! p>
正是因為他們被當做優等生關注,所以自己也認為自己是優秀的。 p>
再加上後天的學習,果然取得了跟優等生一樣的好成績。 p>
囙此,只有額外的去關注我們的孩子,他們才會更加優秀,不要去給孩子貼上任何的標籤,因為他們都是獨立的個體,不會在一種固定的模式下長大。 p>
看到這裡,家長朋友們是不是明白額外關注他們,對孩子的影響意義深遠。 p>
1924年11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組織了以哈佛大學心理專家梅奧為首的研究小組進駐西屋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他們原想通過改善工作條件與環境等外在因素,找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途徑。 p>
他們選出繼電器車間的6名女工作為觀察對象。 p>
在7個階段的實驗中,他們不斷改變照明、薪水、休息時間、午餐、環境等因素,希望找到這些因素和生產率的關係。 然而,不管外在因素怎麼改變,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並沒有受到影響,實驗組的生產效率一直在上升。 p>
這樣的結果令人很困惑。 經過長期的實驗和研究,專家們發現:促使他們改變行為、積極努力工作的原因是被試者覺得自己受到了特別的關注。 strong>
在實驗中,當那6個女工被抽出來成為一組的時候,她們意識到自己是特殊的群體,是實驗的對象,是這些專家一直關心的對象。 p>
正是這種受注意的感覺使得她們加倍努力地工作,以證明自己是優秀的,是值得關注的。 p>
至此,專家意識到:人的行為不僅僅受到外在因素的刺激,更會受到自身主觀上的激勵。 此後,人們把它稱為"霍桑效應"。 p>
所謂"霍桑效應",是指人們由於受到額外的關注而引起績效或努力上升的情况。 p>
"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如果我們想要改變人們的行為,使其感受到他是受關注的,那麼就會對其產生一種强大的激勵作用,從而在行動上:表現得更加積極。 strong>
這種心理效應被用於現實生活的很多方面,如管理、教育、學習中。 p>
從"霍桑效應"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到以下兩個啟示:
旁人的角度
善意的語言和誇獎可以造就一個人。 p>
人們往往無法全面、客觀地認識自己,尤其是失意彷徨的時候,很容易灰心失望、自怨自艾,陷入心理的低潮。 p>
這時,旁觀者所給予的暗示,額外的關注,尤其是來自長者、權威、專家的安慰和激勵,可以對一個人的努力程度、上級等的關注,會產生一種對心理健康產生巨大的影響。 p>
很多時候,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次拍肩膀,可能遠比物質的支持與獎勵更能够令人鼓舞。 strong>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一個人,就應給予寬分、積極的關注,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被人期待的。 strong>
在必要的時候,甚至可以運用善意的謊言來强化這一效果。 p>
例如,告訴對方:"上級曾私下裏表示很欣賞你,認為你很有前途……"、"領導,之所以把這麼艱巨的任務交給你,就是覺得你可以,相信你,一定能做好"。 這樣的話可能會激發對方的積極性,使其奮發向上,然而,要說得恰到好處,過分誇大容易使其驕傲自滿,反而產生消極的影響。 p>
從自我的角度
你認為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能成為什麼樣的人。 "霍桑效應"告訴我們,客觀環境、外部因素對人們行為會產生决定性的影響,自身主觀上的激勵作用會產生增强行動的效果。 strong>
所以,對自己多進行積極的自我暗示,把別人所給的暗示看成是正面的,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悲痛為力量,變頹廢為崛起。 例如,如果上級責備了你,你不必灰心喪氣,覺得領導對你有意見,看不起你。 其實,你可以把它看作上級對你的重視。 想想看,如果上級對你失望透頂,還會再管你嗎? 這樣想,則容易化解內心的不滿情緒和壓力,在情感上得到安慰。 p>
霍桑效應
就是當人們在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關注或者觀察的時候,會刻意去改變一些行為或者是言語表達的效應。 p>
簡單來說,就是說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正在被別人關注著,他就會刻意去改變自己的一些行為,讓自己表現得更好。 strong>
比如你考試的時候,有監考老師走過你身邊,你是什麼感覺? 是不是覺得自己應該表現得規矩一點兒? 要是翹了個二郎腿,趕緊就給放下來了。 p>
這就是霍桑效應。 我們的行為會因為受到別人的關注而發生變化。 p>
社會心理學家所說的"霍桑效應"也就是所謂"宣洩效應"。 strong>
霍桑效應的來源
這種效應,最早是在美國一個叫霍桑的工廠裏發現的。 1924年11月,哈佛大學心理專家研究小組進駐西屋電氣公司的霍桑工廠,他們選定了繼電器車間的六名女工作為觀察對象。 目的是為了能够找到更有效地控制影響職工積極性的因素。 p>
當時的研究發現,當工人們知道:我得到了特殊的對待,專家們對我額外關注的時候,他們的生產效率就會明顯提高。 p>
這種霍桑效應,同樣能應用到你的學習生活裏。 p>
假如你是班代,或者是一個學習小組的組長,記得多關注你身邊的同學,可能你對他們真誠的關心和鼓勵,對他們就會產生很好的激勵作用。 p>
所以,如果你想改變一個人,就應給予充分、積極的關注,讓他感覺到自己的行為是被人期待的。 strong>
很多時候,一個微笑、一個眼神、拍拍肩膀,可能遠比物質上的支持與獎勵更能够鼓舞人。 strong>
太原安定心理援助24小時免費諮詢熱線
0351-756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