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種“婚姻拖延症”,是親密關係的毒藥?
admin
2022-02-27 18:54:50
0

原標題:這三種"婚姻拖延症",是親密關係的毒藥? <!---->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來源|曾奇峰心理工作室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ID:zqfxlgzs

周傑倫在歌裏唱道:也許時間是一種解藥,也是我現在正服下的毒藥。

乍一聽覺得有點矯情,仔細思索,又覺得有幾分道理。

我們總覺得時間是個好東西,時間如洪流,總能沖淡我們不喜歡的,留下我們期待的。

愛情與婚姻也應該是如此,時間能讓我們忘記傷害,只記得美好的事情。 時間能讓一個人改變,讓伴侶變成我們期待的樣子。

"時間久了就有感情""再過兩年他就改了""年紀大了他就知道疼人了""慢慢的就忘了"。

這樣一看,時間似乎是一門玄學。

時間是魔術師,能把一個人變成另一種模樣; 時間是澡堂子,能把髒兮兮的人變得潔淨如新。

那怎麼可能?

時間能解决的,不是問題本身,而是被淡忘的經歷,以及被其他事情掩蓋的感受。

很多時候,時間不是解藥,也許是正在給自己下的慢性毒藥。

"玩不動了,他就會回家"

身邊有一比特朋友,她發現老公出軌的時候簡直悲痛欲絕,恨不得整天借酒消愁。

她說雖然覺得老公有點媽寶,家庭責任感也不强,但是萬萬沒想到,他會走到背叛家庭這一步。

她想過離婚,又不知道如何安置兩個孩子。 試過大哭大鬧,換來的卻是婆家的諷刺與輕視。 也曾想過乾脆兩個人自己玩自己的,又過不去心裡那道坎。

一段時間之後,再說起她老公的事,她已經變得非常佛系了:

"天底下的男人都一個德行,等他們老了,玩不動了就好了。"

她希望時間能讓一個男人衰老,日漸喪失性能力之後,可能就會懷念家庭的天倫之樂,順便發現她"苦守寒窑十八年"的賢良淑德。

時間能喚醒一個男人的良知,喚醒一個男人的家庭責任感嗎?

那恐怕有點强時間所難。

用拖延的管道面對婚姻的問題,是一種退行防禦的心理。

因為不敢面對事情的真相,不敢面對糟糕的結果,那就退行成小孩子的樣子。 小孩子不用承擔責任,小孩子可以隨意發洩自己的情緒。

用退行逃避的管道防禦,避免自己面對痛苦。

自然的,我們也就不用去面對失去關係的死亡焦慮。

只要關係沒有"死亡",那就能讓自己內心安穩一些,即使這段關係已經有了裂痕。

就像我們大多數人都有的拖延症一樣,拖著不去解决,那麼我們的大腦裏就要一直思考這件事,不用面對這件事情的結果。

"時間久了,他就會被改造"

大多數人,在婚姻遇到問題的時候,都會認為有一個解决問題的捷徑,那就是改造對方。

兩個人總是吵架,那對方變得溫柔不就行了;

老公不喜歡做家務,那他變得勤快一點不就行了;

老婆太喜歡嘮叨,那她少責備多鼓勵不就行了;

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有分歧,他聽我的不就得了?

而且我們似乎也在堅信,對方之所以沒有改變,是我們催促得不够努力,我們改造的時間不够長。

如果用很長的時間,一直在伴侶耳邊催促,一定可以把他改造成理想的伴侶。

我和我老公就有一個明顯的習慣不同,他是那種雷厲風行的人,做什麼事想到了就立刻要做,執行力非常强。

而我就是比較懶散,做事慢吞吞的,覺得自己舒服最重要,事情得過且過就行,何必太過於較真。

我曾經覺得,只要我的"舒適主義"滲透時間足够長的話,一定能够感染他,讓他知道我這種行為管道的幸福和輕鬆。

可是事實是,我們總是因為看不慣彼此而吵架,我嫌他太急三火四,他嫌我太不慌不忙。

我期待用時間來改造他,從心理學層面就是一種共生絞殺。

也就是足够長的時間,模糊兩個人之間的界限,讓兩個人合二為一,成為共同的整體。

這個共同的整體,只有一個發言權,那當然最好是我擁有它。

我的意志淩駕於他的意志之上,我期待用時間來融合他,操控他。 可他卻不是一個可以隨意被融合的小嬰兒,他當然也希望自己的意願佔據主導。

不管多長的時間,都無法壓制一個人的自我,反而他們還會因為反抗,而與我們產生無數的爭吵。

當我們對伴侶有期待,希望他們按照我們的期待發展時,時間絕對不是解藥,而是我們消磨彼此耐心的毒藥。

"過了這麼久,你怎麼還沒忘"

電影《團圓》中,有一對因為結婚之初的怨恨,互相怨懟了多年的夫妻。

當時結婚的時候,丈夫出身寒門,家庭條件不好,相比之下,妻子條件就優渥多了。

女强男弱的組合,讓丈夫從一開始就心存自卑。 再加上女方家庭逼迫他婚前凑齊50萬買房,加深了他對妻子的怨恨。

結婚多年後,一次偶然的聚會中,他們的孩子口誤把"外婆外公"叫成了"爺爺奶奶",丈夫大發雷霆。

"外公就是外公,爺爺就是爺爺,我又不是入贅!"

"結婚這麼多年,你們家不是一直都看不起我嗎!"

丈夫把這麼多年的委屈壓抑一泄而出,妻子也不甘示弱,她覺得自己當初委屈下嫁,沒有換來丈夫的感恩,竟然還被丈夫怨恨,丈夫簡直是白眼狼。

在日常的瑣碎中,丈夫的不滿,妻子的委屈,隱藏在點點滴滴裏。

似乎大家有一個默認的規則,就是時間長了就忘了,過去痛苦的事情就不要提起。 不提起,就可以當作沒有發生。

但是生活中,真正摧毀婚姻的,往往都是過去的那些事。

我們現在的不滿,都是在為過去買單。

人的情緒與感受,就像是一道永遠不會癒合的隱形傷疤。 即使你假裝不看見它,它也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中。

在以後的生活中,每當遇到類似的事情,只要觸及到那條傷疤時,潛意識就會提醒我們。

時間會讓我們忘記具體的事情,具體的情節,卻把痛苦的感受刻在了潛意識裏。 那種被拋弃,被嫌弃,不被愛,不安恐懼的感受,不會被時間沖淡。

司法大數據中,有一條資料顯示,在全國離婚糾紛一審案件中,雙方只有一方想離婚,另一方不同意的占比為91.09%。

這也從側面說明,夫妻雙方中,一方已經非常崩潰受傷,另一方卻依然覺得無關緊要,認為你小題大做。

時間可以沖刷記憶,卻沖刷不掉受傷的感受。

沒有及時處理的傷疤,會一直在我們心頭潰爛。

在親密關係中,有的人會隨著相處的深入,感情更加深厚。

也有的人,會因為對彼此的認識加深,彼此產生了怨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