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 考試時腦海裏迴圈播放洗腦神曲怎麼辦?
admin
2022-04-27 00:12:03
0

原標題:救命! 考試時腦海裏迴圈播放洗腦神曲怎麼辦? <!---->

作者|夜信

這樣讓人抓狂的情况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

你正在安靜的考場中參加一場重要的考試,當你正為一道題目絞盡腦汁時,突然一段中毒性的音樂旋律闖入了你的腦海。

這種令人窒息的情况就好像一個人拿著大喇叭緊緊地跟在你身後,窮追不捨地給你演唱最近聽過的音樂,或是平時遭你嫌弃的一些洗腦神曲。 這不合時宜的旋律打斷了你的解題思路,寫不出答案的你更加緊張了。 可是,你越是想驅趕它,它越是要"粘"在你的腦海裏。

這種令人窒息的現象被稱為耳蟲效應(Earworm),或是非自主的音樂想像(involuntary musical imagery)。 它是一種無意識的音樂回憶,具體表現為一段音樂在你沒有主動回憶的情况下突然闖入,並不斷在腦中迴圈播放< /span>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耳蟲是一種常見的日常經歷。 有研究者曾針對此現象調查了1.2萬名芬蘭的互聯網用戶,結果表明,33.2%的人每天都發生耳蟲效應,而超過90%的人報告他們幾乎每週都會有一次這樣的體驗[1]。

什麼樣的音樂更容易引發耳蟲?

耳蟲總是毫無預兆地闖入你的腦海裏,這些自動播放的音樂片段可能是各種各樣的。 還記得有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音樂曾經不斷地在腦中迴圈播放嗎? 這些音樂有沒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呢?

有心理學家總結了之前研究中提到的引發耳蟲的音樂所具有的一些特點:節奏較快,旋律簡單,重複樂句較多[1]。

引發耳蟲的音樂大多數是流行音樂,也更可能是著名的歌曲或一段旋律,它可能是一整首歌,但更常見的是整首歌的一部分< span>,平均在15~30秒左右。 平時愛刷短視頻的朋友可能會發現,引發耳蟲效應的音樂經常是短視頻的BGM

近幾年來,短視頻平臺的興起催生出一大批洗腦神曲,洗腦的短視頻bgm往往就截取自流行音樂的某一片段,尤其是歌曲的副歌部分。 這些音樂片段一般只有幾十秒,節奏感强、旋律簡單、歌詞重複,容易記憶和跟唱

舉個簡單的例子:"你愛我,我愛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荧幕前的你看到這段歌詞是不是腦中已經不自覺地播放起蜜雪冰城主題曲? 這首前段時間很火的神曲,為什麼那麼洗腦?

首先,這整段音樂都只有一句簡單的歌詞在重複,這樣簡單的資訊更容易被我們的大腦記住。 而且,你有沒有發現這段旋律非常熟悉? 其實它來源於我們小學課本中著名的美國民謠《噢!蘇珊娜》。 這首經典的民謠節奏歡快,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魔性的歌詞加上歡快熟悉的旋律,優秀的它完美地符合了耳蟲音樂的各種常見特徵,難怪能够輕鬆地闖入我們的腦海裏肆無忌憚地蹦躂!

什麼樣的情境有助於耳蟲的出現?

耳蟲不僅與音樂本身的性質有關,還會與個人經歷、狀態、所處環境等密切相關。 英國的心理學家Williamson等人在電臺和音樂網站上收集了人們關於耳蟲體驗的情况資訊,發現了耳蟲發生的四個主要影響因素[2]——

//1. 接觸音樂

這是研究參與者提到最多的一個主題,他們表示最近聽過的音樂或者曾經重複接觸過的音樂都很容易引發耳蟲。 從事音樂相關工作的人或是正在學習音樂的人也報告了更多的耳蟲效應,他們比普通人更頻繁地接觸到不同的曲調,印證了接觸音樂對耳蟲形成的重要作用。

//2. 記憶觸發

引發耳蟲的音樂往往和當前遇到的情境存在一定的關聯。 例如,你今天刷手機時看到了某比特歌手,或者偶然間看到了某個詞語,隨之就更容易聯想到有關的歌名或歌詞。回憶也能引發耳蟲,如果你曾經在某個地方聽過這首歌,你再次經過的時候這段音樂就有可能在腦海裏重現。

//3. 情感狀態

引發耳蟲的音樂通常與當前的情緒相匹配,心情低落的時候那些悲傷的旋律也許會悄悄出現。 回想開頭提到的重大考試的情境,我們在解題時的認知負荷比較高,同時正承受著高壓力且感到焦慮,耳蟲也會頻繁出現。

//4. 低注意狀態

當我們心不在焉,或者正在進行一些枯燥單獨的重複性工作時,比如打掃房間、開車,認知負荷比較低,不需要耗費太多的注意,耳蟲便有機會趁虛而入。

如何趕走讓你討厭的耳蟲?

雖然大多數的人對耳蟲的發生持中性或積極的態度,但也有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將這些經歷評估為令人不安的或是討厭的,它們往往會使人分心、走神、焦慮或是心煩意亂

Williamson等人在芬蘭和英國調查了人們對耳蟲的態度和採取的行動。 許多將耳蟲評估為中性或愉快事件的人會選擇並享受這偶然出現的音樂,而試圖擺脫耳蟲的人通常會採取兩種策略:一是主動接受,找出這首歌、主動地聽和唱這首歌來耗盡它的"能量"; 二是分散注意力,去聽聽別的音樂、看電視、唱歌或大聲講話[3]。

刻意地抑制耳蟲的出現往往會產生反效果。 在Beaman等人的2015年一項研究中,研究者給被試播放了一首歌曲,並要求他們在三分鐘內不去想它。 被試們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困難的任務,在短短的三分鐘內,他們平均每20秒就會想到這首歌[4]。

這種現象被稱為諷刺性反彈效應(ironic rebound effect)。 對這一現象最早的研究來自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Wegner做的"不去想白熊"實驗。 他讓參與實驗的大學生在三分鐘內不要去想一隻白色的熊,然而他們卻不斷在腦海中浮現一隻白熊的形象[5]。

換句話說,當我們越是在腦海裏告訴自己不要去想某件事,我們反而會控制不住地想更多。 在情緒緊張或者心煩意亂的時候,這種情況可能會越發嚴重。 也就是說,面對耳蟲,刻意地逼自己不去想會讓它變得更倡狂!

我們可以採取佛系的態度,試著平靜地接受它的出現。

你可以主動地配合它,打開手機完整地聽一遍這首歌,或者與它來一場"合唱",把這首歌唱出來。 當然,你也可以去聽聽別的音樂或說說話來趕走它。 在討論影響耳蟲出現的情境中提到,我們認知負荷過高或過低的情况下耳蟲都非常容易出現。 所以去尋找一些相對輕鬆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如看電視、閱讀等也能有效"驅蟲"。

但是,如果我們是在緊張的考場上遭遇耳蟲的襲擊,沒有辦法採取以上的措施怎麼辦?!

不要慌,試試咀嚼口香糖!

曾有網友表示,咀嚼肉桂棒可以助她對付耳蟲,這引起了Beaman等研究者的注意,他們通過實驗探究了咀嚼口香糖對耳蟲效應的影響[4]。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