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g data-src="http://www.sohu.com/a/ZEdxni/u2gmtwZ8CLj8V0cmJ5ULT+qz1crB9Zo+mUNNMZZ8FdHv9vgrO/GNSiUtayThcxyPz5vj3mR+obLMJPvMjpBEU1MQMChqMVoeCwIo="/>
< strong>1
我們
我們很難用科學去證明佛洛德
我一比特老心理諮詢師的牆上有一幅佛洛德的簽名照。 這是她之前的一個患者贈送給她的,是一張樣式很經典的佛洛德照片:西裝革履、不怒自威,還有一根抽了一半的雪茄。 span>
在一次諮詢的過程中,我問這位老諮詢師,覺得佛洛德的理論怎麼樣。 她答覆道:"我覺得它們不怎麼樣。" strong>
她的反應不令人奇怪。 p>
佛洛德無疑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 然而好景不再。 在學術領域外,精神分析一旦被提起,就會被認為是和顱相學、催眠術一樣,是被科學心理學拋弃的東西。 p>
< strong>俄狄浦斯情結、戀父情結、閹割焦慮… 這些都是精神分析在福斯想像中鮮活又充滿荒誕的形象。 span>
幾乎沒有科學心理學家認可佛洛德的"性心理發展"理論,即人格發展階段分別為:口欲期、肛欲期、性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 p>
一個基本的問題是: 精神分析的覈心是所謂的心理決定論,即認為任何心理和行為現象實際上都具有某種意義。 span>
類似的,佛洛德關於夢的觀點也始終被質疑著。 哈佛大學名譽教授阿蘭·霍布森和其他一些科學家,花了幾十年來證明夢其實只是隨機神經的產物,和所謂的無意識或未完成的願望無關。 p>
佛洛德很難用科學手段進行評估的另一個原因是,他其實更像一個哲學家或文學家。 strong>在1930年,距人類目睹核子弹毀滅性威力的15年前——佛洛德就在《文明與缺憾》中寫道:
"人類在控制自然力量方面已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以至於在這些力量的幫助下,他們可以毫無困難地把每一個人趕盡殺絕。他們知道這一點,也正是這種知識導致了他們現時的不安、痛苦和焦慮。" p>
這句話看起來極具洞察力,但我們無法用腦科學去證明它本身的合理性。 span>
< strong>2
< strong>精神分析根植於一種信念:
< strong>思想是有力量的
今天,抑鬱症患者之所以服用如百憂解之類的抗抑鬱症藥物,正是因為我們認為情緒根本上是一種生理現象,囙此需要進行生理上的干預。 你如何改變自身的處境,僅僅關乎如何在大腦層面上調整人體的這臺"機器"。 p>
這種看法不僅存在於藥物治療,當今的心理諮詢中最為"科學"和被認可的"認知行為療法(CBT)",同樣是非常反佛洛德的。 span> span>
但是,在CBT中,心理狀態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被忽略了。<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人們對世界充滿沮喪或恐懼的想法,被簡化為了一種類似錯誤思維的東西。 span>
< span>CBT療法的關鍵在於人們如何對想法做出反應,而不是這些想法本身對人的內在有什麼意義。 span>人們覺得為什麼自己會處於某種難以捉摸、空虛、悲觀的狀態並不重要,關鍵在於學會分析這種無用的思維模式,並做出糾正。 span>
相反,精神分析則建立在以下基本信念上:
主觀經驗更加重要,反思擁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思想是有力量的。 strong>
囙此,其治療框架植根於對話: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談論自己的生活。 span> span>
精神分析的基本立場是: 精神擁有自己的土壤,如果我們可以學習以正確的目光看待它,就能够去認識以及構建你的內在世界。 span>
精神分析的吸引力,部分來自於它能使得我們對於自身的看法更加充盈、更具連貫性。<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它使生活成為一部小說,而不是教科書。 span> span>
我們不需要完全按照概括著75億人的生物化學理論生活,這是多麼千篇一律啊! p>
精神分析在人文學科中的倖存並非沒有理由。 佛洛德的著作中引述著大量 《哈姆雷特》、《麥克白》和《浮士德》 的內容; 一個世紀以來,包括 H. G.威爾斯、維吉尼亞·伍爾夫、J. G.巴拉德和保羅·奧斯特 在內的作家,都被佛洛德的作品所折服。 span>
它們擁有相似的追求,都被一個相同的直覺所指引,即,我們所講述的、關於自己的故事,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我們的生活。 p>
正如蘇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隱喻》(Illnessas Metaphor)中寫道:
"心理學的普及,很大一部分來自其作為一種昇華的精神主義:
一種肯定‘精神’勝於‘物質’的科學方法。"<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
< strong>3
說在最後
對於心理學來說,科學的心理學無疑是卓越的進步,我們需要它們。 我也享受血清素、多巴胺和內啡肽讓我處於某種良好的狀態。 span>
但是佛洛德對人類的看法仍然具有吸引力,無論它一開始有多麼錯誤。< strong>我記得很多年前,我和一個疲憊的醫生交談了10分鐘後就被開了舍曲林(抗抑鬱藥物)。 strong>
也正是在大約同一時間,我沉浸在阿爾伯特·加繆(存在主義學者)的敘事中,感受到了生命於苦中作樂的崇高,就像上帝把手搭在了我的肩上。 p>
我從沒吃過那些抗抑鬱的藥物。 對我來說,一種看待世界的新視角就足够了。 p>
那些我內心世界中的浩瀚汪洋:費奧多·陀思妥耶夫斯基、喬治·奧威爾、佛教、樂團——以一種類似純粹思想的形式滲透了我的意識,我將它們化為己用,並將它應用在現實之中。 p>
我不知道生活的這樣一面,該如何融入現代的科學心理學框架中。 但是無論是否接受佛洛德,我們都應該有所嘗試。 strong>
< span>作者/ M.M.Owen
< span> 翻譯/伏太因 span>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原文連結: https://aeon.co/essays/can-neuroscience-rehabilitate-freud-for-the-age-of-the-brain
< strong>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2022年度課程表
張沛超&; 張維揚雙導師團體課程第二期廣東陽江海陵島站(5.2-4)
【心理諮詢師】基礎培訓專案招生簡章(常年招生)
【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家庭教育指導師·智慧父母培養計畫】
水彩風景入門與繪畫心理治療的相關運用(5.8-7.8)
陳燦銳榮格曼陀羅繪畫療法首期線上工作坊(5.14-15)
張海音雙相和人格障礙的心理動力學線上直播工作坊(5.20-22)
張維揚親密關係線上直播工作坊(6.4-5)
羅家永全國心理拓展實操高級班(5.20-22成都)
蔡仲淮國際臨床催眠師認證系統培訓(5.26-29)
張維揚博士覺夢工作坊第三期廈門站(6.10-12)
陳燦銳榮格曼陀羅繪畫療法連續培訓專案(6.16-19)
金天博士人本表達性藝術治療團體工作坊(6.24-26)
李曉駟心理諮詢技能深化連續培訓(8.5-7貴陽)
徐鈞自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