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師心理大講堂丨傑出校友系列講座第一場預告
admin
2022-05-06 21:55:17
0

原標題:京師心理大講堂丨傑出校友系列講座第一場預告

<!---->

木鐸金聲,弦歌不輟; 巍巍師大,歷久彌新。 2022年9月,北京師範大學將迎來120周年華誕。 為慶祝師大百廿校慶,推動心理學科的繁榮發展,加强心理學人的交流合作,心理學部特別推出"京師心理大講堂—傑出校友系列講座",每兩周邀請一比特師大傑出校友,分享在各自領域的研究進展和工作成果。 敬請期待和關注。

< span> 主題

人腦語言中樞定位研究:語言的特异性和普遍性

主講人

< strong> 譚力海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深圳校區)

時間

2022年5月12日(星期四)

19:30-21:00

參會管道

騰訊會議

會議號:552-977-821

< strong> 主講人簡介

譚力海,深圳市神經科學研究院院長,暨南大學粵港澳中樞神經再生研究院教授,中國腦計畫總體專家組成員,國家科技部973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副主編。 曾任香港大學腦與認知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創室主任(2005–2014)、香港大學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終身教授(1999-2014)。 主要研究領域為語言神經科學和神經影像技術。 首次發現國人加工中文時的獨特大腦區域和發育模式,創立了大腦語言中樞文化特异性理論,得到了國際神經科學界的廣泛認可。 該研究成果已在臨床上用於指導設計神經外科手術方案和適於國人的神經康復科技,近期也已應用於人工智慧語言解碼技術研發。 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0餘項。 已發表SCI期刊學術論文百餘篇,包括作為通訊或第一作者發表在Nature(1篇)、Science Advances(1篇)、Nature Human Behaviour(1篇)、PNAS(10篇)上的論文。

講座簡介

語言在人腦中的神經表達問題是心理學、神經科學、語言學等領域研究的重要前沿科學問題,多年來一直存在大腦語言中樞文化特异性和文化普遍性兩大派別之爭。 大腦語言功能區統一論(Universal Theory)認為,世界上所有各類語言均由相同的大腦區域處理。 然而,過去二十幾年來,國內外幾個實驗室應用功能和定量磁共振科技對中文加工腦機制的研究發現,中文作為一種表意文字,在字形和字音方面的神經表達與拼音文字(如英文)存在重要區別,而在詞義水准上不同語言間的腦區差异相對較小。 最近,應用毫米級高密度顱內腦電科技,我們實驗室發現,中文的語法加工所涉及的腦區與英語相同,並且在啟動的時間行程上可以先於語義加工,為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理論提供了重要證據。 這些研究表明,人腦處理不同水准的語言單元和資訊可能體現出不同的"特异性"和"普遍性"。 這一特點對開顱患者的手術方案設計和失語症患者的語言康復訓練提供了重要的科學基礎,也對語言和閱讀障礙的基因基礎研究提出了重要挑戰。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

< strong>掃二維碼|關注我們

來源|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

美編|木舟

(本文由京師心理大學堂轉載,歡迎轉發至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系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部後臺,征得作者同意後方可轉載)

< strong> 點擊以下關鍵字查看更多內容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誇誇群|熬夜|手機| AA制|杠精|學婊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欲擒故縱| NTR | 男子漢|擇偶|分手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心理繪畫|心理人| MBTI | 心理諮詢

家暴| 出櫃| 吵架| 童年| 生育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同志|抑鬱症|性教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