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有抑鬱症的朋友,最關心的事兒除了自己的病情能否儘快康復以外,最關心的,莫過於抑鬱症究竟會不會遺傳。或許還有很多爸爸媽媽都在深深的焦急和擔心,害怕孩子也患病,更害怕是自己把病遺傳給了孩子。
今天推文就來聊這樣一個嚴肅的話題:抑鬱症等精神心理障礙會不會遺傳呢?
1.找出抑鬱症的病因
心理問題的產生一般是先天遺傳和後天環境共同起作用的結果。生物、心理與社會環境諸多方面因素參與了抑鬱症的發病過程。
現時強調遺傳與環境或應激因素之間的交互作用以及這種交互作用的出現時點在抑鬱症發生過程中具有重要的影響。
抑鬱症的發病機制雖然現在在科學上並沒有明確的解釋。但就其診斷來看,先天遺傳的因素有,後天性格養成和外界環境的刺激更為重要。
2.家庭影響
如果父母也是抑鬱症患者,那麼孩子每天的生活環境,可能就會相對比較壓抑。
耳濡目染父母的行為模式會漸漸習以為常,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下學會了父母的價值觀念,抑鬱的概率就會比其他人大一些。
雖然孩子在有抑鬱症患者家庭長大、可能也會遺傳到父母的性格特點,但是都不是引發抑鬱症的主要因素。
最主要的是成長環境。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若父母能够給予足够的關心和支持、不強迫、控制孩子,那孩子的內心就會多一些陽光、溫暖,自信心也會强一些,遇見事情或問題都會可以做到自我調節、自我吸收。那麼,抑鬱症的發病率是很低的。
所以孩子是否患上抑鬱症,一個是跟先天性格有關(但影響有限),另一個是跟後天成長環境相關,只要培養孩子自信、陽光、積極的心態,是可以避免抑鬱症的!
3.性格遺傳
抑鬱的病症不會遺傳,但是性格可以遺傳。
如果孩子生下來繼承的性格偏向於內向、敏感,他/她患有抑鬱的幾率就會大,例如:遭受重大刺激、社會關係不融洽等因素會影響他的情緒積壓。
這些都可以引發抑鬱症。
4.其他精神疾病的遺傳因素
父母有自戀型人格往往不能共情孩子情緒,容易控制和依賴孩子和孩子共生。
或者邊緣型人格的父母,脾氣暴躁,把孩子當出氣筒,打罵孩子,在情緒和身體上虐待孩子。
這類家庭當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在心理上反哺父母。心理能量低,沒有安全感,缺少愛,容易自我價值感低,貶低自己。
很容易患焦慮,抑鬱,強迫,社交恐懼,疑病等神經症。
一個人有了遺傳因素就大大新增了患病的可能性,但是否患病與環境因素也有緊密聯系。
我們無法改變遺傳基因,但是可以適當改變環境因素。無論抑鬱症會不會遺傳,希望抑鬱症患者都能早發現早治療。
5.那麼我們如何簡單判斷
自己抑鬱是否開始痊癒呢?
第一:孤獨感、絕望感明顯的消失
很多患者在抑鬱的時候會覺得自己的分外的失落,覺得自己前景一片渺茫,沒辦法感受到快樂,現在能感受到快樂,情緒也沒那麼低落,不再悲觀失望。
第二:認知上的一些改變
很多抑鬱患者在抑鬱的時候會走進死胡同,一些不真實的想法總是出現在自己的大腦中,且讓他們不會從事實出發。在痊癒之後會接納自己的想法也不會逃避自己的想法,不再抗拒自己的負面情緒,會從事實出發來判斷自己的想法是否客觀。
當抑鬱症痊癒之後內心會變得比較開闊,對自己的情緒關注也會逐漸的提高,會對情緒有自己疏導。
第三:日常生活能力提高
患抑鬱症的人生活能力會下降,可能是他們內心比較疲憊導致生活上也不想動,可能在他們生病的時候連最基本的洗漱都需要別人幫忙。當他們痊癒之後生活能力上會有一定的提高。
第四:不再排斥社交活動
很多患抑鬱症的人有嚴重的社交恐懼,不想和身邊的溝通交流。如果抑鬱症痊癒之後,你不會覺得和自己家人朋友相處交流那麼厭煩,也不覺得是一件累人的事情了。
第五:身體上的那些不適的感覺也消失了
在抑鬱的時候身體會出現莫名的噁心、嘔吐、胸痛、背痛、胃疼等身體上各種不適應的症狀,當抑鬱症痊癒之後這些症狀也會隨之消失,你會感覺你的食欲、睡眠品質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第六:不再盲目否定自己
在抑鬱期間很多患者會覺得自己是一個廢物,覺得自己無用。在痊癒之後會更好的接納那個不完美的自己,不會覺得自己毫無價值。
第七:不再有自殺的念頭
很多人在抑鬱的時候會有自殺的念頭,當痊癒之後會變得積極向上,不總會有自殺的念頭了。
抑鬱症是心靈感冒,抑鬱症和感冒確實有共同之處,但也有不同之處。不能因為"感冒是小事",就將抑鬱症也等同於小事。無論是患上感冒,還是患上抑鬱症,都不能輕視,都要正確認識,提高意識,及早治療。
免費諮詢熱線0351-7565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