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出現反復,為什麼會讓我們恐慌和擔憂?丨心理調適指南
admin
2021-08-08 18:19:27
0

原標題:疫情出現反復,為什麼會讓我們恐慌和擔憂?丨心理調適指南

新冠肺炎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了我們正常生活的狀態,以及過去舒適安全的感受。

文/伏太因

編/靈精河

疫情又加重了。

儘管離2020那場卷席全球的新冠肺炎已經過去了將近一年時間,但新冠疫情尚遠未結束。

新冠這場大流行已成為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場衝刺。

數月來,我們一直在應對居家隔離、社交距離、停工、失去、悲傷、不確定和焦慮等壓力源,這對我們的情緒健康造成了損害。

這種"流行病疲勞"正以消極的管道影響著我們的感受、想法和行為,這意味著我們需要採取一些措施來保護我們的身心健康。

"流行病疲勞"(Lilleholt et al.,2020)不是一種可診斷的疾病,它只是一個術語,用來描述與新冠相關的壓力源對我們的感覺、想法和行為的影響。

在這個階段,最初應對疫情的熱情、鬥志和渴望被疲憊感所取代。

從生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是我們從急性壓力轉變為慢性壓力的關鍵點。應激反應所產生的腎上腺素已然耗盡,只剩下精疲力竭、不耐煩、易怒、迷茫。

那麼,新冠疫情的資訊如何影響我們對危機的感覺呢?

01 風險感知的"漣漪效應"和"風眼效應"

一些研究表明,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身處不同地區群眾的心理狀態可能呈現出"漣漪效應"。

即越靠近危機事件中心區域,人們對事件的風險認知和負性情緒越高。"漣漪"是風險社會放大框架下描繪風險事件影響的一種形象比喻(Kasperson et al.,1988)。

就如一塊石頭墜入水中,水波圍繞著力點向四周擴散開去。中心的影響受力最大,收到的影響也就越大,羣衆所感知的風險也就越大。投入水中的石頭質量越大,形成的水波就越深,波及範圍也越廣(謝曉非,徐聯倉,1996)。

隨著新冠疫情在各地出現,對於我們來說,對死亡的恐懼也不在僅僅是遙不可及的事情。

與"漣漪效應"不同的是,人們在大灾面前還會出現一種截然相反的心理現象——與災難事件的時間距離越近,群眾的焦慮情緒水准反而更低;與災難事件地點距離越近,群眾心理也越平靜(Lindell &;Earle,1983)。

這就是氣象學中的"颱風眼效應",即風暴週邊的空氣旋轉比中心更加劇烈。

"颱風眼效應"的原因可能和重災區居民因長期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中而對該環境逐漸適應和習慣有關。

此外,重災區居民和輕度及非災區居民具有不同的知識經驗,(1)輕度及非災區居民主要通過媒體來獲取災難相關資訊;(2)而重災區居民則是直接對災難事件進行經驗和體驗,這種直接經驗會導致相對更加客觀的風險認知。

這在威脅是短暫的情况下非常有用。比如當有人猛踩刹車,有人跌跌撞撞地走向我們,或者突然憤怒提高嗓門。此時,我們的身體告訴我們,需要做出應對。

從短期來看,壓力給予了我們解决或逃避問題所需的能量。

然而,當壓力持續一段時間後,它會在身體和情感上產生完全不同的影響。

這就是慢性壓力。

慢性壓力是由在一段時間內所發生的任何事件或經歷所引起的,它摧垮了我們的應對能力。

新冠所帶來的長期的壓力需要我們維持著高水准的能量和高認知能力,對我們的健康極為有害。

從情緒的角度來看:

·易怒或沮喪

·沮喪

·焦慮

·絕望的感覺

·失敗的感覺

認知

·渙散

·精神不集中

·對活動缺乏興趣

身體上

·疲勞

·身體疼痛

·免疫系統能力下降

·睡眠困難

03 大流行下的自我關懷

我們可能會苦惱於無休止的新冠肺炎消息,或者因為沒有調整到一個好的狀態,來適應新的現實而自責。

新冠肺炎在不同程度上,扭曲了我們正常生活的狀態,以及過去舒適安全的感受。

身為個體來說,難以抵抗這場巨大的災難。但我們可以用更健康的管道來應對它帶來的壓力。

·身體健康:睡眠8小時,多喝水,吃三餐,運動,午睡,散步等;

·保持生活與工作的平衡:建立工作界限,設定目標。利用休閒時間,從事你的愛好和興趣,並使用有效的時間管理技巧;

·鍛煉身體;

·到外面去。置身大自然是你能為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幸福做的最好的事情之一;

·沉思,正念或者深呼吸;

·和你信任的人談談你的感受,或者使用一些心理療法。

04 寫在最後

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心理遺產將伴隨我們許多年,甚至在生活恢復到我們的新常態之後。

我們運用智慧,利用這段時間來發展和改善我們的自我關懷能力,獲得並保持這些增强我們情緒健康的日常習慣。

囙此,我們依舊能從這場大流行中得到某些啟示。

正如Anne Alvarez(1992)說:

"若我們未曾有過,得到的經驗,就不會有所失去。這就是畢生的節奏:得到,失去,團圓,離別,團圓,離別。這就是人際關係和人生的意義。"

文章來源於心知島,作者伏太因

近期課程(點擊可查看詳情)

九州心理地面課程總表(2021年8月更新)

心理諮詢師培訓專案招生簡章

【2021社會工作師】人社部、民政部雙認證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少兒心理發展諮詢指導師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家庭教育指導師認證培訓

【中國心理學會認證】婚姻家庭諮詢指導師培訓

蔡仲淮國際催眠治療師認證(成都8月,長沙11月

羅家永心理拓展實操科技中高級班代沙站(9.4-5)

張海音客體關係系列連續培訓專案(9.10-12)

嚴成剛系統排列工作坊(9.25-26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