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我們需要的是工作,而不是上班
admin
2022-06-13 10:39:20
0

原標題:我們需要的是工作,而不是上班

<!---->

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就是不開心,就是難受,就是痛苦。 但自己還是不得不去做,那能怎麼辦?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都形成了一種固定思維,就是畢業後就要找一個班去上,但是話又說回來,每天上班就像上墳,幹得也不開心呀。

其實人生很多時候,是需要我們進行調整的,或者說我們的想法是需要及時更新的,人要做有趣的事情,人要做有意義的事情,人要做能够讓自己心潮澎湃的事情,這才是我們感到最開心的事情。

如果做一份工作,每天就像上墳,那真的是一種人生煎熬呀,那種煎熬的感覺就是對自己的一種折磨,但很多人因為要五斗米,不得不去折腰繼續幹。 邊幹邊說,邊幹邊罵,就感覺自己挺無能的,感覺自己挺沒有志向的。

其實我們需要的是工作,不是上班。< strong>工作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技能,自己可以從這項技能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價值,並且可以把自己的價值發揮出更多的天賦。 從而成就最美好的人生狀態。

比如說我們在一家公司上班,每個月發五千塊,社保公積金加在一起3千塊,總計8000元,也就是說在這家公司自己每個月可以獲取8000元。 如果自己能够自由自在的每個月能够獲取8000元,自己是不是就可以開啟一種新的生活管道了? 甚至自己還可以賺得更多。

在一家公司裡面上班,其實是有很多的限制,有這個限制,有那個限制,想要請個假都比較困難。 自己的身心大部分時間都被限制住了。 想要開闢新的出路,總是容易被時間所耽擱。 比如一個項目下週三可以進行約談,但是自己下週三要上班,沒辦法去了。 項目就黃了。

人生有很多事情是需要我們大膽一點,再大膽一點,這樣我們的機會就會更多,我們想要獲取的資源就會更多,而不是總是局限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那樣長久下去,發現自己一年到頭沒有剩餘多少,有時候還是虧損,並且自己的膽量會越來越小。

很多東西是需要自己勇敢闖出來的,只有自己闖出來的東西才是最實在的,才是最有紀念意義的。 人生就是這麼簡單,我們需要把自己的思維格局給打開,一定要打開,唯有打開後,方能獲得更多的可能性。

不要總是局限在某一個思維點上。 我們可以不上班,但是我們可以不工作。 自己的工作可以在任何一個地方都可以展開,不受地點的限制。 當然自己每天朝九晚五去搬磚,那也沒有關係,也是可以一直搬磚下去的,但是當到了一定年齡後,就會發現:自己不想搬磚了,自己要開啟自己的事業了。

人生的事業格局是需要打開的,只有打開後,我們才能够看到不一樣的光彩和雲朵。 總是把自己關在小黑屋裡面,是看不見外面的藍天白雲的,是看不懂外面的精彩紛呈的。

閱讀一本書,並不能帶給自己多大的成長;< strong>但可能書中的某一個例子把自己啟發了,也許命運在那一刻開始發生改變。以前自己也覺得一定要好好上班,但是現在想想是不是可以不上班呢?

作者簡介:王丁高,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企業培訓師。 大學畢業後從事過保險、婚慶、行政、人事、財務、前臺、諮詢師助理、講師、社工、拓展團建訓練師、戶外領隊、戶外裁判、餐廳服務員、餐飲企業員工關係、心理老師、高中班主任、高中體育老師、自媒體圖文視頻專欄創作等工作, 但是這麼多年一直堅持學習並實踐工作的就是心理諮詢這個職業,從未忘記初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