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瞭解心理學? 來看看這本書吧!| 《心理學是什麼》
admin
2022-06-27 00:12:12
0

原標題:想要瞭解心理學? 來看看這本書吧!| 《心理學是什麼》

<!---->

作者| Dawn_ 08042

心理學是什麼? 它是一門學科、一個專業、一個知識體系

在過去140多年的時間裏,心理學在大學的地位得到了顯著提升,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最熱門的專業之一,有自己系統的理論和研究方法。

心理學幫助人們理解各種現象,包括兒童心理的發展、抑鬱症的治療、個體智力與人格的差异、以及人是如何習得新知識等。

逐漸壯大的心理學家隊伍在學校、醫院、診所等不同場合,為不同人群提供建議、治療和諮詢服務。

心理學的過去與歷史

心理學有著漫長的過去,卻有著短暫的歷史。

心理學漫長的過去在於它脫胎於哲學和生理學。 古希臘時期,就"人"、"存在"、"知識"、"精神"等問題,哲學家們提出各種疑問

從西元前的柏拉圖之靈魂肉體二元論、亞里斯多德之理性與思考,到西元16世紀笛卡爾的理性主義哲學,再到17世紀英國經驗主義的經驗由聯想產生的觀點、康德的理性與經驗主義之融合。

康德的哲學觀點影響了生理學家赫爾曼·馮·亥姆霍茲,他開始對神經傳導速度進行量測,而他的助手正是後來著名的心理學家馮特,馮特受亥姆霍茲影響,以神經生理學的研究方法來研究意識

1879年,威廉·馮特在德國的萊比錫大學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 ,心理學才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

馮特認為,心理學的研究主體是意識經驗,他將意識分成了感覺意象激情三種元素,並採用自我觀察(內省法)對簡單的感覺過程,如聽覺等進行研究。

馮特終結了心理學以推斷或傳統內省法為研究手段的歷史,奠定了用客觀方法進行心理學研究的基礎。

但魏爾茲堡大學的屈爾佩反對使用馮特的內省法,認為其主觀性不可避免,心理學的發展由此出現分歧,大師們的學生們也走上了不同的研究道路。

根據艾賓浩斯的觀點,心理學的短暫歷史始於三比特著名的心理學家:古斯塔夫·費希納、威廉·馮特他自己

心理學能够衍生出實驗心理學、學習心理學、認知心理學、臨床心理學等不同方向與這些學者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下麵將為大家介紹當代心理學的幾個發展方向:

學習心理學

學習心理學關注人類如何習得新知識,在此領域有兩種理論學派,行為主義格式塔心理學

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由我决定他們的生活環境,不論他們的愛好、天賦、能力、才幹有何不同,我都能按照我的意願將他們培養成律師、醫生、藝術家、商人甚至是乞丐或小偷任何一種人。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約翰·布羅德斯·華生

行為主義心理學家摒弃了馮特的內省法,主張用更加客觀可量測的管道研究人類經驗。 他們認為,通過操縱行為的結果就可以改變行為的頻率,從而學習新行為。

與馮特將意識劃分為不同的組成元素,格式塔心理學家認為經驗隸屬於一個動態整體,整體並非由部分簡單相加,"整體大於部分之和"。 學習需要通過頓悟來實現,而非一步步的試錯。

認知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知覺研究記憶問題解决語言研究

行為主義摒弃對精神的研究,而古斯塔夫·費希納為了證明精神的真實性,發明了心理物理學(研究物理刺激與人對這些物理刺激的心理判斷之間的關係的學科),通過儀器研究簡單的知覺判斷,如重量的辨別等內容。

費希納嚴謹的研究方法啟發了赫爾曼·艾賓浩斯,於是艾賓浩斯發明了一系列高級認知功能的研究方法,並在記憶研究領域取得了豐富的研究成果,如著名的艾賓浩斯遺忘曲線。

20世紀50年代新興的克勞德·香農資訊理論影響了心理學學者喬治·米勒,米勒開始用通道資訊能力編碼等術語來表示人類的認知過程。

1968年,理查德·阿特金森和理查德·希夫林提出用電腦類比人類記憶。 開始重新審視記憶研究,提出了記憶的模態理論,認為外部資訊首先須通過短時記憶進入長時記憶,之後才能長久地儲存下來。

這些都是認知心理學的經典知識點,而當代認知心理學則與神經科學結合,發展出了認知神經科學這一交叉學科,幫助人類更好地瞭解大腦的運作是如何造就心理或認知功能的。

生物心理學

心理學並不是關於心臟的科學,而是關於的科學,囙此生物心理學關注心理現象的生物學基礎,研究對象集中於神經系統< /span>、激素

在這門學科中,最吸引人的話題莫過於,各種心理現象的對應腦區及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變化如何引起心理現象的變化等。

生物心理學領域的專家熱衷於從臨床病人的症狀入手分析腦的功能,在這個領域有一名著名的患者名叫菲尼亞斯·蓋奇

蓋奇是一名美國鐵路建築工人,在一次工作過程中,他不慎被一根重約2.7千克,長約86釐米的鐵棒擊中,鐵棒從它的左下頜插入,從頭部上方、前額骨的後方穿出。

蓋奇受傷半小時後,外科醫生給他做了檢查,並針對顱骨的骨折等情况進行手術。 蓋奇除了左眼失明外,並沒有其他健康問題,但是他的性情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事故前,他為人和善,很好相處; 但是事故發生後,他變得十分衝動易怒。

在蓋奇這個案例的基礎上,研究者開始發現,大腦的損傷對人的心理狀況有多麼巨大的影響。

發展心理學

發展心理學研究從出生到死亡,人類的心理發展變化過程與特點。

自然主義學者達爾文為了證明動物和人類系出同源,做了大量的筆記,不僅記錄了自然界,還記錄了他孩子的行為。

追隨達爾文的脚步,詹姆斯·馬克·鮑德溫和讓·皮亞傑也開始從生物學角度研究兒童發展問題。

皮亞傑尤其熱衷於研究在人類的成長過程中,日趨複雜的心理結構是如何形成的。

在兒童發展過程中,除了認知發展主題外,尤其受到關注的主題還包括道德發展和依戀的形成。

比如,著名的恒河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