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千鶴
"自尊"是一種現實的、欣賞自己的觀點,它對我們的人生旅途極為重要。 "現實"意味著準確和誠實; "欣賞"意味著積極的感覺和喜歡自己。 當人們對自己有現實的和欣賞的看法時,我們就可以認為他們擁有自尊。 p>
【圖:自尊的含義】
自尊正好介於"自我挫敗的驕傲"(自傲)和"自我挫敗的羞耻"(自卑)之間。 p>
那些處於"自我挫敗的驕傲"狀態的人試圖要優於其他所有人。 他們傲慢、自戀、認為自己比其他人更好、更重要; 他們居高臨下地看待他人,將他人看作競爭對手; 對他們來說,力爭上游意味著一定要把其他人"踩在脚下"。 p>
具有"自我挫敗的羞耻"的人,認為自己不如別人。 他們完全仰視地看待他人,把自己看作地上的塵土。 p>
與上述兩種情况不同,自尊的人認為自己既不優於別人也不低於別人。 儘管知道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他們仍然為成為自己感到高興。 自尊的人會平等地看待他人。 p>
自尊水准由誰决定? strong>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榜樣决定自尊的起點
有良好自尊的孩子往往有自尊良好的父母作為榜樣。 這些父母始終如一地愛他們的孩子,表達對孩子的生活、朋友的興趣,給予孩子自由和鼓勵。 p>
並且,這些父母對孩子有高標準和高期望,但這些期望是明確的、合理的、一致的,同時會給予孩子支持和鼓勵。 他們的教養風格是民主型的,即尊重孩子的意見和個性,但重要的事情由父母做最後的決定。 p>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我們仍可以重建良好的自尊
但如果沒有自尊良好的父母作為榜樣,我們該如何重建健康的自尊呢? p>
原則上,自尊大體是穩定的,但它會隨著思維模式的不同而波動,甚至每天的自尊水准都是有波動的; 而思維模式會受到身體健康狀況、藥物、外表和人際關係等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p>
也就是說,自尊可以改變。 通過學習恰當的方法和持之以恒的練習,我們都可以重建恰如其分的自尊。 span>
如何重建我們的自尊? strong>
大多數人認為我們從我們的所作所為、我們的技能、我們的性格特徵和天賦或者他人對我們的認可中獲得價值感。 但這些都不是建立自尊的好起點。 改變自尊首先要瞭解建立自尊的三個連續要素:無條件的價值、無條件的愛、成長。 p>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無條件的價值
人的價值從何而來? p>
"霍華德定律"認為,人類價值應該是"無條件的"[1]。 該定律包含以下五點:
1、所有人都具有內在的、無限的、永恒的、無條件的價值。 span>
2、人人都具有平等的價值。 價值不是比較或競爭的結果。 雖然你可能更擅長體育、學術或商業,我可能更擅長社交,但作為人,我們的價值是平等的。 p>
3、外在因素既不會新增價值,也不會减少價值。 外在因素包括金錢、外貌、表現和成就——它們只會新增一個人的市場價值或社會價值; 然而作為人的價值是無限的、不變的。 p>
4、價值是穩定的,永遠不會面臨風險(即使有人拒絕你,你仍然是有價值的)。 p>
5、一個人的價值不需要掙得或證明。 它已經存在了,你只要承認它、接受它、欣賞它。 p>
囙此,如果想要重建自尊,我們首先應該將自己的價值與外在評估標準區分開。 p>
讓我們考慮兩種看待人的價值的管道:第一種,人的價值等於外在; 第二種,人的價值獨立於外在。 p>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圖:人的價值等於外在&;人的價值獨立於外在】
當價值與外在相等時,自尊會隨著外界環境的變化而上升或下降。 例如,當有人稱讚你的衣服時,你可能會感覺很好; 當你經過了一場艱難的數學考試,你會感覺很糟糕; 當你得到晋昇時,你可能感覺很好; 而當你受到責備時,你可能又會感覺沮喪。 p>
如果把你的價值依附於外在,一旦情况變得糟糕,你可能會非常難受、悲傷和痛苦,當你的價值受到懷疑時,抑鬱就會隨之而來。 p>
當價值與外在分離時,人的價值就是內在的不變的,不管外在的事物或環境如何。 我們應當將對事件或行為的不好的感覺(內疚)與對覈心自我的不好的感覺(羞愧)區分開,這樣我們只需要評估和判斷自己的行為,而不是去譴責覈心自我。 p>
具體來講,我們可以嘗試以下幾種管道:
1、使用"儘管如此"的技能。 不喜歡自己的人傾向於使用"因為……所以……"的思維模式,如"因為(一些外部條件),所以我不是一個好人"。 很明顯,這種想法會侵蝕自尊,阻礙自尊的發展。 用"儘管……然而……"的陳述來替代"因為……所以……"的思維模式,可以通過將價值與外部事物分開來强化一個人的價值感。 "儘管(一些外部條件),然而(一些關於價值的陳述)",例如"儘管我把那個項目搞砸了,然而我仍然是個有價值的人"。 span>
2、認識覈心自我的價值。 缺乏自尊的人傾向於狹隘地定義自己的價值,認為這取決於某些特質或行為,當他們沒有表現出這種特質或行為時,自尊就會受到威脅。 而有自尊的人有穩定的價值感, 因為他們意識到許多可取的特質和行為展現了自己的價值(例如,與只把自己看成網球運動員相比,隨著年齡和經驗的增長,把自己看成是多種特質的組合體,而這些特質是通過各種角色表現出來,那麼他就不太可能因為輸掉一場網球比賽而洩氣)。 span>
3、給自己更多肯定。 不論是否擁有健康的自尊,人們都會犯錯。 有無健康自尊的人的區別在於,沒有健康自尊的人會更多地自我批評,而有健康自尊的人傾向於更"溫柔"地評估失敗,他們會關注外部因素和行為(例如,這個測試很難)。 p>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pan>//無條件的愛
愛是自尊的第二個要素和重要的構建因素,愛是你體驗到的感受,同時,愛也是一種出於意志的行為和技能,無條件的愛是需要我們學習的。 p>
愛的體驗至少有三個來源:父母、自己與重要他人。 p>
父母是無條件之愛的一個理想來源。 儘管從家人那裡獲得無條件的愛是美好的,但父母容易犯錯,他們的愛是不完美的。 重要他人(比如朋友、配偶、親人)的愛也是美好的,但和父母一樣其他人也無法提供完美的無條件的愛。 他人無法提供完美的愛,囙此更可靠的做法是,首先為你所依賴的愛的來源負責——這個來源就是你自己。 p>
愛的穩定來源應該是我們自己。 就像價值那樣,愛必須是無條件的,不會被暫時的失敗動搖,也不依賴於每天的自我評估。 換句話說,就是"即使我現在表現得很差勁,我也仍然愛自己"。 愛能讓你感受到自己是一個重要的人,愛是成長的基礎。 p>
如何愛自己? span>
1、盤點身邊的愛與認可。 他人的愛與認可不等同於自尊——相反,它應該被稱作"他尊",而不是自尊; 但它有助於自尊的發展。 span>
2、用欣賞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身體。 一個人的身體不等於他的價值,但卻是自我覈心的象徵,因為我們體驗身體與自我覈心的管道是相似的。 p>
3、欣賞地看待覈心自我。 "儘管如此"的技能同樣適用於培養無條件的愛,它的格式可以是"我確實……,但是……",例如"我今天確實表現得很差勁,但是我愛我自己"。 p>
< span style="font-s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