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一個人為什麼會心慌? 就是來自於自己的穩定感被打破
admin
2022-07-07 20:44:07
0

原標題:一個人為什麼會心慌? 就是來自於自己的穩定感被打破

<!---->

人的情緒有時候就是會莫名其妙煩躁,這種煩躁感會讓自己覺得心慌不已,甚至覺得這是怎麼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一個人的心慌來自於自己的穩定感被打破。

我們很多時候覺得自己現時的狀態還是不錯的,甚至是挺好的,那是因為對自己的狀態很滿意,對自己現時的處境也是感到滿意的。 一旦感到各方面的滿意,那麼很多事情都簡單了。 自己可以掌控所有事情的發生。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人有時候會出現低谷期,一旦出現低谷期,面臨的挑戰就是自己接下來的路應該怎麼走呢? 應該如何去走呢? 這時候就會出現一種搖擺,出現一種恐慌,出現一種心慌。

所以我們的煩躁情緒出現,是對自己的一種提醒,提醒自己接下來要進行一個改變了,提醒自己接下來應該要好好考慮當下的行為是不是應該要更換一下。

當在合適的年齡,沒有去做哪些事,人難免會出現一種後悔的情緒。 一旦出現後悔的情緒後,就會想著當初為什麼不去多體驗體驗一下? 當初為什麼不好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 但是事實已經這樣,後悔已經沒有用了。

既然後悔沒有用,那就要開始思考自己此時此刻應該要做些什麼了? 在工作上是否再上進一些? 在學習上是否在用功一些? 在家人面前是否多陪伴一些? 在興趣愛好上是否再多花一點時間? 這些實實在在的提升才是最有用的。

我們的大腦總是想這想那,甚至會把不好的結局都想清楚了。 越想到後面越覺得心慌,最後自己一天就在這種心慌中度過,幸福快樂地感受一點都沒有。

所以還不如想一想今天應該要做些什麼? 比如約幾個朋友吃個飯,看幾本書,談幾個業務合作,怎麼多賺點錢等等。 這樣做著做著,心裡就踏實了。

有一句話叫落袋為安。 所以我們要實實在在的結果,用實實在在的結果說話,這樣自己的未來就很清晰了,這樣自己每天也能够很心安了。

所以我們為什麼會心慌? 更多層面是外界因素帶給自己的,就是覺得在這個階段應該要做什麼,如果不做什麼,就會怎麼樣、怎麼樣? 結果發現,很多事情就是杞人憂天,完全沒必要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別人的看法,始終是別人的看法,而不是自己的看法。 我們把注意力關注在自己的身上,想一想自己此時此刻應該要做什麼? 可以做什麼? 當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的時候,那麼很多事情就很清晰了。 人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會感到心慌。

很多人覺得自己不幸福、不快樂,其實就是自己的欲望和貪婪沒有被滿足而已。 就是心中有所期待沒有被滿足。 一個幸福的人,能够知足,是因為很明白自己想要什麼,自己可以獲得什麼,自己應該努力到什麼程度,自己可以得到什麼。 不是自己應得的,自己想要得到也得不到。

所以下一次發現自己心慌了,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被外界給同化和影響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