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想退休啊”|想退休的年轻人都在期待什么?
admin
2022-08-06 21:49:47
0

原标题:"好想退休啊"|想退休的年轻人都在期待什么?

作者 | 钰钰

虽说父母长辈觉得年轻的孩子们有无限的朝气和可能,但当我第139次在密友群里哀嚎自己最近的痛苦,还是得到了无数的回应。

图片来源:网络

可生活还得继续,于是我们创造了"行动上努力,思想上逃避"的最终解决方式——幻想:快退休吧,我一秒钟都不想再当又穷又累的年轻人了

图片来源:学堂君

就像"高考之后就解放了"一样, 我们常常期待下一个人生阶段能够成为现在无法成为的人,完成现在无法做到的事

对退休的期待也是如此。

步入社会的年轻人站在人生路上望呀望,发现自己的奋斗年华仿佛望不到边。

而下一个看起来可以"解放"的阶段竟然已是几十年后的退休。

久旱盼甘霖,疲倦的时候未免畅想退休。

一来是放松心情,二来是为此刻的自己加油打气。

更何况,随着积极老龄化的观念深入人心,老年人的退休生活不再被"居家发呆"、"整天做家务"和"等待衰老"的标签绑定,越来越多老年人退休后的美好生活记录在网上出圈引人羡慕……

天呐,还有比退休更美好的梦想吗?

想退休,年轻人在期待什么?

//1、期待归自己支配的时光

年轻人们,上班的在风雨无阻地上班,上学的在废寝忘食地上学。

爱好和闲情雅致都要先为生活大事让路,如果是暂时在家待业的,还要承担一份"无业游民"的社会压力。

而退休的老年人不一样,他们看起来那么从容,每天的时光都归自己支配。

继续就业的、做志愿者的、学习培训的、赋闲养生的、旅游度假的…

这对大部分掰着指头盼望放假的打工人来说,都是天大的诱惑。

图片来源:网络

而且,老年人追求本心、岁月静好的生活状态,也和匆忙躁动、火急火燎的时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每个觉得自己卷不动了的深夜,年轻人总是会期待自己快进到退休,去享受漫长的、没有老板和业绩考核的假期。

图片来源:网络

//2、期待专属老年人的"精气神"

年轻人常自嘲自己"二三十岁的身体,七八十岁的活力"。

但实际上, 很多中老年人比年轻人还有精气神,他们生活健康,对生活兴致盎然,确定了目标就会坚持不懈

当年轻人看着熬夜进急诊的新闻紧张地自我对照时,老年人已经养成了每天跟着抖音跳健身操的习惯。

跟着抖音运动的奶奶

图片来源:学堂君

瘫在沙发上的我

图片来源:网络

当年轻人立下雄心壮志发展一项爱好时,老年人已经悄悄拥有了代表作。

喜欢拍鸟的老年人

图片来源:学堂君的朋友

喜欢拍鸟的我(图中真的有一只喜鹊!)

图片来源:学堂君

热爱自然的中老年人:野生小鸟不请自来

图片来源:学堂君的朋友

热爱自然的我:辛勤种花养死一盆

图片来源:学堂君

中老年人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对爱好的坚持投入以及收获都让许多年轻人自愧不如。

也让人不禁感叹:

我什么时候能到达这种境界啊!!

//3、期待拥有看得开的心态

让广大年轻人羡慕和期待的退休老年人普遍都拥有的,其实还是 看得开、想得开的心态。

图片来源:学堂君

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曾被爸妈说过 "这点小事胡思乱想什么"

身体上,一点小病小痛就会陷入草木皆兵的疑病心态。

眼镜生锈的铜绿印在脸上,都会着急忙慌地四处查询是不是"皮肤癌"。

图片来源:百度

心理上,由于未来尚且未知,加上自媒体无孔不入地贩卖焦虑,年轻人也会担心自己的生活选择:脱产考研值得吗?读博士值得吗?回小地方工作值得吗?

反观老年人,常常有更开放的心态和更稳定的情绪。看到电视剧里不可开交的婆媳争吵,也能以一句"哎,没必要,人不是非要当奶奶不可"的评价一叹而过。

退休老年人丰富的人生阅历像宝藏一样富有吸引力,让许多年轻人期待自己赶快渡过眼下的困难,去拥有历尽千帆的智慧和平和稳重的心态。

到那时再回望此刻挣扎的自己,或许才会觉得只是小事一桩。

许多年轻人对退休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想象,不过借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之说:

"退休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老年人的退休生活,真的无忧无虑了吗?

正退休,老年人在享受吗?

//1、老年人可能真的很快乐

首先,老年人的情绪调节能力和幸福感可能比年轻人更高。

相比年轻人,老年人更加乐观,更少地在意消极信息,将注意力集中在生活积极的方面,从而维持积极情绪。

图片来源:"诗词天地"公众号

其次,在积极老龄化观念的普及下,社会给予了退休老年人更加丰富的活动渠道和方式,除了健康养老之外,也更加重视老年人的社会活动、社会参与和精神富足

大多数老年人是理性、智慧、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成年人。

为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保障,让老年人不再被动地在家里等待衰老降临,能在生命的后几十年开启人生的第二春。

这无疑增加了老年人的生活幸福感。

图片来源:网络

而这其实也是越来越多年轻人期待退休的重要原因。

当衰老不再等同于落后,当年轻人看到自己退休的长辈神采奕奕、精神矍铄又富有智慧,还有什么理由对衰老感到恐惧呢?

所以,退休快乐吗?

可能…还真是。

让我看看是谁流下了羡慕的泪水

图片来源:网络

//2、有从容也有担忧

但从长辈常说"珍惜少年时"、"年轻真好"来看, 显然老年人也可能对自己的退休有所烦恼

不可避免的皱纹、白发、斑点,关节灵活减退,精力不再充沛,回忆不再迅速,学习也不再高效… 这些"青春不再"的因素都限制着老年人选择自己退休后的社会活动。

由于退休后的收入通常比工作时有所降低, 退休后的老年人也可能对自己的养老经济储备感到忧虑。

在工作中没有得到自我认同感(通常社会地位较低)的老年人,可能更愿意退休。

但这部分老年人也容易因为经济因素陷入担忧,例如 因为医社保缴纳较少,担心未来可能的疾病影响到整个家庭的经济状况。

图片来源:网络

并不是所有老年人都能主动退休, 被动退休会给老年人带来更消极的影响。

退休是一个过程,从决定退休,到退休计划,最后才是实际退休。

对被动退休的老年人来说,这一过程会在短时间内发生,被工作单位强制退休甚至会让老年人毫无心理准备。

并且,被动退休往往会伴随着"自我价值不再被认可"、"生活的主要活动突然被别人叫停"、"对生活的控制感下降"等一系列负面的自我感受。

因此,被动退休的中老年人更容易感到无所适从,出现情绪低落甚至适应不良。

所以,人生多个阶段,各有各的欢喜。

每一个年龄段都会有快乐和忧愁。

而每一个阶段都来自于前一个阶段的铺垫。

退休前,年轻人该做什么?

//1、享受年轻的充沛精力和充足的试错机会

为了过上"有钱有闲,安详变老"的退休生活,

我们显然应该…

好好赚钱,为自己的退休积累资本!

图片来源:网络

提出跟进式问题的好处也在于,它可以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地倾听。但倾听不只是点头、微笑、提出跟进式问题、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意思……这只是表明你听懂了对方的意思,但还不够。

珍惜健康,享受年轻。

老之将至,才能平和地告别青春,从容地迎接老年。

//2、提前了解老年期,告别衰老焦虑和老年歧视

老年人是什么样?老年期是怎样的一个时期?

老年人的智慧和从容来自哪里?年轻人该如何看待老年人?

对衰老的焦虑和对老年期"不中用"的看法,大多来源于对老年期的不了解。

了解老年期,可以使年轻人减少对衰老的焦虑,提高对身边老年人的支持和理解。

亦可以使老年人更了解自己身处的时期,不再将正常的衰老过程归咎于自己,提高积极情绪和生活幸福感。

图片来源:央视-时尚老闺蜜

科普书籍、视频节目、网络资源…了解老年人的科学途径有很多,并且越来越有趣多样、易得易懂,这为大众了解老年期降低了门槛,同时也是社会适老化发展的积极体现。

人口老龄化在不断发展,只有整个社会共同行动,才能够破除老年歧视,营造温暖的社会爱老氛围,让老年人在生命的后几十年依然可以发光发热,实现个人价值。

"

作者说

纸上学来终觉浅,"爱具体的人"才能为身边的老年人带来最真实的温暖。

年轻人最应该做的,是多抽时间陪伴已退休的长辈,了解他们的需求,以他们最愿意接受的方式给予支持。

毕竟,长辈感到幸福快乐的重要原因,是年轻的你给他们带来了安全和满足的归属感呀~

心理学部各实验室、课题组运营有一批不同方向的优质心理学科普公众号,在大学堂后台自定义菜单点击"分类精选"-"友情公号"可以查看。今后的每个周六,大学堂都会转载其中一篇与大家分享,祝大家晚安。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微信号:aginglab)。北京师范大学老年心理实验室是国内最早开展老年心理研究的科研机构之一,在此我们将分享实验室的最新研究成果,推广老年心理学相关的科普知识,并推介相关的心理健康活动。欢迎大家关注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公众号。

参考资料:

[1] Nivalainen, S. (2022). From plans to action? Retirement thoughts, intentions and actual retirement: An eight-year follow-up in Finland. Ageing and Society, 42 (1), 112-142.

[2] Potočnik, K., Tordera, N., & Peiró, J. M. (2013). Truly Satisfied With Your Retirement or Just Resigned? Pathways Toward Different Patterns of Retirement Satisfaction. Journal of Applied Gerontology, 32 (2), 164–187.

[3] Reitzes, D. C., & Mutran, E. J. (2004). The Transition to Retirement: Stages and Factors That Influence Retirement Adjustment.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59 (1), 63–84.

[4] 诗词天地:漫画:64种趣味退休状态,欢迎对号入座!

作者 | 钰钰

来源 | 北师大老年心理实验室

美编 | N

(本文由京师心理大学堂转载,欢迎转发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联系婴幼儿心理后台,征得作者同意后方可转载)

点击以下关键词查看更多内容

夸夸群 | 熬夜 | 手机 | AA制 | 杠精 | 学婊

欲擒故纵 | NTR | 男子汉 | 择偶 | 分手

心理绘画 | 心理人 | MBTI | 心理咨询

家暴 | 出柜 | 吵架 | 童年 | 生育

同性恋 | 抑郁症 | 性教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