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有道丨一文帶您瞭解“扶正祛邪”的抗癌新藥——免疫治療
admin
2021-09-02 20:02:14
0

原標題:抗癌有道丨一文帶您瞭解"扶正祛邪"的抗癌新藥——免疫治療

開欄語:

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不斷攀升,嚴重威脅人類的健康。腫瘤的治療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科學的方法、高度的責任心和溫暖的愛心。廣東省中醫院腫瘤科張海波教授團隊將通過抗癌有道專欄定期推送腫瘤防治最新進展以及相關科普知識,為您傳道解惑。抗癌之路,雖道阻且長,但我們願與您同行!歡迎您持續關注!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抗癌新藥進入我們的視野中,其中最熱的當屬免疫治療。可能大多數聽到免疫治療,都會理解成提高免疫力,增強體質,才能和腫瘤抗衡,其實這樣的理解是不對的,下麵就讓我們跟隨廣東省中醫院腫瘤科張海波教授的脚步去瞭解這一治療吧。

哪些患者可以用免疫治療?

隨著研究的深入,確實發現免疫治療可以用於很多癌症,幾乎是從頭到腳,而且免疫治療一旦起效,會表現出"長拖尾效應",即可以長時間有效控制腫瘤的進展,這對於晚期患者延長生存時間具有重大的意義。以至於許多患者剛確診就要求不做化療,要做免疫治療,聽說免疫治療很有效!但現實往往很殘酷……

免疫治療能否獲益與腫瘤微環境息息相關!我們可以將腫瘤局部的免疫微環境根據免疫反應和淋巴細胞的多少將其分為"冷腫瘤"和"熱腫瘤",熱腫瘤的患者由於免疫部隊充足,能够激起較好的免疫反應,往往能够很好地從免疫治療中獲益;而"冷腫瘤"甚至是完全沒有免疫反應和部隊的"荒漠型"則很難獲得療效。

從現時的研究來看,免疫治療只能够幫助20-30%的癌症患者,而且往往需要聯合化療,單純靠身體的免疫系統去殺傷腫瘤往往可能是不够的,而大多數患者即使用了免疫治療,也會因為沒有充足的免疫部隊,或者無法激起它們戰鬥的欲望,而繼續與腫瘤"和平共處"。而且,免疫治療引發的不良反應甚至有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那就百害而無一益了。

那麼如何獲知自己是否適用免疫治療呢?通常醫生會建議先做一個PD-L1檢測。目前來看,PD-L1表達水准高的患者從免疫治療獲益的概率較大,此外,腫瘤基因突變負荷高(TMB)、微衛星高度不穩定性(MSI-H)以及免疫微環境等也可以作為參攷綜合判斷。

免疫治療多久起效?

一般要用多久?

由於免疫治療的特殊機制,其起效時間往往相比直接殺傷腫瘤的藥物來得慢一些,許多患者要到3個月之後才開始見效。所以開始治療以後還是要有足够的耐心,聽從醫生的安排進行複查對病情進行評估。

療程的問題首先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看,對於具體療程雖然還有爭議,但現時數據來看,在2年治療以後腫瘤情况漸趨穩定,囙此一般推薦療程為2年;而根治性治療(如手術、同步放化療等)之後,PD-1/PD-L1作為輔助治療時一般為1年。

免疫治療有沒有副作用

許多患者覺得免疫治療是利用自身的免疫系統去殺傷腫瘤細胞,應該不會有副作用,實則不然,免疫系統也可能攻擊那些看似是"壞人"實際上是"自己人"的正常細胞,或者引起免疫過激,從而引發一些不良反應。

免疫治療相關皮膚不良反應

總體來看,免疫治療相關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約10%),且多為輕度,大多發生在治療後1-6個月之間,例如免疫相關性腸炎、皮疹、甲狀腺功能减退、肺炎、關節痛等,但多數是可控、可逆的,值得注意的是,也有嚴重不良反應如免疫相關性心肌炎的發生,較為罕見但可能會危及生命。

所以,免疫治療同時還是需要定期就診,密切監測,早發現早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應用激素往往可以控制住,還可以配合中醫治療以減輕不良反應的影響。隨著臨床經驗的積累,免疫相關不良反應的管理也將逐漸成熟。

中醫是怎麼理解免疫治療?

中醫理論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就是正邪交爭。張海波教授認為,免疫系統和腫瘤正是這樣一個正氣與邪氣交鋒的過程,但考慮到腫瘤邪氣很盛,而且容易夾雜瘀血、痰濕等病理因素,所以其表現出的病機往往十分複雜。而中醫在治療腫瘤疾病時會特別強調扶正祛邪,利用自身的正氣去和邪氣鬥爭,這和免疫治療似乎有異曲同工之妙。免疫治療在臨床應用時也常與化療藥聯用,意在扶正的同時加强祛邪的效力。

現代藥理學也證明很多補益扶正的中藥如人參、黃芪等可以改善免疫系統,提升正氣,甚至通過中藥複方或針灸等操作去調節免疫環境,激發免疫反應,免疫部隊得到增援,再配合一些抗腫瘤的中草藥起到協同作用,綜合發揮控制腫瘤疾病的作用。從這條思路來看,中醫的未來也許能和免疫治療進行很好的結合,中醫藥在抗腫瘤治療中或許能够發揮更大的作用!

最後,歡迎有需要的患者來到廣東省中醫院腫瘤門診或線上上互聯網醫院進行諮詢和就診。

【醫學指導】

張海波,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內一(腫瘤)科主任;師從國醫大師朱良春、郭子光、李士懋,廣東省名中醫劉偉勝教授。

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青年名中醫;首届廣東省傑出青年醫學人才;廣東省"千百十"工程人才培養對象。世界中醫聯合會腫瘤精准治療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青年專業委員第一届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精准與綜合治療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廣東省醫院協會腫瘤分子靶向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腫瘤康復與治療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美國腫瘤臨床協會(ASCO)會員,中國腫瘤臨床協會(CSCO)青年委員。

團隊介紹】

惡性腫瘤辨證論治與精准治療研究團隊以全國名老中醫劉偉勝教授為學術顧問,張海波教授為學術帶頭人。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北京,美國MD Anderson 癌症中心、美國UCLA大學、英國Cardiff大學、荷蘭烏特列支大學醫學院(UMCU)合作,研究內容涵蓋惡性腫瘤的中西醫結合基礎與臨床研究,包括中醫辨證標準化,分子病理學,液體活檢,中醫藥臨床研究,中藥藥理學,基因組學、代謝組學等多學科研究,致力於提高惡性腫瘤中西醫結合治療水准,並推進中醫藥國際化。主持國家級項目3項,省部級項目3項,發表論文70餘篇(SCI收錄26篇,最高影響因數 22.416),出版專著11部(英文專著1部);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1項,獲得廣州中醫藥大學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團隊主要成員出診一覽表

本期作者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