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恐龍時代的結束,在恐龍陰影下艱難求生的哺乳動物迎來了黃金時代,它們紛紛走上歷史前臺,開啟了貓科動物統治地球的時代,除了澳大利亞之外的幾大洲紛紛被貓科動物統治,它們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擬獅、劍齒虎統治了北美洲。袋劍齒虎、駭鳥統治了南美洲,最終由於地殼運動導致南北美洲想連接,北美劍齒虎入侵南美洲並統治了南美洲。楊氏虎統治了遠古時代的亞洲。非洲和歐洲則是劍齒虎和洞穴獅的天下。
古猫科
那麼,貓科動物是怎麼進化到這麼豐富的物種的呢?所有貓科動物的祖先都是原猫,生存於恐龍時代,恐龍滅絕後,失去天敵,快速繁衍的原猫領地逐漸擴張,龐大的數量加速了它進化路程,分出兩大分支,第一種就是偽猫科,符合冰河時代特徵,以劍齒虎家族、恐猫等巨型特异化動物為代表,有很長的鋒利的牙齒,肌肉發達,體型巨大,它們迅速擴張到了地球各個角落,成為了最頂級的掠食者。另一個分支,就是真猫科,以獅子、老虎、豹子、猫、猞猁等為代表,物種豐富且形態正常,它們絕大多數處於偽猫科的威脅之下,如同如今非洲草原上的鬣狗一般,有食腐動物的特性,當然,其中也有個別巨大化的種類,如美洲擬獅、洞穴獅等,體型巨大,並不懼劍齒虎的威脅。
現代猫科
那麼,地球歷史上誕生過這麼多種類的貓科動物,它們
那些
最强呢?今天我們就列舉一下最强的十種貓科動物。
第一名,美洲擬獅
美洲擬獅
美洲擬獅是地球史上最大的貓科動物,身高可達一米一,如同一匹馬一樣巨大,比當今地球最大的雄獅都要大出40%以上,且其頭顱很大,善於撕咬,可以想像一下它的戰鬥力有多强,可以稱之為史上最强大的猫科猛獸,在其生活的區域,它是王者,劍齒虎也要避其鋒芒。只不過其分佈並不廣泛,侵略性不强,主要集中在美洲部分地區,並沒有像劍齒虎一樣善於遷徙。
第二名,恐劍齒虎以及劍齒虎族
恐劍齒虎以及劍齒虎族
恐劍齒虎是劍齒虎中最巨大的類別,它們體型巨大,有鋒利的長牙,善於用龐大的體型撞擊獵物,然後一口撕裂獵物的喉嚨,其戰鬥力位於劍齒虎族的頂峰,且通常群居行動,可惜的是由於維持種群需要更多的獵物,反而不利於它們擴張遷徙,最終早早滅絕。其同類劍齒虎也進化出幾個種類,基本都處於食物鏈頂端。
第三名,洞穴獅
洞穴獅
地球上體型第二大的獅子。嚴格意義上來說並不是現代獅子的親屬,洞穴獅起源於非洲化石獅,最終在亞歐大陸進化成為體型碩大的獅子,在一萬年前,由於冰河的消失,野馬大型食草動物在亞歐數量銳減,加上古人類的競爭,洞穴獅走向滅亡。
第四名,霸王
猇
霸王猇
霸王
猇
是
我國古代存在的一種頂級貓科動物,直到西元1500多年時才滅絕,它們主要生活於四川盆地,它們是加大號的老虎,全身黑色,終身只有一個伴侶,成雙成對出行以及狩獵,它們不僅僅在地面稱王,還善於爬樹狩獵猴類。霸王猇是中國貓科動物之霸,有虎中項羽之美譽。
第五名,楊氏虎
楊氏虎
楊氏虎是中國最早出現的大型貓科動物,雖說有虎之稱,但實際上是與洞穴獅同源,屬於其亞洲分支,楊氏虎統治了長江兩岸很多年,滅絕原因尚且未知。
第六名,東北虎
東北虎
東北虎是現時全球第一大虎,
在韓國動物園做過實驗,將非洲獅,東北虎,孟加拉虎,印支虎等放在同一個區域,最終東北虎為尊,從體型上來看,東北虎也是當今地球第一貓科動物。現時主要分佈於西伯利亞和中國東北,是我國唯一的野生虎類。東北虎之後,虎類戰鬥力,依次應該是孟加拉虎、新疆虎(已滅絕)、華南虎、印支虎、爪哇虎。
第七名,非洲獅
非洲獅
非洲獅是當今地球第二猫科,
是非洲草原上頂級掠食者,其最大的對手就是獅子同類,另外就是人類的干預,非洲獅也是現時保護力度最好的大型貓科動物,由於非洲開發晚,非洲獅的野生環境得以倖存,論戰鬥力,大型非洲雄獅與東北虎有一戰之力,最起碼能全身而退。
第八名,美洲虎
美洲虎
5美洲虎也稱為美洲豹,戰鬥力位於虎豹之間,其全身花紋較少,頭部有斑紋,被認為是虎類,實際上它更接近豹類,其戰鬥力在當今屬於美洲最頂級。
第九名,花豹
花豹
花豹的戰鬥力在豹類動物中是最强的,可以狩獵鱷魚,也是可以捕捉大型食草動物,還善於爬樹狩獵猿猴。在遠古時代,花豹就與恐猫一起成為古人類最大的敵人,它們曾經以古人類為主要食譜,在人類崛起後,恐猫由於沒有更合適的狩獵目標,被人類獵殺,加上被花豹搶佔了更多的食草動物後逐漸滅絕,花豹則改變了狩獵目標,以食草動物為主,一直延續到今。
第十名,金猫
金猫
分為美洲金猫和亞洲金猫,美洲金猫也稱為美洲獅,是僅次於你美洲虎的第二大美洲獵食者。亞洲金猫也叫做彪,全身金黃,有黃虎的美譽,古代有三虎出一彪的傳說,有記錄,彪可以捕食幼虎,可見其實力之强。
貓科動物是地球上最强大,也是最成功的掠食者,它們分佈在世界各地,曾經是地球的統治者,如今,人類登上歷史前臺,我們應該保護它們,大家對貓科動物戰鬥力排行有沒有什麼看法呢?歡迎留言交流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