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凉夏和秋梅雨過後,將迎來暖冬或冷冬?WMO:拉尼娜現象恐將回歸
admin
2021-09-04 07:50:40
0

原標題:凉夏和秋梅雨過後,將迎來暖冬或冷冬?WMO:拉尼娜現象恐將回歸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今年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但到了2021年,全球遭遇極端氣候,高溫豪雨、乾旱洪水在世界各地顯現,疫情也毫無收尾之意。仿佛今年才是真正的多災多難。與西方的極端高溫相反,中國今年過了個凉夏,但不知道會迎來暖冬還是冷冬。

全國多地降雨,中國過了個凉夏

對於今年的氣候,很多人的感受都是,今年的夏天不但不熱,反而很凉快,而且雨水很多。

2021年入伏的時間是7月11日,一直持續到8月19日,共計40日,三伏天應該是一年當中氣溫最高、而且潮濕悶熱的幾天,按理來說今年夏天會經歷一個超長的伏天,但是當大家都準備好防暑降溫時,極端豪雨意想不到地席捲華北、華東等地。

到了8月中旬,河南、河北、江浙地區的强降雨已經告一段落,强降雨開始往華中和西南地區轉移。

8月17日全國降水量預報圖(圖源:中央氣象臺)

8月11日到12日,湖北多地遭遇特大豪雨,造成隨縣柳林鎮累計降雨達到503毫米,已經突破歷史極值,柳林鎮區的平均積水深度已經達到了3.5米,最深5米,造成了8000餘人受灾,200多間房屋倒塌。平均最高溫大概僅在30℃左右。

從8月13日開始,重慶大部分地區便開始遭遇强降雨,其中有12個縣區出現大暴雨,最大雨量達185.4毫米,多地最高氣溫都沒有超過30℃。

8月16日,貴州因連續多日遭遇强降雨,全省水庫水電站共攔截了洪水12.3億立方米。貴州多地的氣溫都在20~30℃之間。

截止8月17日,四川省10餘個市(州)部分市遭遇强降雨,個別地方出現大暴雨,自貢容縣河口鎮站的降雨量達到了197.5毫米。成都、內江、樂山、凉山等9個市(州)的29個市區已經緊急轉移安置了1.6萬餘人。平均氣溫大概在26℃左右。

通常情况下,三伏天時南方地區的平均氣溫都在35℃以上,有的甚至會達到40℃。但南方各地的氣溫都因普遍的强降雨影響,沒有達到往年的平均水準。中國大陸地區可以說是實實在在地過了個"凉夏"。

"夏梅雨"過了,竟然還有"秋梅雨"

不過,三伏天即將結束,按照節令來算也已經入秋,在强降雨結束後,未來幾天南方地區仍然持續著陰雨連綿的狀態,就像是在下"秋梅雨"。

北方人沒經歷過梅雨可能感受不深,但南方大部分地區每年都要經歷梅雨季。在初夏向盛夏過渡的那段時間裏,南方地區會有一段陰雨天氣,有時夾帶著陣陣豪雨,這時正處於江南梅子變黃的時期,所以稱為"梅雨季"。

梅雨季梅子變黃

一般情况下,7月中旬以前,梅雨季就基本結束了,但如今8月中旬還在下雨,仿佛又回到了梅雨季節。

南方地區8月份的這波降雨,與副熱帶高壓位置異常擺動有關。南海和印度洋的濕暖氣流被西南季風帶到大陸,與副熱帶高壓在長江流域以下的地區相遇,形成了一條雨帶。而梅雨則是由夏季風將太平洋濕暖氣流往北邊抬,與北方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後形成的雨帶。

這兩條雨帶有異曲同工之妙,所以可以算得上是南方地區的"秋梅雨"了,也就是老話中常說、但不常見的"倒黃梅"。

氣象學家預測,這次"倒黃梅"可能要持續到8月下旬前後,直到後期大氣環流形式發生轉變。

梅雨成因示意圖(圖源:中國天氣網)

今年的冬天會是寒冬還是冷冬呢?

那麼,我們今年過完了凉夏,迎來了大面積的"秋梅雨",冬天到底會冷還是熱呢?

有的人認為,地球的能量是恒定的,如果夏天不熱,那麼冬天也不會太冷,我們即將過個暖冬,但今年冬季的氣溫有可能會再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

WMO(世界氣象組織)在2021年6月1日稱,2020年~2021年的拉尼娜現象於2021年5月結束。但是,下半年的氣溫狀況依舊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依然有19%的概率會重新出現拉尼娜現象。

拉尼娜現象可能會在下半年重新出現(WMO)

拉尼娜(LaNina)一詞來源於西班牙語,原意為"小女孩"。熱帶海洋和大氣相互作用,信風增强時,赤道東太平洋表層的暖海水被推向太平洋西部,海洋深處的冷海水就上升補充到海洋表面,所以赤道中東太平洋的海溫就比常年同期的明顯偏低。

簡單來說,赤道中東太平洋海面溫度持續异常偏冷的現象稱為拉尼娜現象,是由海溫异常造成的大氣環流系統异常。打個比方,如果海水溫度的差距3個月滑動的平均值低於-0.5℃,至少持續5個月,就可以判定一次拉尼娜事件。

拉尼娜現象是一種氣候異常加劇的現象,也就是熱的時候更熱,冷的時候更冷,下雨的季節雨水更多,乾旱的地方更旱。

拉尼娜現象與一般情况的區別

但在拉尼娜出現時,我國冬季的氣溫可能會偏低,容易出現冷冬。統計顯示,自1954年以來,中國一共出現過14次拉尼娜事件,我國冬季偏冷的比例超過80%,影響最深的要屬江南、西南、華南、西北部分地區。

還有一種與拉尼娜現象相反的氣候異常現象叫做厄爾尼諾(El Ni?o)現象。厄爾尼諾現象是一種氣候反常的現象,就是該冷的時候熱,該熱的時候冷,該下雨的時候乾旱,該乾旱的時候下雨。

厄爾尼諾現象發生就是熱帶太平洋海溫异常增暖的現象,會造成全球氣溫的變化,而在我國最明顯的感受就是出現暖冬。

如此來看,如果下半年拉尼娜現象重新出現,我國大概率將迎來冷冬,如果拉尼娜現象沒有出現,可能會出現暖冬。

國家氣候中心製作的厄爾尼諾現象成因

不過,WMO的部分預測專家通過模型預測和評估表明,未來五個月,出現ENSO中性的可能性比較大,8月~10月出現中性的概率為55%。

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的意思是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現象,是發生與赤道東太平洋地區的風場和海面溫度震盪,它是一個不規則的週期變化。(南方濤動:發生在東南太平洋與印度洋及印尼地區之間的反相氣壓振動。)

ENSO具有2~7年的准週期,存在中相位、正相比特、負相位3個相位。中性相位代表氣候平均態,如果海面溫度的波動值在0.5℃以內,一般就視為ENSO處於"中性"相位;當ENSO處於正相位時,就出現厄爾尼諾現象;當ENSO處於負相位時,出現拉尼娜現象。

ENSO的各個三個相位

總結一下,如果今年冬天拉尼娜現象捲土重來,那麼將會迎來冷冬,如果出現厄爾尼諾現象,將出現暖冬,如果出現ENSO中性,氣溫將與往年的正常情况所差無幾。

凉夏過去了,熬過了秋梅雨後,但願還能有一段時間的緩衝,能够感受一下秋高氣爽、溫度適宜的氣溫後,再進入冬天。今年的冬天會冷還是會熱,歡迎各位在評論區討論一下。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