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紀錄片的時候,我們經常會看到這麼一種現象,那就是獅子會被它所捕食的獵物反殺,無論是雄獅還是雌獅都一樣。而反觀老虎和豹子,則很少有這種現象,至今為止我還沒看到老虎或者豹子被自己捕食的獵物傷害的。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什麼呢?歸根結底是否是獅子太弱?因為經常會流傳出一句話叫做弱者抱團。

其實並非如此的,在說原因之前,我們先來看下一些數據,非洲草原每年有超過50萬頭的角馬,斑馬,野牛,疣猪被兩萬頭獅子吃掉,其中野牛超過7萬頭,而每年只有不到450只獅子死於相互間殘殺,被食草動物和其它肉食者的攻擊受傷後死亡,所謂非正常死亡,這一比例是所有貓科動物比例最低的,就是因為獅子是高度社會化分工的頂級捕食者。57%的體重是肌肉是陸地哺乳動物之最。

從上面數據我們看出了什麼?那就是基數决定概率,獅群每天要捕獵的次數遠比老虎、豹子這些獨居動物多得多,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的,捕獵多了自然就會有些意外發生。而老虎自己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捕一頭野豬就可以頂好幾個星期的了。

其次我們再看獅子被反殺主要發生在什麼動物身上,主要發生在捕食野牛、河馬、犀牛、大象等大型食草動物身上,而老虎在森林生活,自然不會接觸到成群的野牛,它也犯不著去捕食這麼大型的動物,畢竟一個人分量小,抓一隻麋鹿就夠了。如果都能被麋鹿反殺的話,那就要笑掉大牙了。豹子也一樣,雖然在草原生活,但它最多也就捕食角馬這種體型的,怎麼會去招惹大象呢?

而獅子則不一樣,畢竟要養活一家人,所以它們盯上的獵物大多數是體型龐大的非洲水牛,而這個水牛自然不是好惹的,你們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