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已經過了處暑,但高溫天氣卻還是持續未降,自然一些蛇蟲鼠蟻也在威脅著大家的健康。
而其中有一種蟲,需要大家格外注意。
要知道,多年前廣州市疾病疾控中心就曾發文,呼籲當地群眾捕捉一隻名為錐蝽的蟲子。届時,這種蟲子還會以每只8元的懸賞金,向捕蟲者提供獎勵。

究竟是什麼樣的蟲,需要興師動眾呢?
據文章介紹:錐蝽可傳播美洲錐蟲病,該病確診率低,而且還沒有任何疫苗能够起到預防作用,並且到病程晚期沒有特效的藥物,囙此有學者將其稱為"新型愛滋病"。
這種蟲通常頭部狹長似錐,蟲體長25毫米左右,呈橢圓形,尾部尖或平,色黑或暗褐,腹部側緣有紅或黃斑。

(錐蟲從幼蟲到成蟲的過程)
另外,由於錐蝽的幼蟲、成蟲通常喜歡在皮膚較薄的區域下口,所以又被稱為"接吻蟲"。
美洲錐蟲病在臨床上可能會引起心臟、消化道以及外周神經系統發生异常病變,所以病死率較高。

(圖示克氏錐蟲病的擴散情况)
這種蟲,真的會傳播愛滋病嗎?
在不少網上傳聞中,就描述到這種蟲由於吸食人血,從而傳播愛滋病。
但事實上,錐蝽本身在廣東嶺南地區很常見,俗稱"木虱王",但這種病並不是美洲那種可帶有克氏錐蟲的錐蝽,不帶有"錐蟲病毒",更不會傳播"新型愛滋病"。
現時現有臨床資料顯示,現時全國尚未有產生感染美洲錐蟲病的病例報導,囙此不必過於恐慌。

即便從理論上分析,蚊蟲也不是愛滋病傳播的途徑之一
有些人擔心這些蚊蟲叮咬愛滋病患者後,殘留在蚊蟲口器中的血可能造成感染。
但事實上,蚊蟲口器上殘留的血液僅僅只有4×10~5mL,但HIV若對人體造成感染,需要有一定數量才可行。
囙此,若要達到足量的病毒引起感染,至少需要被同一隻蚊蟲反復叮咬2800次才有可能發生。

對於蚊子而言,還有一個有趣的生理特點:
它們叮咬某人後,需要等待血液消化後才能尋找下一個目標,囙此HIV在蚊子體內無法繁殖,囙此無需過多擔心被蚊子叮咬後會感染HIV。
同樣道理,若馬桶沒有被HIV攜帶者的精液、月經血或者陰道分泌物等大範圍的沾汙,而且保持足够乾燥,接觸馬桶的皮膚也沒有損傷或者其他皮膚病,其感染的概率如同你中五百萬的彩票。

對於愛滋病傳播,還是主要在於3個途徑
1、性傳播
愛滋病的傳播途徑當中,最典型的一種就是性傳播。尤其是在現代社會當中盛行都市社會,飲食男女,所以愛滋病的傳播率也在逐年攀升。
囙此,建議大家在同他人交往的過程當中,一定要謹慎和注意衛生。
除此之外,愛滋病的性傳播途徑除了在异性之間傳遞,也會在同性之間傳遞,所以成年男女在正常交往過程當中,一定要做好安全防範措施,不要只貪圖一時爽,造成身體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傷和危害。

2、血液傳播
血液傳播也是愛滋病傳播的主要途徑,而且命中率是最高的。
比方說在自己身體有傷口的情况下,不小心接觸到了愛滋病病人的血液,例如刮鬍子的時候刮破皮出血,刷牙的時候牙齦出血,這些看似日常的行為,其實也會攜帶著愛滋病病人的病毒基因。
囙此,建議大家在使用這類個人用品的時候,一定不要混合使用。否則當他一接觸到健康人的血液,愛滋病病毒就會攻破表皮,進入到人體當中,此時再後悔已經晚了。

3、母嬰傳播
愛滋病病毒也會通過母嬰傳播。
囙此,當女性朋友發現自己患有愛滋病,那麼一定要在諮詢醫生以及遺傳學的綜合檢測考量之下,再决定是否要生小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