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覺有多耗時?
"吃"和"睡"應該說是任何一個生物都愛的兩件事情,它是生物的本能,人當然也不例外。其中,僅僅是"睡覺"這一項,就要佔據一個人一天三分之一左右的時間,通常一個人要睡7-8小時才覺得睡夠了,第二天才會有精力。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至少有10000天的時間是在睡夢中讀過的,所以,某種程度上說,"睡覺"這件事本身就非常消耗時間。

不過,在茫茫人海當中,存在著一些天賦異稟的人,他們只需要睡4~6個小時,也就是比平常人少1.5個小時,就可以保證第二天不會犯困。那這些人為什麼會具備這種天賦?
基因突變
我們都知道,基因常常是會發生突變。父母生育子女的過程中,DNA在進行複製的過程中出現了錯誤,從而引起基因突變。所以,大多數人都或多或少會攜帶一些基因突變。只不過,這些基因突變不會帶來任何影響。因為,人的DNA當中,其中起作用的非常少,很多基因突變都是在一些非關鍵的位點上。

不過,也有極少數的情况,基因突變恰好發生在起到關鍵作用的基因片段上,這就會使子孫後代出現不同的形狀,比如:遺傳疾病或者罕見的天賦技能。

而對於"熬夜基因"的研究說白了就是在人群中找到那些睡覺少,熬夜能力超强的人,然後對他們的基因進行測序,比照他們的基因和普通人的有什麼不同,就有可能找到是哪個突變基因造成的特殊天賦。

那都有哪些基因突變可以使得人變得特別能熬夜呢?
DEC2:人類第一個熬夜基因
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就有一個團隊一直在研究"熬夜基因",傅嫈惠教授就曾經在2009年就發現了人類的第一個熬夜基因:DEC2,攜帶DEC2基因突變的人,平均睡眠時間為6.25小時,而非攜帶者是8.06小時,也就是說,擁有這個基因突變的人要比普通人少睡1.8小時左右,並且這個基因還是個顯性基因。除此之外,傅嫈惠教授的團隊還發現,
DEC2基因突變並不會影響到各器官組織的發育和正常工作,也不會影響到情緒狀態。

ADRB1:人類的第二個熬夜基因
2019年8月28號,在著名的神經科學研究雜誌《神經元》上,傅嫈惠教授所在的實驗室發表了一篇論文,在這篇論文中,他們基於一個"熬夜家族",編號為K50025進行研究,提出了存在一種基因突變,這種基因突變位於一個叫做ADRB1的基因序列上。攜帶者每天只需要睡5.7小時就可以精力充沛(有些人甚至只需要4.5小時的睡眠時間),這比不攜帶者的7.9小時,足足少了2多小時,如果按80歲算,這些人可以比普通多出7.3年的清醒時間。

同樣的,這種基因突變的攜帶者,每天只睡5.7個小時,也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和情緒狀態。這也是科學家發現的第二個"熬夜基因"。不過,擁有這種基因的概率比中彩票還要低,大概每25000人當中才會有一個。
截止於現時,科學家已經發現了兩個"熬夜基因",相信在未來,科學家還能再找到更多的"熬夜基因",這也能够讓科學家更加瞭解"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