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百味|地膽草
admin
2021-09-20 14:26:48
0

原標題:芳草百味|地膽草

中醫小講堂

《芳草百味》欄目由廣東省中醫院攜手廣州新聞資訊廣播聯合推出,在"廣東省中醫院"微信公眾號、廣州新聞電臺FM962(逢週六日下午16:30分)《周末健康課堂》節目推送。

本欄目由廣東省中醫院藥學部支持!

敬請關注

地膽草

主持人:"地膽草"對於老一輩的廣州人來說並不陌生,常用於清熱的湯水,但對於梅州的朋友來說更熟悉它的另一個名字——"地斬頭"。這個"地斬頭"還是梅州等南方客家文化圈很有特色的中藥材。本期的《芳草百味》我們請廣東省中醫院藥學部的龔又明中藥師給大家介紹"地膽草"。

龔又明:梅州是中原文化和南方土著文化的重要交匯點,以其獨樹一幟的客家文化名揚四海,我們今天就來說說梅州地區常用的一味中草藥——地膽草。

說是梅州地區常用呢,其實由於文化交融,地膽草在南方地區都比較常用,但是客家人民對它尤其喜愛,客家話叫它"地斬頭",不但拿來做藥,平時煲粥煲湯做菜都會用到它。我們來看看這個地膽草是一種什麼植物。

地膽草是菊科地膽草屬植物地膽草,全株都可以入藥。它有很多別名,比如客家人民常叫它"地斬頭",此外苦地膽、地膽頭、天芥菜、牛托鼻、草鞋底……都是它的別名,這麼多別名,從側面我們就可以看出它在民間應用十分廣泛了。

經學者考證,地膽草最早被收載於明代道家著作《庚辛玉册》中,其佚文被《本草綱目》記載於"蒲公英"項下,所以地膽草也有個別名叫"土公英"。但是詳細描述地膽草藥用價值的著作,應該是清代專門記錄嶺南草藥的《生草藥性備要》。有趣的是1852年英國植物學家在《巴拿馬運河植物志》中也記載了一種白花地膽草治療痢疾的事實,說明外國人很早也使用地膽草治病了。

現在,《廣東中藥材標准》將地膽草收編進入"正規軍",標準記載:地膽草苦、辛、寒,歸肺、肝、腎經。有清熱瀉火,凉血解毒,清熱利濕的作用。常用於感冒,扁桃體炎,咽喉炎,百日咳,結膜炎,黃疸,腎炎水腫等病症的治療。從這裡可以看出,地膽草主要有清熱作用。不過在實際應用中,可不止這樣。客家人民在長期使用地膽草的實踐中,認為地膽草的的莖和葉子,主要是清熱作用,而它的根,是具有補益壯脾胃作用的,囙此,梅州和潮汕地區也叫它"小人參"。在梅州,地膽草常用來治療四時感冒,用地膽草煮粥服用或者和山芝麻配伍,效果奇佳。另外有小孩挑食厭食脾胃不佳而身體羸弱的,也常用地膽草煮粥服用。鳳陽醫派也有用地膽草治療胃病的記載。

地膽草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除了藥用,在飲食中也大有用途,比如地膽草番鴨湯,清潤瀉火,甘香清甜,在這個時節是最合適不過的。不過要注意的是,准媽媽們要慎用。

龔又明

廣東省中醫院中藥師

執行編輯:盧悅明

稽核校對:何明坤

責任編輯:宋莉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