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否適合天灸?如果適合,該怎麼做?
天灸對部分孩子有良好的效果,但對孩子進行貼藥治療,要有講究,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和判斷,不可隨意跟風。
天灸是在特定的時間通過藥物刺激人體特定穴位,通過經脈臟腑功能的調節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三伏天天灸"是以中醫"冬病夏治"為理論依據,在初伏、中伏、末伏進行天灸治療。因其是最炎熱的節氣,運用辛溫等藥物在穴位上貼藥治療,囙此有溫煦陽氣、驅散內寒的作用。因而,對於有適應症的孩子,特別是鼻炎、慢性咳喘、體質弱、脾胃功能差、遺尿等孩子,是可以通過天灸來進行防病治病的。
藥物方面:
天灸使用的是刺激性的藥物對穴位進行刺激的療法,存在灼傷皮膚的風險,因而孩子在選擇天灸的時候,應諮詢專科醫師後再進行貼藥。廣東省中醫院經過相關的臨床研究和臨床調查,對傳統的藥物配方進行了改良,减少了毒副作用,同時在對孩子進行貼藥時,用藥量最少减半,並且我們認為2歲以下的嬰兒應慎行天灸,如確有需要,可以用薑片等刺激性少的藥物進行替代。
貼藥時間方面:
廣東省中醫院經過對天灸多年的傳承與發展,對傳統的藥方進行了改良,並制做成了膏劑,在新增了療效的同時,其刺激性也有一定的加强,因而孩子來進行天灸治療務必需要把握好適應症以及嚴格控制貼藥時長,強調小孩時間以10-30分鐘為宜,並可酌减,一般而言,3-6歲小孩平均貼藥時間約10分鐘、7-12歲小孩平均貼藥時間約15分鐘、13歲以上小孩平均貼藥時間約20分鐘,切不可貪功而私自新增貼藥時間,同時需要注意清淡飲食。
孩子貼藥需要注意如下幾項:
有嚴重皮膚過敏、皮膚破損、極易過敏體質、對天灸藥物或膠布過敏者,禁用天灸治療。
小孩時間以10-30分鐘為宜(成人一般貼藥時間以30~60分鐘),部分孩子應酌减,2歲以下的嬰兒應慎行天灸;所有患者貼藥時間均以皮膚所能感受和耐受的灼熱感為度,注意避免灼傷皮膚。
天灸藥物中含有較强的刺激性藥物,藥物藥性偏溫,故發熱,體溫超過38℃的患者不宜天灸。
天灸期間應注意飲食控制,清淡飲食,不宜嗜吃生冷,以防損傷正氣影響療效,不宜食用"發物",如鴨、燒鵝、牛肉、蝦、蟹、海產品、花生、韭菜、芋頭等。
特別提醒:
因疫情防控需要,本年度三伏天灸實行全預約制,不另設補貼,請進入廣東省中醫院服務號進行預約,並按預約時間到醫院進行帖藥。進入醫院需要:預約成功資訊、健康通行登記綠碼、測量體溫正常等。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每日一膳團隊
執行編輯:何明坤
稽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