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博說脾胃|假期吃多了,教您這3個方護脾胃
admin
2022-01-04 10:17:48
0

原標題:趙博說脾胃|假期吃多了,教您這3個方護脾胃

<!---->

有人"病從口入",

有人"吃出健康",

有人頓頓吃肉不長肉,

有人喝杯凉水都長膘,

為啥呢?

都是 脾胃的問題。

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

脾胃病科主任趙小青,

人稱趙博士,

他和他的團隊

人人都是調理脾胃的一把好手,

從人體的整體體質,到一頓飯的宜口忌口,

想要吃得開心,吃得健康,

關注" 趙博說脾胃",就對了!

"俗話"說,每逢佳節胖三斤,

說的是節假日胡吃海喝對人的傷害。

不過胖是可見的變化,

假期的放肆

還會帶來一種無法直接看出來的損傷

—— 腸胃損傷。

每當佳節,

腸胃都用最寬廣的胸懷,

接納四方酸甜苦辣,

長期下來難免受損,

怎麼辦呢?

節假日過後

脾胃為何受傷?

脾胃為後天之本,是我們得以健康生活下去的根本保障,而往往它卻不受重視,尤其是節日的脾胃容易受損,歸納起來,最主要的是兩點,一是飲食不規律,二是進食太多太雜。

人體有生物鐘,每個器官系統也是一樣,假期的睡懶覺、熬夜、出遊都可能導致不按時進餐,打亂了脾胃運行的時間節律,造成各種消化酶的分泌紊亂,胃腸運動的節律的紊亂,留給我們的是胃脹、胃痛,胃口下降等各種不適,就是所謂的消化不良了。

消化道雖然要接觸外來和自身分泌的各種東西,但別以為它們就很了不起,防禦力頂級,其實,我們的消化道黏膜都很脆弱,經不起太多的不良刺激,各種辛辣刺激的食物,直接接觸消化道黏膜,造成炎症; 同樣,吃得太多太膩,也會造成消化功能的負擔急劇加重,甚至直接崩潰,出現腹痛、腹瀉、嘔吐等各種不適。

三分治七分養

"三忌三宜"恢復腸胃活力

三忌

< strong>一忌過於清淡。有些人認為讓腸胃休息,就是要吃粥面,少鹽少油,甚至無鹽無油,但其實清淡不等於粥面,不等於油鹽嚴重减少,相反,一日三餐都進食粥,反而因為胃排空過快,胃曠置的時間太長,胃酸對胃黏膜直接親密相處時間多,反而對黏膜修復不利, 適當每天1次粥或面,其餘時間正常飲食就好,油鹽較平時减少1/3即可,避免出現電解質的紊亂。

< strong>二忌少食多餐。胃腸消化時間有一定規律,自古至今,按點三餐進食才是正常規律,為了讓胃腸休息,改為每次進食减少,而新增進餐次數實則不可取,加餐或宵夜其實都是改變了胃腸受納的正常規律,依舊是打亂了生物節律,不宜長期如此。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三忌濫用藥物。但凡有腸胃不適,許多人會根據經驗自行服用家中備用藥物,如奧美拉唑、黃連素甚至抗生素等藥物,但這些藥物都有一定的適應症和禁忌症,使用不當不僅無效,還有可能導致其它不良反應,不宜隨便使用。

三宜

< strong>一宜細嚼慢嚥。我們做急診胃鏡時,經常見到胃腔內大量成形的米飯或粉面,說明狼吞虎嚥是許多人的進食習慣,這其實是加重胃的負擔,胃腸一定是希望不管是米飯、粉面,還是蔬果和肉類,都嚼爛了給它們,不然,要牙齒做什麼用呢?

< strong>二宜多運動,好消化。"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運動能加快人體代謝,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道蠕動,對緩解消化不良造成的腹脹有明顯效果,並且,運動可新增呼吸的深度與頻率,促使膈肌上下移動和腹肌較大幅度地活動,從而對胃腸道起到較好的按摩作用, 改善腸道的血液迴圈。 運動不宜過於激烈,適度才能利於健康,運動時的心率,每分鐘以170减去年齡為妥,最好在飯後30分鐘以後開始。

< strong> 三宜睡眠好,心情好。睡眠太少,胃病來找,按時入睡,胃腸安康。 《脾胃論》有這句話:"夫飲食失節,寒溫不適,脾胃乃傷。因喜、怒、憂、恐,損耗元氣,資助心火。火與元氣兩不立,火勝則乘脾土比特,此所以病也。" 胃腸道是最能表達情緒的器官,當人憤怒緊張時,胃液分泌顯著增加,過多會傷及黏膜; 恐懼悲傷抑鬱時,胃血流减少,胃酸分泌减少,會消化不良,長期以往,甚至還會導致黏膜萎縮。

四條"錦囊妙計"

幫你保護節後的脾胃!

吃多了燒烤和肉類,出現腹脹、腹瀉臭穢

< strong> 陳皮消食清熱化積粥: 備陳皮10g、山楂10g、炒麥芽、炒穀芽各30g、馬齒莧20g、幹雞內金一個、生薑5g,用紗布包裹煮水,以藥汁煮薏米粥,隨量而服,以粥養胃,以藥驅邪,二者配合,則邪去正安。

吃多了寒凉和海鮮,出現腹脹、腹瀉稀薄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陳皮驅寒祛濕化積粥:將陳皮10g、炒山楂10g、紫蘇梗10g、生薑5g以紗布包裹成一袋,小茴香10g、砂仁10g、紫蘇葉10g以紗布包裹成另一袋,前者煎煮30分鐘後放後者,煮水,以藥汁煮芡實粥,隨量而服。

吃多了零食和麵食,出現腹脹、胃口變差

< span style="font-size: 16px;">< strong>陳皮炒米茶:取陳皮2片,掰成小塊,生米一兩,淘洗乾淨放入鍋裏,小火翻炒直至米粒全部呈黃色,開水沖泡當茶,飲水食米,有效消脹。 此款茶米香濃郁,兼有陳皮之香,尤其適合不喜藥物的小孩。

以上三款食療,還可以配合 神闕穴外敷,療效更佳:

薑厚樸、炒萊菔子各10g,打粉,每次1-2g,水調紗布貼於神闕穴(位於肚臍中央),2小時後取下,也可起到行氣消滯的作用。

當然,食療代替不了治療,如果症狀明顯,還是到醫院為妥,以免耽誤病情。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珠海醫院公眾號

執行編輯:張靚雯

稽核校對:莊映格

責任編輯:宋莉萍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