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pan>開欄語:【鄒旭診室故事】欄目是廣東省中醫院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鄒旭教授帶領團隊開辦的專刊欄目,將圍繞鄒旭診室裏發生的真實案例,有故事,有醫生的建議和指導,有專業的醫學剖析,同時介紹一些效果確切、操作性强、 簡便廉驗的日常調理小妙招,以達到養神健體、培育正氣、提高抗邪能力的作用。
< img height="214"width="444"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1230/f0a6ad8b89fd48518b7e3a3277c44e9a.png "/>
廣東省中醫院自2018年開設了疑難雜病門診,各種疑難病患者紛紛來此就診,鄒旭教授的疑難雜病門診今天來了這麼一比特患者:
28歲的徐先生受咳嗽困擾已經3年多了。 當時由於工作原因熬夜、吹空調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一直反反復複不見好轉,每到吹風受凉或季節交替的時候咳嗽就會加重。 他曾輾轉至多家醫院的呼吸科、耳鼻喉科就診20餘次,查胸片、胸部CT均未發現明顯异常,先後被診斷為過敏性哮喘、鼻炎、過敏性咳嗽,使用西醫解痙平喘止咳等治療方法,症狀時好時壞,得不到有效處理。 經朋友介紹,他來到了鄒旭教授的疑難雜病門診尋求治療,初診刻下症見:頻繁刺激性乾咳,咽喉發癢,無痰,吹空調或勞累後症狀可加重,大便硬結,小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脈雙寸弱,尺脈强。 span>
在瞭解患者的情况後,鄒教授考慮診斷為咳嗽,根據經髒辨證理論,屬於太陽風寒、少陰受邪、陽明熱結所致,臟腑病位在肺、腎、胃、大腸,辨證為風寒犯肺、衛陽不足、大腸熱結證,治法為宣肺平喘、益氣護衛、通腑瀉熱。 基於此,鄒教授對患者的商陽穴、合穀穴、止喘穴進行了針刺治療,並在商陽穴留針30min。 針刺後患者迴響明顯舒服很多,留針商陽穴後觀察半小時,患者咳嗽未再發作。< strong>中藥予麻杏石甘湯合歸一飲加减,處方如下:蜜麻黃5g,苦杏仁20g,炙甘草10g,皂角刺10g,烏梅10g,法半夏10g,茯苓20g,赤芍10g,當歸10g,熟附子3g,乾薑5g,酒川牛膝10g。 共14劑,水煎服。 span>
二診時,患者咳嗽次數明顯減少,大便較前稀軟,脈象雙寸稍弱,雙關動,舌象同前。 鄒教授考慮患者大腸熱結較前改善,雙關動提示陽明胃仍有熱象,予去當歸,加桑葉10g、連翹10g、路路通10g增强疏風散邪、通行諸經之力,加瓜蔞皮30g以寬胸散結,加麥冬10g以養陰潤肺,再進14劑。 針刺上繼續對商陽穴、止喘穴、合穀穴等進行治療。 1月後電話隨訪,患者訴精神狀態好轉許多,咳嗽幾乎不再發作。 span>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1.itc.cn/q_70/images03/20211230/5869446838234b7aa0726ef0cf7d0ee5.png "/>
鄒教授治療久咳思路探討
鄒教授指出,《素問·咳論》雲:"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囙此對於咳嗽的診治不應局限於肺臟,其他臟器出現病變也可以引發咳嗽,如《內經》就有心咳、肝咳、脾咳、腎咳等症狀描述; 而咳嗽日久也會引起六腑的病變,如《內經》所言:"五臟之久咳,乃移於六腑",囙此久咳的患者更應該兼顧腑證的治療。 根據長桑君脈法理論及經髒辨證理論分析患者症狀,患者初診時脈象為雙側寸脈弱、尺脈强,這提示太陽風寒、少陰受邪、陽明熱結的病機。 這是本由於患者感受風寒之邪已有3年餘,外邪客於太陽日久,衛陽受損,肺衛不利,故咳嗽反復、頻繁發作; 風邪不祛,則咽喉幹癢; 太陽、少陰互為表裡,太陽久病則少陰受邪,腎不納氣,則咳喘纏綿難愈; 太陽久病,病傳陽明,又因肺與大腸相表裡,肺中有寒,臟腑自調,則大腸內熱,故可見大便硬結、難以排出。 而患者既往多方求醫,使用西藥解痙平喘雖然可以短時間內起到效果,但卻無法解决病因,而既往中醫使用益氣養陰潤肺藥物,也均未起到良好療效,大概只考慮到咳嗽日久後肺氣陰兩虛,卻忽視了肺中有寒、大腸有熱的病機變化。 span>
對於此類肺寒、大腸熱型咳嗽患者,鄒教授認為應採用針藥結合方法,即通過針刺使患者的症狀在短時間內迅速消除,再通過中藥進行綜合治療。 strong>本患者初診時表現為頻繁刺激性乾咳、大便硬結,這是風寒犯肺、衛陽不足、大腸熱結的體現,故採用針刺商陽穴宣肺瀉熱通腑、合穀穴通達腠理、止喘穴降逆平喘; 中藥處方上,使用麻杏石甘湯去石膏以清宣肺氣,合用歸一飲以昇發元氣,麻黃、附子合用又可補肺腎陽氣、宣發衛陽,再加皂角刺疏風透邪、烏梅斂肺止咳,加法半夏、茯苓以降逆化痰、培土生金,加赤芍、當歸以養血活血。 諸法合用,共奏清宣肺氣、清熱通腑之效。 span>
手陽明大腸經——商陽穴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8.itc.cn/q_70/images03/20211230/f3b2df53cfa44cddb88565e051ebe9ae.png "/>
商陽穴位於在手食指末節橈側距指甲角0.1寸,是手陽明大腸經的起始穴位,屬於五輸穴中的井穴。 《靈樞·九針十二原》雲:"所出為井",井穴是經絡中經氣所發出的部位,具有調節整條經脈氣血的功能。 現代研究表明[1-2],針刺井穴具有明顯清熱、鎮驚、醒腦、開竅的效果,對高熱、中風、頭痛等疾病有較好的療效。 span>
《素問·咳論》有"肺咳不已,則大腸受之"的論述,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互為表裡,肺與大腸的病變常是相互關聯的,而商陽穴即是大腸經與肺經相交接的穴位。 《針灸大成》記載:(商陽)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聾,寒熱痎瘧。 囙此,商陽穴具有清瀉陽明、宣肺利咽、開竅醒神的功效,可用於便秘、咳嗽、熱病、暈厥等疾病的治療。 span>
預防過敏性咳嗽小妙招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9.itc.cn/q_70/images03/20211230/36be0e4bea8b4e6ca1be96fb5e040431.png "/>
1. 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對於過敏性咳嗽的預防,尤其應該注重避免外邪入侵。 span>自然界异常的氣候溫度變化及花粉、絨毛、粉塵等過敏原也會對人體產生影響,容易引發過敏性咳嗽; span>現代空調的使用使室內外溫差過大,且阻礙空氣流通,使塵蟎、細菌滋生,這在中醫學看來也屬於"虛邪賊風"的一種。 span>鄒旭教授建議,預防過敏性咳嗽應留意异常氣候變化,及時增添衣物,遠離過敏原; span>合理使用空調,避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定時通風換氣,謹避"虛邪賊風"! span>
2. 起居有常,無厭於日
中醫學認為"正氣存內,邪不可幹",外邪和正虛是過敏性咳嗽形成的兩個必要條件。 現代人熬夜、過度勞累、情志內鬱等均可導致正氣不足,以至於無力對抗邪氣,從而誘發過敏性咳嗽,囙此,在躲避外界虛邪賊風的同時,也應注重身體內正氣的鞏固。< strong>鄒教授建議,一定要保證規律起居習慣,拒絕熬夜,適當休息,舒暢情志,還可以通過曬太陽的管道提升正氣,增强防病、抗病能力。 strong>
3. 強身健體,增強體質
適當參與體育鍛煉,可以促進氣血流通,使氣血旺盛,有利於陽氣的昇法,也可改善情緒與精神狀態,提升心肺功能,增強體質和抗病能力,還可以控制體重,有助於預防感冒、咳嗽的發生,對治療鼻炎、咽喉炎、慢性扁桃腺炎等疾病也有重要意義。< strong>鄒教授建議每日慢跑20~30分鐘或步行8000~10000步,最好在早晨或下午有陽光的時候,可以增强正氣,預防過敏性咳嗽的發作。 strong>
4. 合理膳食,培土生金
過敏性咳嗽是一種呼吸系統的疾病,但與日常飲食消化息息相關。 雞蛋、牛奶、蝦、蟹等食物容易引起機體過敏反應從而誘發過敏性咳嗽或其他呼吸系統疾病,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對消化系統刺激過大,也有可能引起呼吸系統的疾病反應。< strong>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曾提出"雜食不偏"的飲食養生理念,鄒教授建議,預防過敏性咳嗽應注意少食易引發過敏的食物及辛辣、寒凉的食物,以免誘發疾病、損傷脾胃。 strong>
< img height="322"width="241"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3.itc.cn/q_70/images03/20211230/28380240b48b40e5824f415a94f43277.jpeg "/>
< span>鄒旭,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廣東省中醫院胸痛中心主任、重症醫學科大科主任。 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學術經驗繼承人,第二届全國傑出青年中醫,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