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這幾天,大家的朋友圈都頻繁被"冬奧會"所刷屏了吧? p>
當然,北京冬奧會如火如荼地盛開,也帶動了人們對冰雪運動的興趣和熱愛。 p>
甚至在這個春節期間,滑雪運動也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節日選擇,大家在家門口滑雪、滑冰時,同時也帶動醫院骨科求診數逐漸攀升。 p>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0.itc.cn/images01/20220211/8924c1c66c4843a9be5a3fa1d0d9503b.png "/>
雪道盡頭,是骨科? strong>
據2021年對中國崇禮某大型滑雪場人群的損傷情况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p>
研究匯總了兩個雪季的損傷情况。 共計發生753例事件,167例出現關節和(或)韌帶損傷,147例出現骨折或骨裂,53例出現腦顱震盪或內臟損傷。 p>
無論是哪一種,痛苦都難以想像。 p>
而這些受傷事件中統計到,男性占比均高於女性,且男性更容易發生骨折。 p>
從中還得知,根據年齡分層,21-30歲的患者占比最大,一方面是這個年齡段本身是滑雪運動的主力軍,另一方面則是因其身體素質較高,從而更容易追求刺激和冒險。 p>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211/00ea3e4d4740473aa84971dd2d0ed929.png "/>
滑雪運動一旦受傷,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就是膝蓋
事實上,滑雪運動一旦受傷,最容易發生傷害的部位便是膝蓋,尤其是前交叉韌帶斷裂最為常見。 p>
但很多傷者往往對傷情並不瞭解,總覺得不是特別疼,進而忽視去醫院檢查,於是休息一兩周就有所好轉,認為只要走路就代表恢復,又開始運動。 p>
而在運動後,又會發現韌帶和半月板出現損傷,關節持續不穩定,損傷逐漸擴大化。 p>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7.itc.cn/images01/20220211/04a84e72a59a4f759cd5616e0ee54993.png "/>
出現半月板損傷,又該怎麼辦? strong>
半月板損傷主要與膝關節扭轉間接暴力或是長期負重累積損傷有關。 p>
這種疾病的發病率較低,一萬人中每年發病只有6至7例,男女比例是2.5~4:1。 患病者會有疼痛、腫脹、關節彈響以及交鎖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會導致患者活動受限。 p>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0.itc.cn/images01/20220211/7f2bc226251a444983d9d4844ff2697a.png "/>
該病應該怎麼來治療呢? strong>
針對於膝關節疼痛、腫脹較明顯的患者,可通過口服或外用消炎鎮痛藥,消除腫脹,緩解疼痛。 p>
在急性損傷發生時,患者首先要做的是停止活動,原地休息,儘快冰敷,然後再用紗布加壓包紮,將損傷處理好之後,再考慮用藥。 p>
而針對於損傷嚴重,有固定位置劇痛,伴有關節交鎖,活動受限的患者,應該儘早進行手術治療。 p>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4.itc.cn/images01/20220211/f023aa6398a941488d8ad03a33f9979c.png "/>
手術前,需根據患者的病史、症狀、MRI檢查的結果做出臨床診斷,選擇適合的手術。 另外,患者還需選擇麻醉的管道,如全麻、腰麻或局部神經阻滯麻醉等。 p>
經過手術後,患者需進行相關的康復訓練,儘早地進行康復訓練,可顯著提高患者預後質量,避免關節粘連以及肌肉萎縮等併發症的發生。 p>
其中在成形術後的第一階段,患者需被動完全伸膝,屈膝達到90度,不過需要長時間站立或行走。 p>
而第二階段可恢復正常步態,但避免體育運動,到了第三階段則可以無痛跑步。 p>
總而言之,滑雪運動雖說不錯,但咱們也需要有敬畏之心。 p>
< img src="http://www.sohu.com/a/ https://p6.itc.cn/images01/20220211/d026d4b2282b49a2af4f36d1e9507acc.png "/>
不僅需要認識到冰雪運動的風險,對自己的運動能力還需要有基本預估,提前熟悉場地和環境,並且還佩戴好應有的防護裝備。 p>
尤其是那些練習一段時間,就像嘗試一些高難度動作的滑雪者,需要一定要量力而行,在難度和時間上都要對自己有一定把控。 p>
參考文獻:
【1】馬微,米婭莉,楊新明. 滑雪損傷情况調查——以河北崇禮某雪場為例[J]. 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21,37(08):19-21. p>
【2】陳偉光,田小健. 滑雪者運動損傷的預防與救治[J]. 冰雪運動,2007(02):57-59.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