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麵包第一次烤這麼好,原來是多放了這東西,配方趕緊分享出來
admin
2021-07-24 11:53:24
0

原標題:麵包第一次烤這麼好,原來是多放了這東西,配方趕緊分享出來

【麵包第一次烤這麼好,原來是多放了這東西,配方趕緊分享出來】

今天最高溫度26°,這溫度一看我就興奮了,喜歡烤麵包的朋友大概知道是為什麼。這種氣溫簡直是做麵包最佳氣溫,不做一爐麵包都對不起這好天氣啊。

所以我今天吃完午飯放弃了午休,馬上奔向廚房開始揉面了。我今天要做的是一款早餐麵包:腸仔包。本來的設想是烤一爐小巧可愛的腸仔包,大概比手掌小點的早餐麵包,但揉面放資料的時候出了一點差錯,導致最後烤的麵包擠在一起,而且體積比我預想的大了很多,組織也特別柔軟。

大家看看上圖我咬開的麵包,組織和雲朵一樣,特別細膩綿軟,烤完我就吃了一個,太過癮了,這個配方我要一直收藏。

這次失誤讓我意外收穫了一爐體積超大,組織超綿軟的腸仔包,除了擠在一起這個缺點之外,其餘簡直完美。高興之餘我趕緊將這配方分享出來給大家,希望大家也能烤出好吃的麵包,喜歡吃麵包的來看看吧。

【配料】

高筋麵粉250g /酵母3g /鹽2.5g /牛奶138g /白砂糖20g /雞蛋56g /黃油20g

裝潢:

沙拉醬/番茄醬/火腿腸

【步驟】

1、所有資料稱量好,黃油提前拿出來軟化,我是早上拿出來的,下午揉面的時候已經很軟了。

除高筋麵粉、酵母、鹽、牛奶、白砂糖、雞蛋放入廚師機和麵桶,啟動廚師機揉面至擴展階段,如下圖,能拉出厚膜的狀態。

2、加入軟化的黃油,繼續揉面,可以拉出薄膜即可,不需要手套膜。如下圖,其實我這個已經揉出手套膜了。廚師機揉面就是容易揉過,沒有廚師機的揉到黃油全部融進麵團就可以了。

3、揉好的麵團可以測一下溫度,最好不要超過26°,超過了26°的麵團,發酵過後組織不會太好,如果你的麵團溫度超過了26°,可以放入冰柜冷藏至26°以下再繼續發酵。

4、麵團室溫發酵至兩倍大,發酵好之後排氣,分割成相等的8份,我就是隨便分的,因為我犯懶了。

8個麵團蓋上保鮮膜鬆弛20分鐘。

5、鬆弛好的麵團擀長,中間切一刀,夾入半個火腿腸就可以了。

6、全部弄好的腸仔包放入烤盤中。

放入烤箱,啟動"發酵"程式,下麵放一盤熱水,進行第二次發酵。

7、發酵至兩倍大之後取出,倒掉熱水。二次發酵好的麵包把我驚到了,居然長了這麼大!真是始料未及,發得都擠在一起了,破了賣相,只能硬著頭皮烤了。

8、麵包表面擠原味沙拉醬和番茄醬。

烤盤下火165°,上火160°預熱10分鐘。

預熱完之後,將腸仔包放入烤箱,下火165°,上火160°中層烘烤20分鐘即可。

*烤箱溫度和時間僅供參考,請根據自家烤箱來設定。

烤好的麵包取出,放凉至手心溫度之後裝入保鮮袋,室溫保存。第二天當早餐配一杯牛奶,美滋滋啊。

不知道大家看出來沒有,我多放了什麼?還是我來揭曉吧,本來的方子裏,雞蛋只放半個,我手一抖放了一整個,結果麵包就和瘋了一樣,膨脹到這麼大。

所以我明白了,多放雞蛋麵包就長得大。

二發的時候已經擠在一起了,烤完之後更加擠了。我一看組織,嘿,這也太棒了!這個配方我必須記下來,以後做腸仔包就認定這個配方了。

大家喜歡這款腸仔包嗎?喜歡的朋友可以收藏一下試試看哦。

更多內容關注我吧。

圖文皆原創,創作不易,請尊重!嚴禁搬運,盜圖,抄襲,違者必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