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醫學導師:
知名養生專家、廣東省名中醫、廣東省中醫院副院長楊志敏教授
【毎日一膳】或湯,或菜,或粥,或糖水,或茶,盡顯嶺南飲食之文化,中醫藥膳之精華。感恩自然所賜予毎一種食材的特性,感恩毎一種食材為人的健康帶來無限的可能。人類在獲得健康的同時,我們更要愛護地球。地球健康,人才能長久健康!
烏梅(上)
高溫持續的夏日,無窮無盡的熱量從烈日中傾瀉而下,烘烤著大地,令人揮汗如雨,倍感不適。在這段日子裏,人們會出盡渾身解數,和暑熱作鬥爭,以緩解隨之而來的身體不適,各種各樣的清凉飲料,總讓人愛不釋手。
如今物質豐盛的年代,清凉飲料可謂多不勝數,什麼可樂、果汁、冰紅茶,隨口就能說出一大堆,然而,這類清凉飲料大多含有香精和色素,喝多了對身體無益,還損傷脾胃,令人發胖。其實,老祖宗們早就給我們留下了夏日消暑的絕佳清凉飲料,它不僅清爽解暑,還特別的開胃健脾,消油解膩,是炎炎夏日不可多得的保健飲品,它就是酸梅湯。
夏季出汗多,容易遺失津液,多吃酸味食物能够生津解渴而斂陰,防止流汗過多而傷陰,而且酸味能刺激唾液和胃酸分泌,緩解應炎熱引起的食欲不振。酸梅湯以烏梅為主角,搭配山楂、桂花、甘草、冰糖等資料,味道酸甜可口,還帶著陣陣的桂花幽香,一碗下肚,消暑送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提神醒腦,而且藥性微溫,既能解暑又無其他清凉飲料寒凉傷脾胃之弊。夏日炎炎,喝上一碗酸梅湯豈不快哉。
今日推薦
桂花酸梅湯
資料:
烏梅1個,山楂15克,熟地15克,陳皮半瓣,桂花、冰糖適量。
做法:
(1)把烏梅、山楂、熟地、陳皮先清洗,用煲湯袋裝好。
(2)向鍋內加入適量清水煮沸,放入煲湯袋小火煮40分鐘。
(3)放入冰糖煮至融化,去掉煲湯袋,加入桂花即可。
專家點評:
烏梅,為青梅薰制而成,能生津止渴,能使浮越在上的虛火歸位。搭配健胃消食化肉食積的山楂,能引火下行的熟地,健脾順氣的陳皮,清香怡人的桂花,煮一鍋口感酸甜,健脾胃,消食滯的茶飲。"心靜自然凉",用心做一鍋酸梅湯,放弃唾手可得的"快樂肥宅水",自然能品嘗到不一樣的夏日滋味。此茶能緩解口咽幹苦,久咳少痰,食欲欠佳等不適,適合福斯盛夏保健時食用。
小貼士:
消化道潰瘍者、孕婦、學堂控制欠佳者不宜。喝常溫的酸梅湯其實比冰鎮的更解渴與養生。
↑點擊進入,望舌問膳
福利
《每日一膳》全面升級啦!
如果您有獨門菜式、家傳菜單、拿手好菜,或是在製作《每日一膳》菜式的過程中靈感不斷,改良和加工後的菜式色香味俱全,不妨把製作過程和成品通過文字、照片或視頻的形式記錄下來,通過下方二維碼投稿到我們欄目。
我們會定期評選"粉絲靚菜",參與製作的您,會得到一份神秘大獎哦!
掃一掃,來投稿,驚喜大獎等著您~
溫馨提示:
每日一膳出書啦!購買《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掃二維碼購書有優惠,更有機會獲得楊志敏教授親筆簽名版圖書。
【每日一膳】設立了每期當值醫生,如果大家有什麼疑問,可以留言提問。
本期當值醫生:張嘉文
住院醫師,醫學碩士。
廣東省保健協會中醫治未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醫藥學會治未病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委員。
擅長:針刺、艾灸結合中藥調治多種亞健康狀態,如疲勞狀態、失眠狀態等;偏頗體質,如陽虛質、氣虛質等;及多種內科疾病,如慢性胃炎、四季感冒等。
出診:週三下午、週四上午、週五上午(大德路總院研修樓7樓健康調養科)。
想要知道您是何種體質?可以到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辨體質哦!
地址: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研修樓七樓。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
"每日一膳"欄目由廣東省中醫院攜手《南方日報》聯合推出,每天在"廣東省中醫院"官方微信、南方日報、"南方+"APP同步推送。
供稿:廣東省中醫院每日一膳團隊
執行編輯:朱海媚
稽核校對:何明坤
責任編輯: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