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買郫縣豆瓣醬時,瓶身配料多,再便宜也不建議買,一看就不正宗
admin
2021-07-29 02:40:44
0

原標題:買郫縣豆瓣醬時,瓶身配料多,再便宜也不建議買,一看就不正宗

人不管走到哪一步,總得找點樂子,想一點辦法。是的,美食就是我找得樂子,想的辦法!小談食刻和你一起認真對待吃下的食物!

提到豆瓣醬,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的名氣越來越大,就像是山西老陳醋一樣,尤其是喜歡吃川菜的朋友,家裡多少都會有一瓶豆瓣醬,用它炒回鍋肉吃,巴適得很。如今市面上的豆瓣醬,都寫著郫縣豆瓣醬,品類更是多達70多種,在諸多的品牌當中該如何去選呢?

有朋友說,紅油越多,豆瓣醬越正宗,但是四川老鄉卻說外行人才看顏色,內行人專看它。這個它到底指的是什麼呢?為了解開這個謎底,我們先瞭解一下豆瓣醬的由來,相信從製作工藝,還有其歷史變革中,是可以找到答案的。

一、關於豆瓣醬的由來(豆瓣醬的由來,有2個版本)

版本一,

在明末清初的時候,正值持續一百餘年的"江西填湖廣,湖廣填四川"移民大潮。這些移民在入蜀的途中,賴以充饑的蠶豆因為遇到陰雨天氣而出現發黴,但是卻又捨不得拋弃,然後就把它放到田埂中去曬,晾曬完放點鮮辣椒拌著吃,竟鮮辣無比,餘味悠長。後來有的移民便以此為生,豆瓣醬起源和移民不無關係。

版本二,

這就要講到最早的豆瓣醬,"益豐和"了,它是在清咸豐年間,由陳守信是創立的,屬於他的獨家配方,就像王守義的十三香一樣,"益豐和"也可以說是郫縣豆瓣醬真正的老祖。

個人認為,這兩個版本其實可以合成一個,前者是豆瓣醬的雛形,後者得以改進,然後創制出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郫縣豆瓣醬,按照時間來看,這也是比較符合的,畢竟在當時,每家基本上都會製作豆瓣醬,只是缺少一個體系,而陳守信便是這個體系的發起人。

隨著時代的變革,到光緒年間,湧現出了多個品牌,除了"益豐和"還有"元豐源"以及"道生昌"等等。新中國成立以後,迎來了公私合營,這個時候當時最大的兩家廠,"益豐和"還有"元豐源"成立了國營豆瓣廠,而其名下的品牌"鵑城"牌郫縣豆瓣醬,便是其首個產品,一直暢銷至今。

二、豆瓣醬的製作工藝(12字口訣)

製作豆瓣醬其實是非常複雜的工藝,蠶豆處理好,需要發酵,然後再是曬。它講究12個字,即"晴天曬、雨天蓋、白天翻、夜晚露"。當然這12個字裡面包含了很多,單說翻,你要翻的勻稱,翻得徹底,要讓所有的豆瓣都曬到太陽,這覺得是一個科技活。豆瓣翻曬一年左右,才可以起缸,這個再放入辣椒末和鹽混合均勻,進行貯藏發酵,這時間至少也得5個月左右。

優質的豆瓣醬,是不添加任何的香料,但是卻能够做到醬香濃郁,油脂能够出現醇香油亮,辣而不燥,粘稠絨實。如今很多的豆瓣醬,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劑,尤其是豆瓣醬的顏色,紅油特別的多,而且貯藏基本都是靠防腐劑,比如山梨酸鉀或者是苯甲酸鈉,這些防腐劑添加的越多了,其實越不值得買。

三、市場上的郫縣豆瓣醬品牌

很多人有一個誤區,覺得郫縣豆瓣醬,應該屬於那個廠的,而且只能是指定品牌,這裡需要糾正一下,郫縣豆瓣醬就像是山西老陳醋一樣,它是一個典型的福斯品牌,不屬於那個廠商。在郫縣境內,有100多家豆瓣醬企業,可以用"郫縣豆瓣"的證明資格。

我們經常看到的豆瓣醬品牌有"鵑城"牌郫縣豆瓣;"紹豐和"牌郫縣豆瓣;"丹丹"牌郫縣豆瓣;"川郫"牌郫縣豆瓣等等,這些品牌其實口碑都很不錯,尤其是"紹豐和"和"娟城",它們兩個是"中華老字型大小",而娟城郫縣豆瓣醬則是有"中華老字型大小"以及"中國馳名商標"兩個身份。

四、豆瓣醬的挑選原則

買郫縣豆瓣醬時,瓶身配料多,再便宜也不建議買,一看就不正宗。上面以及講到過,真正的郫縣豆瓣它是很少添加其它的香料,添加劑的,一旦瓶身瓶料比較得多,說明就放了很多的防腐劑,這種豆瓣醬是不值得買的。

另外為什麼說,外行人看顏色,內行人專看它,外行人更多的是看豆瓣醬顏色好不好,但是恰恰忽略了配料錶中的文字,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習慣看配料錶,真正懂郫縣豆瓣的內行人,首先會看產地,其次是看配料中是否含有大量的大量的添加劑。

綜上所述:

1、郫縣豆瓣醬,現時來講還是小而散的發展格局,真正的老字型大小只有兩家,要選到物美價廉的郫縣豆瓣醬,需要注意看配料錶。

2、添加劑在配料錶中出現得越少越好,這是基本常識,豆瓣醬之所以能够保存很久,是因為它的鹽分很高,而不是添加了大量的防腐劑。

3、等級低的郫縣豆瓣醬才會放紅油及大量添加劑,真正品質比較好的豆瓣醬,色澤暗紅,無油,無添加。

【本文由"小談食刻"原創,未經許可不得删改、盜用,侵權必究】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