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入秋後,奶奶經常曬乾的5種蔬菜,留著冬天燉肉吃,味道超級香
admin
2021-07-09 15:19:39
0

原標題:入秋後,奶奶經常曬乾的5種蔬菜,留著冬天燉肉吃,味道超級香

北方的朋友,應該對"

曬乾菜

"都不陌生,尤其是東北地區,早年間入冬之後,氣溫下降,不再適合種植蔬菜,所以大人們

總會在入秋時期,提前將新鮮蔬菜"曬乾去水",為過冬做準備

脫了水的蔬菜更容易儲存

,等到冬天蔬菜吃緊,便用清水重新泡發,最好是再切上一碗五花肉,一起放在鍋內熬燉。

窗外大雪紛飛,屋內熱氣縈繞

,一葷一素間,各有妙處,滿屋的濃香散之不去,怎一個痛快了得。

當然,現在的"

物流運輸

"與"

大棚種植

"已經非常普遍,

即使是冬天,也能隨意吃上"反季節"蔬菜

但吃過的朋友肯定都知道,

"幹蔬菜"要是做好了,更有一番滋味,甚至比"新鮮蔬菜"還香

這可不是誇大其詞,今天就給大家分享,

我從小吃到大的"幹蔬菜"

,看看都有哪些。

①南瓜幹

老熟南瓜最佳,

刮皮去瓤

後,切成

0.5cm薄片

,在鍋中

蒸制

,但時間不要太長,蒸軟即可,如果太熟就成"南瓜泥"了。

在豔陽通風處,讓水分盡情揮發,曬好的南瓜片,放在

密封的玻璃罐中

即可。

古法講究"

三蒸三曬

",但南瓜軟糯易爛,蒸制一次即可,並且口味會更加香甜。

將南瓜幹粉碎後,用小米煮"

南瓜粥

",絕對的冬季養胃首選。

鍋中加水,熬成"

南瓜菜湯

",加些許胡蘿蔔、香油點綴即可。

口味重的可以用"

幹辣椒

"與"

蒜苗

"爆鍋,加鹽提味,超級下飯。

冬季需進補,"

燉牛雜

"也可,配料可自選,建議配蕃茄、白蘿蔔片等清淡食材。

②冬瓜幹

同樣是

去皮去瓤

洗淨切片

,儘量更薄一些,更容易曬透。

白天在"烈日"下暴曬,晚上收回屋內

,如此反復。

曬乾後,繼續掛在

通風處

,風乾水分,放在玻璃罐中密封保存,1年都不成問題。

將冬瓜幹泡發後改刀,與"

瘦肉

"煨燉,調味料可選

鹽、味精、食用油、醬油

等,濃香間,

潤膚又止咳

將肥肉煸出油來

,用

葱、

熗鍋,放入泡發的

冬瓜片

,加鹽翻炒至軟化,即可出鍋。

③蘿蔔乾

民間有"

冬吃蘿蔔夏吃薑

"的說法,其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白蘿蔔洗淨後,不用刮皮直接改刀成條,可以厚一些(

2cm

),因為

曬乾後的蘿蔔條會縮水

用食鹽搓洗均勻,晾曬至"

蜷縮

發蔫

"即可。用保鮮袋裝了,放在冰柜保存。

蘿蔔乾浸泡洗淨,用

八角、花椒、辣椒粉、芝麻

炸油,將其與

蘿蔔乾、食鹽

一同在容器中攪拌均勻,

又香又辣又下飯

同樣是"浸泡洗淨",用

蒜末、辣椒

熗鍋,放

猪肉片

翻炒,加

醬油、食鹽

,最後加入蘿蔔乾炒出香即可。

④筍乾

應季的竹笋

剝皮洗淨

,切塊後用

鹽水

煮透。

之後

再抹一次鹽

,用線繩掛起來

晾曬

等水分完全蒸發後,放在

儲藏罐

中,2年左右都不成問題。

筍乾提前煮開,用

薑、蒜、花椒、八角

爆鍋,放

猪肉片

炒至變色,加入

筍乾、醬油、鹽

調色提味,加水大火煮開,轉小火煨燉收汁即可。

筍乾用

熱水泡發

,改刀切塊後,

按照做紅燒肉的方法

,與五花肉塊一同燉煮,建議用

高壓鍋

,能够完美的將筍乾煮透,吃起來絲毫不費牙口。

⑤豆角幹

豆角可以多準備一些,因為

曬乾後會大幅度縮水

,重量不及原來的

九分之一

用鹽水煮5分鐘,

瀝幹水分後,掐雙頭,撕邊筋

,在陽光下暴曬2-3天即可。

可截斷,也可成根晾曬,幹豆角有一股獨特的"菜香",曬一次你就知道了。

豆角幹泡發切段,將五花肉(或者臘肉片)翻炒至變色,加鹽、醬油、葱、蒜與豆角幹一同煮20分鐘,直到肉塊軟爛,湯汁收少即可。

同樣泡發切段,

肉末

料酒、生抽、鹽、薑、蒜

醃制20分鐘後,二者攪拌均勻,上鍋大火蒸制20分鐘,撒上蔥花、蒜瓣即可,雖為肉,但低脂少油,非常適合女士食用。

——輕肥說——

直到現在,以上5種蔬菜,每年入秋後,奶奶都會挑兩樣曬出來,當然前提是價格要便宜,性價比高才有意義。

雖然現在新鮮蔬菜唾手可得,

但終究還是喜歡這些"老俗套"美食

,因為它們佔據了我的童年,我只能用這種管道去回憶它。

不知道您都吃過哪些?或者更喜歡哪一種?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