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包治百病”、“药到病除”……这些字眼几乎随处可见,似乎牢牢抓住了那些被病痛折磨得身心俱疲的人们,而48岁的王先生也不例外。
48岁的王先生得糖尿病已经很多年了,他十分渴望摆脱每天吃药、测血糖的束缚,为了让家里面的负担小一点,王先生也是在一家公司兢兢业业的干了很多年,薪资也还不错,他十分期盼着有一天迹出现,直到一次晚上谁知道,偶然的拿起手机刷起了社交平台,才让他看到了“曙光”。
王先生看到了一个号称能根治糖尿病的广告,广告上面的“药到病除让王先生很是感兴趣,夸张的说辞和声情并茂的推销,让王先生深信不疑,直到掏出了自己的腰包。可几万块钱转出去后,换来的不是康复,而是血糖飙升和逐渐越来越明显的头晕。
医生的话如当头一棒:“糖尿病没有办法完全根治,网上那些都是骗子!”王先生这才大吃一惊,相信很多人像王先生一样,在慢性病的阴影下,无数患者在求医的路上迷失方向,掉进虚假宣传的陷阱。
他们渴望解脱,却往往被骗钱财,延误病情,甚至是离开了这个世界。不可否认,这残酷的现实慢性病防也让我们看到了人们对疾病缺乏认知,盲目追求“根治”。
科学的认知是拨开迷雾的第一步,唯有认清疾病的本质,才能找到正确的应对之道,以下8种疾病属于慢性疾病,无法根治。
1.糖尿病:相信大家都对糖尿病并不陌生,尤其是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并且2型糖尿病不可治愈,唯有借助药物(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控制方可稳定病情。所以说,市面上各类“糖尿病治疗仪”只是辅助,并不是根治良策。
科学的控糖目标是将血糖、血压、血脂等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最终获得与常人无异的预期寿命,而王先生的悲剧恰恰说明了盲目追求根治的危害性。
2.老年痴呆: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很多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都会患上这个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起病非常的隐匿,进行性发展,并且是不可逆的。
目前市面上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愈老年痴呆,只能通过药物延缓病程进展,一些号称能逆转老年痴呆的“神药”或“偏方”,不过是利用患者的焦虑心理进行欺骗。
3.慢阻肺:慢阻肺是一种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在我国患者数量庞大,达到惊人的一亿人,这个数量可想而知。虽然慢阻肺无法治愈,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症状,预防病情恶化。
4.高血压: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很多老年人都有高血压的困扰,但高血压目前无法治愈,治疗目标是通过药物控制血压达标。确诊高血压后,一般情况下都需要服药,并配合生活方式干预,如限制饮食、加强运动、调节情绪等,才能取得最佳的控制效果。
5.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虽然是一种很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但哮喘无法根治,不过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控制病情,甚至可以脱离药物正常生活和工作。千万不要轻信偏方而停用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6.风湿性疾病:风湿性疾病是一组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特点是认知率低、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大部分风湿性疾病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可以控制病情,保持正常生活。
7.前列腺炎:前列腺炎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疾病,而是一组症状的统称。不过导致前列腺炎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细菌感染有关,目前治疗以缓解症状为主,无法根治,且容易复发。
8.银屑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病因复杂、顽固难治的慢性皮肤病。截止目前没有特效药可以治愈银屑病,临床治疗方案也并非对所有患者都有效,那些号称可以治愈银屑病的广告,纯属虚假宣传。
除以上多种疾病之外,还有一些慢性疾病是同样的结果,比如说慢性肾病:慢性肾病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损害,其进展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许多患者对慢性肾病的认知不足,盲目相信所谓的“偏方秘方”,结果不仅浪费金钱,还可能加重病情,最终发展为尿毒症,而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乱用药物会增加肾脏负担,加速肾功能衰竭。
肝硬化是一种无法逆转的晚期慢性肝病,其并发症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生命。一些肝硬化患者由于内心的恐惧和着急很容易“病急乱投医”,乱用中药,殊不知中药的代谢也要经过肝脏,反而加重肝脏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病因至今也无法明确,甚至可能与遗传、环境和雌激素有关,并且它的症状是多种多样的,目前无法治愈,需要终身治疗,许多患者因为长期病痛的折磨,容易轻信虚假宣传,上当受骗。
溃疡性结肠炎为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病因至今未可知,并且这个病症有终身复发之倾向,需长期疗治。
类风湿性关节炎:控制关节炎症,延缓关节破坏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关节,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治疗目标是控制关节炎症,延缓关节破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什么那么多患者会掉入“根治”的陷阱,轻信虚假宣传?这说明了很多人都掉入了慢性病防治的误区。
对疾病的认知不足:疾病认知不足是误区的根源,许多患者对慢性病的长期性、不可逆性缺乏了解,对“带病生存”的现实难以接受。
他们渴望快速摆脱病痛,回到健康状态,这种急切的心理,让他们更容易被“根治”的承诺所吸引。正如王先生一样,他深知糖尿病的难缠,长期服药的痛苦让他渴望解脱,于是紧紧抓住那根并不存在的“救命稻草”。
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患者的困境,当今时代,真假信息混杂,患者很难辨别信息的真伪。一些虚假医疗广告利用络平台,伪造专家身份,编造治愈案例,大肆宣传所谓的“特效药”或“祖传秘方”。这些虚假信息迷惑性强,容易误导患者,让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
焦虑:患者的焦虑情绪也是滋生误区的温床,慢性病的长期折磨,不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会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他们担心病情恶化,害怕失去生活能力,这种焦虑情绪让他们更容易病急乱投医,失去理性判断。
并且,一些患者认为大医院“排队难、看病贵”,对医生的解释不够耐心,转而相信那些“态度热情、承诺包治”的“江湖郎中”或“民间神医”,实际上这样做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面对慢性病,我们必须放弃“根治”的幻想,树立科学的疾病管理理念,这条道路没有捷径,唯有科学、理性、坚持,才能最大程度地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1.规范的药物治疗:对于大多数慢性病而言,药物治疗是控制病情的主要手段,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切勿擅自停药、减药或更换药物。例如,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糖尿病患者需要根据病情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如果患者擅自停药或者更改用药剂量,极有可能致使病情出现反弹,甚至进一步加重。
2.改变生活方式:除了药物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对慢性病的管理同样重要。
饮食调整:糖尿病患者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高血压患者需要限制盐的摄入量,高血脂患者需要减少脂肪的摄入。
适量运动:规律的运动可以改善心肺功能,控制体重,降低血压、血糖和血脂。
戒烟限酒:吸烟有害健康相信大家都知道,除此之外,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加重许多慢性病的病情,必须戒除。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3.心理疏导:慢性病的长期折磨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甚至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患者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沟通、参加病友互助小组、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心理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定期复诊:慢性病的病情变化多端,需要定期复诊,监测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慢性病的防治是一场持久战,我们无法根治所有的慢性病,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的管理,控制病情,延缓疾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活出精彩的人生。希望每一个被慢性病困扰的人,都能摆脱“根治”的执念,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在与疾病的抗争中,守护自己的健康和希望,有任何的身体不适,及时就医才是正确的。
信息来源:
[1]《这8种病无法治愈!说能根治的,都是忽悠!》.健康时报.2022-08-05
[2]《注意!这五种病目前根本无法治愈,千万别被骗了…》.科普中国.2022-01-26
[3]《【提醒】医生:这7种病根本无法完全治愈!千万别花冤枉钱》.人民日报.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