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量喝水是错误的?过了65岁,老人每天喝多少更科学?医生告诉你
创始人
2024-12-08 01:12:30
0

朱大伯总是乐呵呵地说:“你看我,喝水可不是少量的事,天天得喝两大杯,感觉整个人都透心凉了!”

他时常说自己喝水多,心脏都不发憋,浑身轻松,可是,喝水真的越多越好吗,尤其是到了65岁以后,我们到底该怎么喝水,才是最适合的呢?

有很多人觉得,喝水多了,身体就能保持健康,尤其是那些年龄较大的朋友,毕竟,我们都听过“多喝水,身体好”的说法,感觉就像是个万能的健康法宝。

但殊不知,大量喝水对身体的影响可不全是积极的,尤其是年纪大了以后,喝水的方式得好好调整。

喝水不当,可能会给肾脏带来负担,你要知道,肾脏可是负责把你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排出去的。

对于年轻人来说,这个工作还比较轻松,但老年人的肾功能随着年龄增加,逐渐减弱,如果这个时候水喝得过多,肾脏可受不了,可能就会出现水肿或者尿频等症状。

所以,喝水并非单纯的“喝”这么简单,而是需依据自身身体状况,合理把控水量,毕竟并非饮水越多就越好。

然后,还有一些人可能会觉得,喝水多了能清理体内的毒素,对吧,这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尤其是那些吃了很多不健康食物的人。

其实,水确实能帮助我们排除一些废物,但大量喝水并不意味着你能排除更多的“毒素”,其实,过度饮水会加重肾脏的负担,甚至可能导致水中毒。

水中毒,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可怕,长期饮水过多可能让体内的电解质平衡发生紊乱,尤其是钠的浓度会过低,导致头晕、呕吐、昏迷,严重的还可能危及生命。

大量饮水亦可能对血压产生影响,你或许会心生疑惑:“水可促进血液循环,怎会影响血压呢?”

其实,喝太多水导致的体液量增加,会让血管壁的压力增大,从而可能导致血压上升,这一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已经有高血压的人来说,是要特别注意的。

饮水的过量会使血容量增加,心脏为保障血液流动需更努力工作,这可能加剧其压力,甚至引发心力衰竭等问题。

而且,你有没有发现,喝多了水,老是跑厕所?频繁如厕意味着身体要在短时间内排出大量水分,这将造成电解质,特别是钠等矿物质的流失。

如果这些物质流失过多,会让身体变得虚弱,甚至出现抽筋、晕倒等现象,所以,喝水的量过多,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

大量喝水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的道理,特别是对于老年人,过度的水摄入不仅没有好处,还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健康问题——肾脏负担增加、血压波动、水中毒等。

就像车子需要加油,身体也需要水分,但加油可不是往油箱里倒一大桶油,而是要适量。

那么,既然喝水过多对身体的负担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问题来了:我们该如何科学地喝水呢?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那是不是水不能喝太多了,干脆不喝水得了?” 其实,不是这样的,科学的喝水方式,远远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而且每个人的身体需求都不同。

我们要明确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并不是“越少越好”或者“越多越好”,而是要“因人而异”,你可能会问,那“因人而异”具体怎么理解呢?

简而言之,老年人身体会有诸多变化,像肾功能衰退,身体水分平衡调节能力欠佳,水的吸收与排泄速度皆较年轻人迟缓。

所以,喝水不可以简单地依赖“惯性思维”,而是要根据身体的实际需要,来定制喝水计划。

老年人的水分需求量,通常会低于年轻人,尤其是那些已经有心脏病、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老年人。

根据研究,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的水摄入量,大约是1500-2000毫升左右,当然,这个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还得根据季节、体重、运动量以及是否患有某些慢性病等因素来调整。

其实老年人对口渴的感觉相对迟钝,换句话说,年纪越大,身体对“渴”的信号反应就会变慢,你可能会觉得:“不渴就不喝水,干嘛非得喝呢?”

但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一旦我们忽视了口渴的信号,身体就容易处于轻微脱水的状态。

尤其是体内水分不足时,老年人的血液浓度就会增高,这会让心脏和肾脏承受更多的压力,所以,即使不觉得渴,也应该定时喝水,帮助身体维持水分平衡。

但这里又有一个问题,老年人如果只喝水的话,身体可能会面临电解质失衡的风险,尤其是钠和钾这两种矿物质。

如果只是单纯喝水,而不补充一些电解质,体内的水分就可能无法被有效利用,反而容易出现头晕、乏力等不适,这个时候,饮用一些含电解质的饮料就很有必要了。

还有个你可能没想到的点,就是老年人的喝水方式,其实也要“慢”一点,我们常见到很多老年人一口气喝掉一大杯水,这种方式其实对身体并不好。

一次性摄入大量水分,尤其是高龄老人,容易让肾脏一下子受到过大压力,增加水肿的风险,而且,老年人吞咽功能也可能下降,喝水过快可能会呛到。

正确的做法是分多次、少量饮用,如此,既能维持水分的稳定供应,又不会给肾脏造成负担。

是不是觉得喝水这个事儿,真的是“越简单越复杂”?这就是为什么很多老年人,尤其是那些有慢性病的朋友,常常喝水喝得不对,反而增加了健康风险。

事实上,最为妥当的方法便是依据个人的体质与需求,对饮水量予以合理的调整。

比如,体重较大的人,水的需求量相对较高;如果老年人正在服用一些药物,也需要适量调整水的摄入量,因为一些药物可能通过肾脏排泄,需要更好的水分支持。

所以,如何科学喝水,关键就在于“适量”和“分时段”,给自己制定一个饮水的“计划”,而不是等到渴了才想起来喝。

记住,喝水绝对不是无脑的“越多越好”,而是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气候变化以及生活习惯来合理调整。

这不仅能帮助你保持水分平衡,还能避免过度饮水带来的各种麻烦,保证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健康。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要错把肠癌当消化不好,身体出...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科普 | 结直肠息肉到底是什么... 科普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升,肠镜逐渐成为人们常规的体检项目,不少人在肠镜检查时发现了息肉。那么息肉...
西安甲康甲状腺研究院:发现有甲... 人体的内分泌器官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就属甲状腺了。甲状腺对机体的代谢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患...
台媒:台北地检署抗告成功,柯文... 【环球网报道】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因涉台北京华城案和政治献金案遭羁押近4个月,12月27日,柯文哲以...
流感后头晕,出现“新毒株”?回...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支原体病毒、合胞病毒等仍居高位,同时流...
包皮整形术:让你重拾自信与健康... 包皮整形术究竟是什么?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包皮整形术,这是泌尿外科和男科学...
你知道吗?女性常忽视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增厚,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这个问题简直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有这么多的女性朋友都不知道这...
男性晨起后,别做这4件事,比喝... 老刘见多了因为生活习惯不注意而损害健康的案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男性朋友们早晨起床之后有哪四件事情最...
高胆固醇患者不能吃腊肉?医生告...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原创 自... 导读:自带“青霉素”的4种菜,建议大家:天冷要常吃,增强免疫少生病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
肺鳞癌局部转移后还能进行手术吗... 肺鳞癌,作为一种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往往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当肺鳞...
原创 它... 标题:它才是真正的“五谷之王”,调节血糖、助睡眠,这种做法最养人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
儿童扁桃体肥大,该不该割?看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扁桃体肥大是父母们常常面临的医学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构成威胁,更可能影...
原创 夫...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然而,在...
糖尿病早餐就吃它,有营养含糖少... 一天3顿饭,缺一顿都不行,但有一顿饭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吃的,不但要吃,而且...
原创 他... “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佛系少女》 在当今社会,减肥一直是人们口中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对...
高血压患者夜晚有3大表现,高度...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河南省宫内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研讨...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郭晨欣 12月28日,由河南省医学装备学会主办的河南省宫内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研讨...
柿子是胃病“加速器”?提醒:这...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日本流感患者激增,东京等地陷入... 日本媒体当地时间12月27日报道,日本近期流感患者激增,首都东京等36个一级行政区相关指标超过警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