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阅读理解,部分故事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就医。
很多时候,一些看似不起眼的口腔异常,例如口干舌燥、舌苔厚腻、反复的口腔溃疡,甚至挥之不去的口臭,实际上都可能是血糖超标的早期信号。这些信号,你是否曾经留意过?
出现2型糖尿病的群体,以前主要在中老年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成了它的目标,很多年轻人体检“一查一个准”,当然,如果被查出有这种慢性病,也就提醒我们得注意了。
不可否认,在医学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找到彻底根治糖尿病的方法,“缓解”成为了我们能做到的最好结果,但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例如改善不良生活习惯,成为了对抗糖尿病最有力的武器。
及早发现、及早预防,才是守护健康的关键所在,人体就像一个精密的机器,一点小变化都可能提醒我们健康可能出了问题。
而口腔,作为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同时也是与外界接触的窗口,更能反映出我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对于61岁的王叔来说,那可真是深有体会。
王叔年轻的时候是一名教书育人的老师,每天和学生们作伴,要说的话那可真是太多了,还非常的操心,好不容易熬到了退休,王叔也是好好的享受一把生活。
现在在家除了买菜研究做饭之外,还喜欢到公园里面和好友们一起切磋象棋,不知不觉棋艺那是噌蹭的见长,并且王叔有个习惯,那就是喜欢边下棋边吃甜点,甜点就好像是王叔战胜别人的“法宝”一样,吃甜点很容易让人口渴,王叔更是不例外。
每天除了带甜点去公园之外,还会带上一个装满水的大水壶,特别是现在冬天到了,干燥的空气让王叔感到口干舌燥,即使喝下几大杯水也无法缓解。
有一次王叔正下棋下的尽兴的时候,不自觉的大笑了起来,结果却被棋友发现舌头表面有一层又厚又糙的白色舌苔。
一开始王叔根本就没有在意,以为天气太干,或许只是“上火”了,回家之后吃了点清热解毒的药物缓解了缓解,可谁知道却发现症状非但没有改善,反而是越来越严重了。
王叔的老伴觉得情况很不对,她发现王叔舌苔上原本不太显眼的白斑更突出了,还有几颗小红点冒出来,这让王叔的老伴很是疑惑。
接下来的日子里,王叔时常感到眼睛干涩、头晕,晚上也经常因为口渴而醒来喝水,但王叔仅仅只是将这些难受的地方,归功于天气太干喝水太少的原因,于是王叔便开始服用各种滋补品,却发现身体反而更加疲倦。
无奈之下,王叔只得与老伴一同前往医院检查,谁知道原来王叔向来引以为傲的好身体,竟被查出患有2型糖尿病,手里拿着诊断书的王叔老伴瞬间愣在了原地,原来王叔的舌头一直在向他发出警报,只是他从未认真倾听,可惜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相信很多人和王叔有过同样的经历,一般情况下,血糖长时间高的话,会对身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尤其是口腔,因为这里代谢活动很活跃,最容易受到影响。
高血糖会破坏体内水平衡,血糖过高时,肾脏会竭力排出多余糖分,排尿频次与尿量增多,这个时候就会造成体内大量水分流失。
糖尿病患者往往觉得嘴干舌燥,有时舌头还会出现裂缝,口腔干燥因为唾液分泌不足而加重,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让人不舒服的循环。
高血糖会改变口腔的微环境,过高的血糖浓度会使唾液中的糖分含量升高,为口腔内的细菌和真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导致它们大量繁殖,形成厚腻的舌苔,并释放出难闻的气体,引发口臭。
血糖高还会伤到嘴里的小血管,这会影响血液流通,让舌头颜色不正常,可能会出现小红点或者暗红色的情况。
长期血糖偏高,也会对人的神经造成伤害,周围神经性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而舌头,作为高度敏感的器官,其感觉神经末梢很容易受到高血糖的损害,导致舌头发麻、疼痛等不适症状。
口腔7个报警信号
口腔,就像一个精密的报警器,通过各种信号提示我们身体内部的健康状况,而血糖超标,往往会在口腔中留下蛛丝马迹。
1.口渴:血糖偏高时,人们常会感到特别口渴,高血糖会导致多尿和脱水,从而引发口干舌燥的感觉,如果你经常感到口渴,即使喝了很多水也无法缓解,就需要警惕血糖超标的可能性。
2.舌苔发白发厚:正常的舌头表面应该是薄薄的、白色的,并且湿润,但舌苔厚而油腻则不是这种情况。如果你的舌苔变得厚腻,颜色发白或发黄,甚至出现粗糙不平的质感,很可能是血糖升高导致口腔环境改变,滋生了细菌和真菌。
3.口臭:糖尿病患者因为血糖调节不当,身体会积累不少酮体,这也是导致口臭的一个原因。酮体这东西,闻起来有点怪,会通过我们呼出的气体排出来,导致口气不好,如果你发现自己口气异常,即使认真刷牙也无法消除,就需要考虑血糖问题。
4.口腔溃疡:偶尔的口腔溃疡很常见,但如果溃疡反复发作,长时间不愈合,就需要警惕血糖超标的可能性,微血管的损伤还会影响伤口的愈合,导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难以痊愈。血糖高对血管不好,会使得伤口不容易好,口腔溃疡也难恢复。
5.舌头出现裂缝:高血糖有时会让舌头变得干燥,甚至出现裂缝,这是因为体内水分流失,舌头黏膜组织干燥,弹性下降,容易出现裂纹,甚至轻微的溃疡。
6.舌头颜色变化:健康的舌头应该是淡红色,表面光滑,如果你的舌头颜色变得暗红,或者出现明显的红点、瘀斑,可能是高血糖损害了舌头的微血管,影响了局部的血液循环。
7.舌头发麻:如果你的舌头出现麻木、刺痛或灼痛等异常感觉,可能是高血糖损害了周围神经系统,导致舌头的感觉神经末梢发生病变。
血糖高了可不能光等病找上门,早发现、早行动,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1.自测血糖:经常检查自己的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家用血糖检测器操作简便,能让我们随时掌握血糖水平,建议经常检查空腹和吃饭后的血糖值,这样能及早发现血糖的不正常变化。如果怀疑自己血糖超标,或者出现上述口腔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专业的血糖检测和评估。
2.舌头检查:观察舌头的颜色、舌苔、质地和形态,结合其他症状,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血糖问题。
3.合理饮食:注意控制热量摄入,少吃甜食和油腻食品,多吃些富含纤维和蛋白质的食物,建议少量多餐,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尽量避免食用过热、过辣、过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口腔不适。
4.适当锻炼:经常锻炼能让身体更好地利用胰岛素,帮助控制血糖水平,挑选个适合自己的活动,比如散步、跑步、游泳,每周至少做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就好。
5.睡个好觉:保证充足睡眠、生活有规律、学会缓解压力,这些好习惯对保持血糖稳定特别重要。
6.口腔护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缓解口腔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控制血糖,每天早晚都刷牙,吃完饭记得漱漱口,用牙线清理牙缝,这样口腔才能保持干净卫生。用舌头刷或刮舌器轻轻擦洗舌头,清除食物碎屑和细菌。
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而血糖水平的波动更是会在口腔中留下明显的痕迹,从口干舌燥到舌苔厚腻,从口腔溃疡到舌头发麻,这些不起眼的口腔信号,都可能是血糖超标的警示。
不要忽视身体发出的任何信号,尤其是那些容易被我们忽略的口腔异常,及早发现、才能有效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守护我们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