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精神疾病的2大关键点!做到了,你离康复就不远了
创始人
2024-12-09 11:27:07
0

作为精神疾病患者,你最大的愿望是不是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再也不用吃药了?

这个小目标实现起来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只要能掌握其中的关键点,你离康复就不远了~

那么,治疗精神疾病的关键是什么呢?

除了我们一直在强调的长期规范用药外,下面这2点对于精神疾病的康复也非常重要。

一、要学会联盟

在治疗精神疾病时,很多患者和家属都会犯这种错误,那就是把治疗当成是医生的事儿,自己当起了“甩手掌柜”。

实际上,想要打败精神疾病,我们靠医生也要靠自己。

每个人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我们的基因、家庭环境、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对疾病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很大影响,而了解和解决这里面存在的问题都是治疗疾病的组成部分,如果你不能及时给医生反馈,即便是医术再好的医生,那治疗效果也未必理想。

所以,想要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需要我们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联盟。具体要怎么做呢?

平时我们可以多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病情会怎么发展、治疗方法有哪些、治疗会引起哪些副作用等等,这样可以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当要做出一些选择的时候,也能更科学地去做出取舍。

另外,要充分相信你的医生,主动向医生表达治疗诉求,积极和医生讨论治疗情况。当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向医生反馈,寻求帮助,而不是被动接受。

二、要重塑性格

人的性格,简单地说就是一个人的情感习惯和思维习惯,它是导致精神疾病发作的主要因素之一。

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有一定的性格缺陷,比如50%~6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生病前有孤僻、内向、缺乏进取心等分裂样性格的表现,还有一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固执、敏感多疑、嫉妒心强等偏执性格的表现。

性格有缺陷的人,没有办法更好地应对内部刺激(如情绪)和外部刺激的冲击,这就让精神疾病找到了突破口。

所以,想要更快摆脱精神疾病,我们还要学会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

看到这里,有的朋友会问了: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的性格真的能改变吗?

这确实有一定难度,但并不是不能改变,只要在内心寻求改变的驱动之下,通过有效的方式还是可以改变的。

当进入疾病恢复期后,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出调整:

1.改变认知模式

一名精神科医生在网上分享了这样一个故事:

他有一位18岁的抑郁症患者,虽然一直在吃药,但从几个月前,病情却越来越重,还经常和家人大吵大闹,后来只能休学在家。医生和他沟通后发现,是男孩的认知模式导致了抑郁症越来越严重。

男孩告诉医生,在高考前,他会不断暗示自己“我一定要成功”,结果落榜了。好在他是体育特长生,还有第二次考试的机会,但最终还是比录取分数线低了几分。因为接受不了自己的失败,他的病情就越来越重。

你看,我们的认识模式对疾病预后的影响是不是还挺大的?!

所以,想要治好精神疾病,我们要调整过去看待问题的角度、模式,学会悦纳自己,在接受自己优点的同时,也要了解自己其它方面的不足,并且很坦然地承认自己的不足之处,用宽大的胸怀拥抱自己的缺点,然后给自己提出一定的要求,并勇敢地迈出改变的一小步。

比如当你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去学习或者工作,然而成果却不尽人意时,那我们就应心满意足地接受结果,而不是苛责自己,不断给自己加码。

再比如当你发现自己自卑、胆小时,你可以这样告诉自己:胆子再大一些,相信可以你也可以和别人做的一样。每当自己遇到困难想退缩时,你都这样暗示自己,慢慢地,你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树立自信心。

2.处理好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对人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往往都有健康的性格和人生态度;而人际关系不良的人,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你可以去看看那些有着“支配型亲子关系”的家庭,在这种家庭中,父母处于绝对主导地位,凡事都得按照他们的安排,而孩子因为心情长期处于压抑、紧张状态,他们的性格多半是内向的,抗挫折能力也比较差。

那些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往往会有自卑、孤僻、怯懦、粗暴等性格缺陷。父母再婚之后,如果与新加入的家庭成员相处不好,还会出现异常行为,比如情绪混乱、学业失败等。

而和睦的家庭关系和亲密的同事关系,能帮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获取更多精神支持和慰藉,赋予你战胜疾病的力量。

如果你与亲友的关系不是很和谐,可以尝试跟他们进行一次有效的沟通。

沟通是彼此情感的分享,能使双方彼此了解、相互认同,协调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3.调整生活方式

调整生活方式也有助于改善我们的性格缺陷,比如适当进行体育锻炼,能起到调节身心、松弛精神,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但怎么运动是有讲究的,我们需要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来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除了运动项目有讲究之外,每天的锻炼时间也是有要求,应尽量保证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应从小到大,循序渐进。

最后想说的是,性格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且充满不确定性,所以,一定要保持充分的耐心。

如果你觉得单靠自己的力量没有办法改善性格,可以向专业医生寻求帮助~

参考资料:

[1]高方涛.性格心理学:读懂性格背后的心理真相[M/CD].中国铁道出版社,2018-08.

[2]陈煜. 体育锻炼矫正心理缺陷[J]. 家庭医学, 2007(5):54-54.

[3]张腊梅. 改善小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策略[J]. 知识窗, 2019(20):1.

[4]孔祥娜. 人际关系与中学生心理健康[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5(5):3.

[5]李岩. 性格缺陷——心理疾病的诱导剂[J]. 人人健康, 1997(10):1.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不要错把肠癌当消化不好,身体出...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科普 | 结直肠息肉到底是什么... 科普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提升,肠镜逐渐成为人们常规的体检项目,不少人在肠镜检查时发现了息肉。那么息肉...
西安甲康甲状腺研究院:发现有甲... 人体的内分泌器官非常多,其中最主要的就属甲状腺了。甲状腺对机体的代谢和生长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如果患...
台媒:台北地检署抗告成功,柯文... 【环球网报道】台湾民众党主席柯文哲因涉台北京华城案和政治献金案遭羁押近4个月,12月27日,柯文哲以...
流感后头晕,出现“新毒株”?回... 中国疾控中心最新监测结果显示,我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上升趋势,支原体病毒、合胞病毒等仍居高位,同时流...
包皮整形术:让你重拾自信与健康... 包皮整形术究竟是什么?在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向了包皮整形术,这是泌尿外科和男科学...
你知道吗?女性常忽视的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增厚,大家知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吗?这个问题简直让人大跌眼镜!竟然有这么多的女性朋友都不知道这...
男性晨起后,别做这4件事,比喝... 老刘见多了因为生活习惯不注意而损害健康的案例。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男性朋友们早晨起床之后有哪四件事情最...
高胆固醇患者不能吃腊肉?医生告...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原创 自... 导读:自带“青霉素”的4种菜,建议大家:天冷要常吃,增强免疫少生病 在寒冷的冬季,人们往往更容易受到...
肺鳞癌局部转移后还能进行手术吗... 肺鳞癌,作为一种起源于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往往与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等因素密切相关。当肺鳞...
原创 它... 标题:它才是真正的“五谷之王”,调节血糖、助睡眠,这种做法最养人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
儿童扁桃体肥大,该不该割?看完...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扁桃体肥大是父母们常常面临的医学问题。这一现象不仅对孩子的健康构成威胁,更可能影...
原创 夫...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然而,在...
糖尿病早餐就吃它,有营养含糖少... 一天3顿饭,缺一顿都不行,但有一顿饭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一天中最重要的,是必须要吃的,不但要吃,而且...
原创 他... “意志在于磨练,成功在于坚持。”——《佛系少女》 在当今社会,减肥一直是人们口中讨论的话题。尤其是对...
高血压患者夜晚有3大表现,高度...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河南省宫内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研讨... 记者 梁露露 实习生 郭晨欣 12月28日,由河南省医学装备学会主办的河南省宫内疾病与生育力保护研讨...
柿子是胃病“加速器”?提醒:这... 声明:本文均是结合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为了方便大家更好的理...
日本流感患者激增,东京等地陷入... 日本媒体当地时间12月27日报道,日本近期流感患者激增,首都东京等36个一级行政区相关指标超过警戒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