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所说的症状通常指的是癌性疼痛。以下是关于“70%以上癌症患者会出现癌性疼痛,却只有少数人重视”这一说法的科学依据:
一、高发生率的科学依据
- 肿瘤直接引起:
- 肿瘤侵犯神经组织:随着肿瘤的生长,它可能直接侵犯周围的神经组织。神经受到压迫、牵拉或破坏时,会产生剧烈的疼痛。例如,胰腺癌常常侵犯腹腔神经丛,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上腹部及背部疼痛。
- 肿瘤阻塞器官:当肿瘤阻塞管道或空腔脏器时,可引起梗阻性疼痛。例如,肺癌患者的肿瘤堵塞支气管可导致胸痛和呼吸困难;结直肠癌引起的肠梗阻会引发剧烈的腹痛。
- 肿瘤生长导致组织张力增加:肿瘤在局部迅速生长时,会使周围组织的张力增大,刺激神经末梢产生疼痛。例如,脑部肿瘤的生长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导致头痛。
- 癌症治疗引起:
- 手术:手术切口、组织损伤以及术后神经损伤等都可能导致疼痛。例如,乳腺癌手术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切口疼痛以及患侧上肢的疼痛和麻木。
- 化疗: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可能引起周围神经病变、口腔黏膜炎等,导致疼痛。例如,使用紫杉醇等化疗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手脚麻木、刺痛等周围神经痛的症状。
- 放疗:放疗可引起放射性炎症、组织损伤等,导致疼痛。例如,头颈部肿瘤放疗后,患者可能会出现口干、咽痛、吞咽困难等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疼痛症状。
- 心理因素:
- 癌症患者常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状态可能会加重疼痛的感受。心理压力会使身体的疼痛感知系统更加敏感,导致疼痛程度加剧。例如,一些癌症患者在得知自己的病情后,由于心理负担过重,会感觉疼痛更加难以忍受。
二、少数人重视的原因
- 对疼痛认识不足:
- 患者和家属可能认为疼痛是癌症的必然伴随症状,无法避免,从而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可能认为只要癌症得到治疗,疼痛就会自然消失,而没有意识到疼痛本身也需要积极治疗。
- 很多人对疼痛的危害认识不足,不知道长期疼痛会对身体和心理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如影响睡眠、食欲、情绪,降低生活质量,甚至影响癌症的治疗效果。
- 担心药物副作用:
- 一些患者担心止痛药物的副作用,如成瘾性、恶心、呕吐、便秘等,从而不愿意使用止痛药物。他们可能对止痛药物存在误解,认为只有在疼痛无法忍受时才应该使用药物,而不知道早期、合理地使用止痛药物可以更好地控制疼痛,减少副作用的发生。
- 例如,对于阿片类止痛药物,很多患者和家属存在恐惧心理,担心一旦使用就会上瘾,而实际上,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成瘾的风险非常低。
- 医疗资源不足和沟通不畅:
- 在一些地区,医疗资源有限,医生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患者的疼痛问题。患者可能没有机会与医生充分沟通自己的疼痛症状,或者医生没有给予足够的疼痛治疗建议。
- 此外,由于缺乏疼痛管理的专业人员和培训,一些医生可能对癌性疼痛的治疗方法不够熟悉,导致疼痛治疗不及时、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