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有很多人为了对抗过敏性鼻炎而寻求各种“神药”,是否有人像罗田一样,深陷其中,最终难以自拔?换季的时候,罗田的过敏性鼻炎越来越严重,常常在夜里被憋醒。于是,他找到了那支看似无所不能的“濞通舒”鼻喷剂,短短一周就用掉了半瓶。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仅依赖于这款喷剂,还不知不觉中成了药物依赖者。
罗田的经历并不是个例。很多鼻炎患者为了缓解鼻塞不适,纷纷购买各种鼻喷剂。然而,随着医师的提醒,他们逐渐意识到,原来自己所使用的产品竟然添加了违禁成分,例如萘甲唑啉,依赖感逐渐加剧,停用后体会到的痛苦真是内心的不安和身体的折磨。
许多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上购买带有“消字号”标签的鼻喷剂,价格低廉,以为这是中药成分,殊不知这些产品实质上是一种消毒剂,而非真正的药品。按照相关规定,消毒产品的标签和宣传内容必须真实,不能暗示治疗效果,但现实中,这些产品常常以“轻轻一喷,畅快呼吸”来吸引人,造成了许多人的误解。
针对过敏性鼻炎的需要,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在药店或网络平台上自行购买这些产品。高频的用药和便宜的价格让他们渐渐上瘾,罗田提到,他五年下来已经使用了上百瓶鼻喷剂,甚至为了避免忘带喷剂,随身携带,办公桌、床头每个地方都要放一瓶。每次鼻喷之后,他感到鼻子干燥、敏感,却被一时的畅快感所吸引。随之而来的是对药物的依赖与成瘾。
专家指出,像罗田这样的鼻喷患者,如果依赖这些含有减充血剂的鼻喷剂,可能会发展成药物性鼻炎。许多鼻喷剂中的有效成分往往以‘技术手段’逃避监管,而这种状况的存在令许多患者根本无法识别产品成分。尤其在网络采购的背景下,透明度和监管存在盲区,任何自行采购的行为都可能导致健康风险。
为了更好地保护患者,医生提醒大家要通过正规渠道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同时,家里有过敏性鼻炎病史的人,尤其需要提高警惕。在挑选鼻喷剂时,务必查看成分和生产企业的资质,避免被不合规产品所误导。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消费者在耳鼻咽喉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了其他疗法减轻症状,确保健康。
最后,要提醒大家,依赖鼻喷剂并非长久之计,健康更重要,寻找根本原因才是解决之道。并提醒有鼻炎困扰的朋友们,在面对各种噱头的促销中,保持理性,才是对自己健康的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