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我国患者占全球40%,警惕“不当饮食”引发的健康危机
胃癌,作为一种致命的恶性肿瘤,正悄然威胁着我们的健康。根据国家癌症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增的胃癌患者超过35万人,死亡人数高达26万人。令人震惊的是,我国胃癌患者的数量几乎占全球的40%。虽然胃癌的高发年龄通常集中在45岁以上,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受到这类疾病的威胁。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胃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我们又该如何预防这一疾病呢?
1. 饮食习惯不当,胃癌风险剧增
研究发现,饮食不当是导致胃癌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近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接诊了一位18岁的年轻患者,这名患者罹患低分化腺癌,一种极易复发、易转移的恶性肿瘤。这名患者的饮食习惯令人担忧:每周三次吃烧烤,长期食用腌制和熏烤食品,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致癌物质严重影响了胃部健康。经过微创手术,患者切除了三分之二的胃,目前已出院。
据多家医院的专家表示,近年来,胃癌患者的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甚至有未成年人也被确诊为胃癌。虽然胃癌的高发年龄集中在45岁以上,但年轻患者的增加引起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提醒我们,胃癌的风险不仅仅是中老年人的问题,年轻人更应警惕不健康的饮食习惯。
2. 如何有效预防胃癌?
根除幽门螺杆菌:胃癌的“元凶”
胃癌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关系密切,专家指出,80%的胃癌病例都与这种细菌感染有关。幽门螺杆菌在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且其传播途径与不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例如,同桌吃饭、不分餐制等,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长期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群,胃癌的发病率是正常人群的6倍。因此,根除幽门螺杆菌是预防胃癌的关键。
据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宋志强介绍,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显著降低胃癌的发生几率。我国大约有近一半的人口携带幽门螺杆菌,这一现状使得我们必须重视这一病菌的防治。
减少腌制、熏烤食品摄入:饮食习惯要改善
饮食习惯对胃癌的发生有着直接影响。常食用腌制、熏烤食品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往往较高。腌制和熏烤食品在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亚硝酸盐、致癌物质和致炎物质,这些物质长期积累在体内,极易引发胃癌等消化系统疾病。
因此,专家建议,在日常饮食中应尽量避免食用过多的腌制、熏烤食品,尤其要减少油炸食品的摄入。保持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水果、蔬菜和全谷物食品,有助于保护胃部健康。
3. 胃癌早期无症状,定期筛查至关重要
胃癌的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可能只是偶尔感到胃部不适,常常容易被忽视。然而,早期胃癌的五年治愈率可高达90%以上,因此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目前,胃癌的早期筛查率仍然偏低,很多患者在胃癌已进入中晚期时才被确诊,这使得治疗的难度大大增加。因此,专家呼吁,每年定期进行胃部健康检查,尤其是有家族胃癌史或长期胃部不适的患者,应该更加重视胃癌的早期筛查。
通过内镜检查、血液检测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可以在胃癌尚未扩散之前进行及时干预,显著提高治愈率。
结语: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预防胃癌从“吃”开始
胃癌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高发率和高致死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峻挑战。然而,预防胃癌并非难事,通过改善不良饮食习惯、根除幽门螺杆菌、减少腌制和熏烤食品的摄入,我们可以有效降低胃癌的风险。同时,定期进行胃癌筛查,尤其是在早期发现症状时,及时治疗,能显著提高治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