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最近常感到嗓子干痛,伴随着咳嗽,总觉得身体状态不佳?这一现象在北京市引起了广泛关注。最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流感病毒的阳性率正在显著上升,成为流行病的主要传播来源。流感的出现不仅影响了许多人的健康,也引发了大家的担忧。流感究竟是什么?它又有什么样的症状?又该如何应对?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甚至可能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体传播,这就意味着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会遭遇这类病毒的威胁。这一流感季节,尤其是中青年人群感染流感的比例逐渐上升,受影响的不再是以往的老年人,身边的朋友们也开始出现类似症状。
流感的常见症状包括突发高烧、肌肉疼痛和剧烈的全身疲劳感,与普通感冒相比,其症状更加明显和严重。普通感冒通常表现为打喷嚏、鼻塞和流鼻涕等轻微症状。而流感则会迅速升高体温,体温体感高达39℃以上,伴随全身酸痛,许多患者在感染后反映出强烈的乏力感。值得注意的是,普通人通常会在一周内自愈,然而对于高危人群而言,流感可能导致严重甚至致命的并发症,必须谨慎对待。
那么,得了流感该如何治疗呢?在流感发作时,并非每个患者都需要服用抗病毒药物。针对高危人群或伴随明显症状的病例,及时就医非常重要。流行病专家指出,目前国内适用于流感的抗病毒药物有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这些药物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是针对流感病毒的,不可随意使用。
从流感的表现来看,患者常常伴随咳嗽,而咳嗽是否需要用镇咳药物来缓解呢?首先要弄清楚咳嗽的原因,在流感后出现的咳嗽往往是由于气道受损引起的,一些轻度的咳嗽其实不需要药物干预,而对于频繁、干扰日常生活的咳嗽,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需要提醒的是,若咳嗽持续超过8周,务必去医院就医,以排除其他慢性病的风险。
为了有效防控流感,接种流感疫苗是个明智选择。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建议,从6个月大以上的健康人群都应适时接种流感疫苗,尤其是高风险人群如老年人、儿童及有慢性疾病者。在北京,流感疫苗的免费接种已延长至2024年,再次为需要接种的居民提供了便利。
此外,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非常重要。勤洗手、掩口鼻、避免拥挤场合和增加通风,都是日常可以采取的有效措施,能够降低感染流感的几率。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定期锻炼身体,提升自身免疫系统的抵抗力。
面对流感的高发期,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如果感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务必要及时就医,以确保自己的健康和安全。在这个流感季节,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做好预防,保持健康免疫,共同度过这个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