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晓燕
来源:文学与人生(微信公众号)
近年华夏大地,兴起一股减肥热潮,头脑灵活的药商们也做起了减肥的生意,于是各种名目的药品应运而生。各大报刊也不甘落后,连篇累牍地介绍一些国外减肥“成功者”的经验,甚至还危及到一些已婚的家庭,说什么“鸳鸯戏水”,“最忌过肥”,使一些已近不惑之年的妇女也终日惶惶然,四处寻找减肥最佳良策,以致许多女士在饭桌上“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唯恐多吃一点长胖了……
目及这些宣传报导,我不想论其长短。从唯物史观看,世界是千差万别的,凡事都应一分为二,人的指头有长有短,岂能强求一律?身型曼妙的女性委实好看些,先人就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审美观。苗条是每个女子所渴望和追求的,但有些事情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毕竟有一些女子,或膀大腰圆或五短身材。她们常常忧心忡忡,食不甘味。据报道有位女大学生,本可前途无量,却因身材有些胖终日苦恼,没精打采,影响了学业;有位北京姑娘,甚至因为盲目减肥造成厌食症死亡。呜呼哀哉,不胜其悲!
看到此掩卷遐思,不竟为他们悲鸣。减肥,何其害人?我想,一个人的美丑不能仅凭外观仪表,而要看她们的内心世界,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只有透过现象方能看到本质。如《巴黎圣母院》中的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喀西莫多,若和弓箭队长菲比斯相比,仅从仪表上看,有天壤之别。但喀西莫多终因其心灵高尚,赢得了他人的敬仰。而菲比斯却因其心灵丑陋,遭到人们唾弃。
再翻开历史长卷,有才的丑女子比比皆是。据说诸葛亮的夫人容貌就比较丑,但是她博学多才却使才貌双全的诸葛亮一见倾心,终结秦晋。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火烧赤壁”、“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等一系列功绩,不能说没有他夫人的一份功劳。还有明代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据说也是一位“大脚”的丑夫人。由此可见,评价一个人好坏,不能光凭容貌的美丑和身材的胖瘦而定。
每一个时代的审美观,都有其根生的土壤,一个国家崇尚胖和瘦也是和当时的物质文化生活分不开的。西汉刚建立时,由于年年战乱、民不聊生,国家穷得连皇帝乘坐的马车,四匹颜色一样的骏马都找不到。人民缺吃少穿,自然普遍面黄肌瘦。于是就出现了赵飞燕能在皇帝手掌上跳舞的身轻如燕的窈窕型美女;而到了盛唐,国家殷实富足,人们心宽体胖,于是审美观点也随之发生变化。唐代宫中无瘦女,人们不期而然地崇尚起以丰满为美,杨玉环就是杰出代表。她天生丽质,能歌善舞,是唐代著名的舞蹈家。能把唐明皇做的《霓裳羽衣曲》演绎得惟妙惟肖,以致从此君王不早朝。更有大唐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里为他们慨叹“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若把杨玉环换到汉朝,把赵飞燕换到唐朝,也许她们就平淡无奇了,她们的芳名也就同她们的尸骨一样,早已形销骨化,灰飞烟灭于滚滚红尘中了。
目前,我们国家正值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整个国民生活水平有较大提高,人们的消费观正在向“吃要讲营养,用要讲高档”的趋势发展。姑娘不是神灵,也是饱食人间烟火的人,吃胖了一点,亦属正常现象。古人说:心宽则体胖。凡事都要顺其自然,不能重蹈龚自珍在《病梅馆记》中批评的“梅以曲为美”的那种病态美的覆辙。最先掀起模特减肥风的西欧,目前已有所收敛。有些国家明文禁止太瘦的模特登台表演,以防其贻误后人。所以该胖就胖,该瘦就瘦。不拘一格,只要健康就好。由于前段时间报刊杂志地误导说,胆固醇如何如何不好,一致肥肉胆固醇以及蛋黄都是人们在餐桌上谈虎色变的食物。人们矫枉过正,不敢食用。其实,只有多种多样,才会千姿百态。瘦固有窈窕之姿,胖也有丰腴之美,瘦给人以娇小可爱,胖能给人以敦厚之威,各具风采,各有千秋,有何不好?于是,曾一度,人们为了控制体重,却把动物油拒绝入口,但是隔一段时间,大家发现长期食素的人容易得癌症,另有一份资料报道的更令人触目惊心,说安徽的寺庙调查:那些长年吃斋念佛的人比正常饮食的人要少活十年,原因是长期营养不良造成的。同时若得了大病那些体质胖的人相对支撑力要强一些,他们体内的脂肪可以抗击一些病菌的侵袭。
因此,我奉劝那些略胖的女友们,不要再为胖而担忧、发愁,应该以胖为荣为富有,要自信起来,坚持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美德,去赢得他人的尊重。
胖,只要健康也是一种美!
作者简介
叶晓燕,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报告文学学会副秘书长,河南省散文诗学会理事。现供职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文联。有诗歌、散文、小说发表《人民文学》《星星》《诗选刊》《散文选刊》《散文百家》《时代报告》等。系全国“书香之家”。获得《人民文学》第六届观音山杯“美丽中国”海内外游记征文优秀奖。河南省“七个一”工程奖、河南省报告文学奖。出版个人散文集两部,与父亲、女儿诗歌合集一部。
上一篇:三种健脑秘籍,让你的思维更犀利!
下一篇:酒精肝硬化能治好吗?肝病医生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