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
节气
12月21日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也是阴阳二气转换之日。这一天,阴气达到鼎盛并逐渐转衰,而阳气则开始萌生。生命的活动将由此缓缓由衰转盛,由静转动,因此冬至又被称为“一阳生”,民间亦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随着冬至的到来,天气逐渐转寒,人们需加强保健,以适应冬季的气候特点。
起居养生
1. 保持室内温暖,避免受寒。可以使用暖炉、空调等设备来提高室内温度,但需注意不要过度加热,保持室内湿度适中。
2. 穿暖和衣服,尤其是要注意手脚等易受凉部位的保暖。可以穿厚袜子、戴手套和帽子来保持身体温暖。
3.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可顺应自然界阳气的收藏,早起可以接受阳光的照射,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饮食养生
冬至是天地万物阳气渐长的时节,这时的养生之道,应当以温肾补精为主。补肾要分清补肾阴与补肾阳,不分阴阳乱补,不仅起不到冬补的效果,反而会适得其反,加重阴虚或阳虚。
饮食调理:
冬至时节气候寒冷,少食生冷,多喝粥汤,多吃温热性食物,如鸡肉、羊肉、牛肉等肉类,以及韭菜、辣椒、生姜等蔬菜和水果,以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还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并对血管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还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
适量进补:
冬至是进补的好时机,可根据个人体质和需求适量选择人参、黄芪、枸杞等中药材或蛋白粉、维生素等营养品进行进补。但需注意适度,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运动养生
适量运动
如散步、慢跑、瑜伽等,可增强身体免疫力。但需注意运动强度,避免过度运动对身体造成损害。
室内运动
如果天气过于寒冷,人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室内运动,如健身操、瑜伽等,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
冬藏养阳
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要学会“躲”才能保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搓手:
经常搓手来预防感冒。双手抱拳,从虎口接合,捏紧后移动双手转动,使其各部分互相摩擦。搓手时间可长可短,贵在每天坚持。
晒太阳:
选择阳光充足的时候晒太阳,有助于补益身体阳气,同时促进身体对钙的吸收,预防骨质疏松等疾病。
中药足浴:
选择桂枝、艾叶等中药材进行足浴,可促进血液循环和代谢,缓解疲劳,改善睡眠质量。
调畅情志:
天气寒冷,人们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因此要注意调畅情志,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影响身心健康。
来源|张爱
编辑|如意
审核|张伊凡 姚奇志 胡一迪
申明|此文为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