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第二天则精神不振,疲惫不堪……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或早醒。
怎么算失眠呢?并不是一整晚睡不着才算失眠,它有三个标准:
(1)入睡困难,通常超过30分钟。
(2)睡眠质量下降,如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早醒。
(3)总睡眠时间通常少于6小时。
失眠会对人体一定的损伤。睡眠过程中,身体会进行自我修复和调节,如免疫系统会在睡眠中得到强化,激素水平会恢复平衡。缺乏充足睡眠,身体的各项机能无法正常恢复,长期累积下来,会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黄帝内经》中提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失眠又称为“不寐”,主要与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亏虚、脏腑功能紊乱等因素有关。
当人体阴阳失调,阳气不能入于阴,就会导致失眠。心主神明,若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者心火亢盛、扰动心神,也会出现失眠症状。此外,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导致气血生化无源,不能滋养心神;肝郁气滞、气郁化火,上扰心神等,都是失眠的常见病因。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疗法,通过燃烧艾草产生的温热刺激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对于改善睡眠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显著的效果。
下面是改善失眠的常用艾灸穴位分享:
1、关元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人体前正中线上。艾灸关元穴可以壮元阳、固虚脱、培补元气,对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有显著疗效。
2、气海穴:位于下腹部,脐中下1.5寸,前正中线上。艾灸气海穴可以生发阳气、回阳益阴、抗衰防疾,对改善睡眠质量有很好的效果。
3、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艾灸神门穴可以镇静安神、调和气血,对失眠、心悸等症状有调理作用。
4、三阴交穴: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三阴交可以调和气血、滋阴润燥,对改善睡眠有一定效果。
艾圣医皇提醒,以上穴位一般艾灸15-20分钟即可,以局部皮肤微微泛红为度,避免烫伤皮肤。艾灸前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艾灸后不宜立即洗澡,以免寒湿之邪入侵。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不良行为。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良好的心态和适度的运动,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措施。让我们从艾灸开始,改善睡眠,迎接美好的明天!